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从全球化视角看人的生存方式的当代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就其一般本质而言,它蕴意了人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是人的生存方式变化的内在根据。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生存方式则主要通过从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从身份生存到能力生存、从群体生存到类生存等方面的转向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2.
论虚拟与现实矛盾关系中人的主体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带来了人们现实生存的虚拟化,生存方式的虚拟化导引出人类从未体验过的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正潜在地改变着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由此便引发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去反观这一社会现象,揭示虚拟与现实矛盾中的和谐关系,使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理性升华,促进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在虚拟与现实矛盾关系中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化的进程之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得到了新的表征,即赛博格.赛博格源于控制论思想,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将人与机器在现实中以杂糅体的方式实现.同时赛博格还以游走于现实和虚拟之间的方式成为个体的人的生存方式,更进一步的,从整个信息社会来看,赛博格已经成为同样作为控制论有机体的信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都是赛博格"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中人类文化新景观的一种描述.  相似文献   

4.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传统的生存方式。作为人类实践基本方式之一的虚拟实践,正在慢慢与传统的人类生存方式融通:人类正从现实生存转向虚拟生存;从旧时的身份生存转向能力生存;从集体生存转向类生存。正确对待此问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对促成虚拟实践和传统生存方式之间良性互动和融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能够创造适宜人类发展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5.
超越现实性哲学的对话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 ,张世英与陈志良两位教授从不同的侧面对现实、虚拟、创造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都强调了研究现实与虚拟的关系的重要意义。为了推进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我们组织了这次哲学对话。陈志良与张世英认为 ,创造是我们时代的灵魂 ,而要确立创造这一新的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实践方式 ,必须重新审视现实性范畴和现实性哲学。现实性范畴曾是传统哲学的基础 ,但仅仅囿于现实性是不能达到创造的目的的。我们应该超越现实性范畴和现实性哲学 ,对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做出新的哲学思考。虚拟作为一种符号文明、规则文明和数字化构成 ,它既指向现实性 ,更指向各种可能性、不可能性和不存在性。科学史、思想史和人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虚拟在创造中的作用。在未来的数字时代 ,虚拟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中介方式和实践方式 ,将使创造更显辉煌。有关现实、虚拟、创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极有价值而又亟待开发的哲学研究领域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 ,并不断提出新问题 ,建构新理论。  相似文献   

6.
虚拟生存作为一种新型的生存方式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各个方面。对虚拟生存视域下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对儒家文化的德育价值进行挖掘,探讨儒家文化和大学生德育教育融合的契合点,可拓展德育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探寻儒家文化融入大学德育教育的建构路径,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社会以数字化信息为资源,以技术化程序为逻辑,实现了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网络社会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要从技术与人文之间的本质关系出发,全面了解网络社会人的交往、实践与精神生活实况,深入考究虚拟空间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更好地架构两个社会、两个世界之间的生存逻辑,以呈现人的更为科学全面的生存状态。面对虚拟生存引发的人格裂变、技术张力形成的科技漩涡以及人文失落滋生的文化嬗变,如何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内在关联,如何有效转换人的双重生存空间的虚实境遇,直接决定着网络社会下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走向和客观命运。网络社会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从虚实互构、同生和共荣三个方面入手,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集成的统一,追求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对接,探究完整存在与全面发展的维度,从而更好地解答人自身解放与发展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8.
以网络为基础构建的虚拟空间,已成为现代人越来越依赖的生存世界.这种虚拟生存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人类学意义:既是一种最纯粹的审美形式,也能丰富扩展现实自我.但是,当虚拟生存过度压迫现实生存时,虚拟生存形成的自我很可能与现实自我分裂,干扰个体无法逃避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国家联成一种崭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虚拟社会,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了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在国家安全、集体要求、个人交往方面诸多矛盾和冲突。文章从形成虚拟社会系统的主体、客体、交互方式三个侧面提出了协调的设想,以促使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都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国家联成一种崭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虚拟社会,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了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在国家安全、集体要求、个人交往方面诸多矛盾和冲突。文章从形成虚拟社会系统的主体、客体、交互方式三个侧面提出了协调的设想,以促使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都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1.
通常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出发把握人的本质,是把握人的本质的途径和方法,但不是人的本质本身。通过揭示并论证人是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存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进而论证了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展开着的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存在,并初步揭示了“人的本质新论”的哲学功能。  相似文献   

12.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类自我认识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的理论高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创立了崭新的人学理论,从而实现了在人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3.
传统哲学追求世界不变的基始或本原,以一种终极存在去把握一切事物。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第一原则,为世界的统一性找到了现实的基础,也为本体论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实践本体论、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一种揭示。实践哲学把万事万物与现象看成人的活动及其相关物,哲学变成了人生活之内的东西。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是在新的基地上相互解释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因互联网的产生和存在而日益变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复合体。人是历史性、客观性、现实性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人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深刻地变革和重塑人自身;同时,又通过衍生人类对自身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反思来不断拓展其存在方式。必须注意的是,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拓展,不仅要强调人的存在的个性化,而且更应强调人的存在的整体化。  相似文献   

15.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观念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确立的基础,是社会观念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意义,是各种社会观念分歧的聚焦点,是解决社会哲学其他重大理论问题的逻辑前提。哲学史上的个体原子主义和社会整体主义是实体性的、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具有二难选择、机械循环和理论前提批判不彻底等缺陷,是用非关系性的思维思考关系性的对象和问题。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是社会观念的根本变革,它论证了个人和社会相互同构、相互映照和不可相互归约的张力关系,坚持了人和社会相互追问、辩证批判的解释性循环和历史主义方法,说明了个人和社会辩证联结、交互作用的过程。深入研究马克思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进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由于受传统的主体性理论的影响,要么强调教师的权威,要么强调学生的中心,师生关系存在着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道德建设的低效化。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道德建设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加强道德教育途径与机制的研究。后现代主义通过对传统主体性的批判,提出“主体”的有机性,即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倡导主体间性,以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这种主体间性的理论对克服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建构一种新型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模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哲学总是与某种形式的实在论牵连在一起。我们应当认可人类这种动物的文化理性,这样也就给了一切哲学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对文化的实在性肯定,是人类对于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实存在和历史存在的承认,也在于它作为现实存在的客观性和作为历史存在的客观性。文化实在是作为系统的整体的结构实在,是作为系统的发展的历史实在。  相似文献   

18.
试析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了网络社会的崛起。就社会结构而言,虚拟社区的诞生是网络社会生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虚拟社区具有非地域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征。由电脑架构而成的网络社会,是由市民与网民所共同构成的二元性社会。网民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网缘。虚拟社区中人际互动具有如下三个特征:非面对面互动、去中心化互动和陌生人间的互动游戏。  相似文献   

19.
是否具备“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 ,就在于能否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并且彻底运用之于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历史运动之中。在社会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 ,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基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明 ,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共产党人尚须以“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认真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合理内核”。但资本主义的“合理内核”并未抵消其腐朽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认为,人是“属灵的人”,又是“社会的人”;而在儒家看来,人是完整的“社会的人”。基督教把人的社会价值的依据归于上帝,否定社会价值的独立性;而儒家直接肯定人的社会价值,并将其看作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但这种超越层面的“异”落脚到具体的实践中,二者群己关系论却表现出很大的“同”。首先,二者均怀忧国忧民情怀,力求救国救世;其次,二者均肯定个人的社会价值,重视“兼善天下”;第三,二者均倾向于从个人修养和贡献社会两方面来完成个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