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岛是一个新兴的近代城市,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有许多特点:青岛完全是一座根据现代城市理论新建的城市;青岛城市建设伊始,便有明确的总方针;德国殖民地当局制定了严格的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方面,德国人基本上是依靠法制进行的;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由德国殖民地政府主导,建成了典型的欧式城市,奠定了中国近现代青岛发展的基调;与省内济南和烟台相比有先进之处;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深深地打上了殖民地的烙印。认识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从事城市建设有许多重要启示:城市性质左右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布局形态;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和龙头;制定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城市建设应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2008年奥帆赛对青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岛市承办2008年奥帆赛,为青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和加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奥运文化和奥运经济的强大推力,将有力地促进青岛社会、经济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大大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对青岛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奥帆赛极大地推动了青岛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活现代化、城市建设现代化和国际化五个方面对奥帆赛的影响进行评估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奥帆赛对青岛城市现代化的贡献度年均达到1.9%,使得青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提前了大约3.3年。  相似文献   

4.
青岛丰富的高校文化资源对提升青岛的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对城市文化建设起支撑作用、驱动作用、引领作用和升华作用。在文化强市战略下,青岛高校应主动融入青岛、服务青岛。青岛高校文化建设应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思路、凝练大学精神,构建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立体化平台,发挥高校科研成果的辐射作用,以多种方式参与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以便促进青岛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化三个子系统,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学、物理模型和GIS技术研究了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贡献度及其协调性的空间差异,结论如下:(1)山东省整体城市化类型属空间导向型;(2)山东省17地市的城市化有显著空间差异,济南、青岛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青岛市的经济城市化水平一枝独秀,威海市的空间城市化水平最高;(3)现阶段山东省整体城市化协调度仍处于拮抗阶段.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群17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特征展开分析,并运用响应指数和响应度模型对17市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半岛城市群17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根据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山东半岛城市群17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可划分为协调、低度协调、中度失调三种类型;(2)济南、青岛、东营和威海4市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指数为"负响应",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其余城市响应指数为"正响应"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山东省各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因子和聚类方法对2008年山东省物流发展水平的数据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山东省各市物流发展水平排序和聚类结果。结果表明各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类,青岛属于一类城市;烟台和济南属于二类城市;其他城市分别属于三类和四类。  相似文献   

8.
次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和培育恰当的次中心城市更是重中之重。以济南、青岛作为山东省域双核中心城市,对山东省各市14个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并对量化结果给予定量评价和排序,最终选出烟台、潍坊、济宁作为次中心城市的培育对象。研究认为烟台、潍坊、济宁与济南、青岛相呼应贯穿整个山东省,新的次中心城市与原始双核结构形成"二次辐射",共同形成新的互补叠加优势。  相似文献   

9.
吕颖慧 《东方论坛》2004,(6):121-126
本文分析了青岛崛起对山东城市体系的影响:青岛形成新的经济中心,传统政治中心济南的城市转型,运河沿岸城市的普遍衰落,山东重要城市分布由南北向变为东西向.最后初步探讨了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正在全力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但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目前仍然存在着规模实力偏弱、首位度偏低等制约经济圈发展的突出问题。从2005—2011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的动态比较中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济南工业发展不足和服务业比重虚高。为此,济南必须将工业强市作为带动济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的一个主要战略,在正确处理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的基础上,全力促进制造业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现代化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奋斗目标,而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就现代化的内涵及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运用指标体系对大连市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并就其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性,提出通过协调发展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的结合地带,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海陆交通枢纽,是我国五大贸易口岸,基础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发展势头强劲。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城市竞争格局,青岛市应围绕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培育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青岛乃至山东半岛城市群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连与青岛城市营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营销为城市创造出独特的品牌资产。大连和青岛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营销方式推进城市发展:大连以环境提升竞争力,青岛则以工业立市。比较大连与青岛的营销模式和营销方式,分析二者城市营销的成果,为其他城市进行营销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青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意义重大。枢纽城市应该具备集散、转口、服务、信息、宜居等多种功能。青岛具有港口、外贸、政策、产业、区位等优势,应该采取建设人才聚集地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聚地、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和经济合作示范城市、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等对策以实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目标。  相似文献   

15.
SARS风险与风险城市的安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城市伴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而突现。城市风险是被制度化建构起来的一种城市文化特征。城市风险和消解城市风险的技术进步与社会努力一同增长。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展,城市所面临的风险不只是传统意义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而是当前城市面临着总体性风险。所以风险城市的风险包括了城市本体性风险、衍生性城市风险和城市人造风险;风险城市中风险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来源于自然的某种程度上的消退和城市现代性的增加。降低风险,维护安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城市风险识别系统和城市安全保护壳以及实施城市风险降低的综合对策是风险城市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人才是青岛构建城市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青岛市在引进创新型人才方面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机遇,也要面对某些劣势和威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青岛市应采取的相关对策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吸引人才,完善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人才,加大对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青岛市个人信用消费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整个市场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凸现。分析青岛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总量及内部结构,可见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来自于消费者、银行和制度三方面。可采取的防范措施为:从银行自身角度建立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外部环境角度建立青岛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完善消费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健全消费信贷法律法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分析了城市精神的内涵、特征、构建等问题。分析认为:城市精神是指以城市为核心的所有文化形态及其相关的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城市精神具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多维性、凸显的人性之特点,以及具有凝炼城市主流价值取向、孕育市民精神,延续城市文脉与品质之功用;由于城市精神之打造面临着与城市现代化、城市物质形态、城市文化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城市精神建构过程中的主体需求、客体满足和实践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