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晚清上海是近代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行区,公共租界工部局对辖区内的交通管理更是反映了这一先行过程。工部局实施的一系列举措促进了租界和上海城市的近代化,培养了华人的规则和法制意识。  相似文献   

2.
晚清小说创作的盛况,基本上是指上海一地而言。上海集中了晚清小说的创作者、读者、刊物,甚至故事。上海空间对晚清小说创作的风貌造成了明显的影响。租界化上海的邪僻特性,制造了海上梦境的生命感悟,上海梦魇渗透到晚清文人的观念中,影响到他们故事的讲述和对上海的想象,替换了明清小说故事的惯常背景和故事启动方式。上海视野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晚清小说创作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影响到世界图景的建构。上海租界占据晚清情爱小说的故事空间后,带来了其品格风貌的嬗变,所产生的狎邪小说与租界的情欲道德状况相呼应,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艺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代上海城市的道路建设除了经济对其有直接推动外,其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海租界的越界筑路。上海租界内原有的马路和越界筑路而成的马路,不仅对上海租界的交通与道路有直接的作用,对上海原城厢格局的影响也非常巨大。直至今天,我们在上海还能感觉到当年的越界筑路对上海旧城格局和道路的影响。越界筑路是外国人强行扩展租界的重要方法之一。1853年的上海小刀会和1854年的太平天国战争,不仅迫使大量江浙居民涌入上海,客观上为上海输送了人力资本,从而推动了上海租界的经济发展,也必然带动外国人占据的上海租界的扩张。上海…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非官方的公共媒介 ,晚清印刷出版文化的空前繁荣促成了民间文化的繁盛 ,加剧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 ;同时 ,中国传统士大夫也随着传播媒介的商业化与工业化而逐渐转变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价值观念的新式知识分子 ;而租界特殊的政治格局则为印刷出版文化提供了批判专制国家的舆论空间。由此 ,晚清上海印刷出版文化所荷载的公共舆论呈现出独立性、公共性、批判性等特点 ,对这一时期上海公共领域的体制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租界与近代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2月 18- 19日在上海召开 ,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以及香港和上海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近 5 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就以下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租界与近代上海文化发展熊月之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对晚清以来上海的城市格局和文化环境作了具体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 :晚清上海一市三治 ,既存在着政治控制、文化管理方面的缝隙 ,也为不同文化的共处、交流、融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上海所具有的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边缘性特点 ,在…  相似文献   

6.
公共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898-1949年的上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前半期是上海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卫生制度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推动角色。公共卫生制度的形成是租界正向示范和反向刺激、政府和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华洋冲突与合作等多方作用的结果。公共卫生引发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民间社会力量在近代上海公共卫生的发展中广泛参与,民众个体的文明习性因此逐渐养成,推动了上海都市文明的进程,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现代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晚清自治时期,自治官绅从租界引进了不少西方近代城市管理措施,以加强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干预。但是,长期养成的旧习惯肯定非一日之功可以改变。于是,当租界当局、老城厢的自治士绅以警察强力推行新的行为规则时,国人仍以习惯行事,在租界街头就首先出现了居民与租界巡捕之间的暴力冲突;数十年后,曾经发生在租界街头的冲突又在老城厢重演,并成为当时老城厢居民生活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在近代上海,不管是发生在19世纪后期租界街头的警民冲突,还是20世纪初在老城厢上演的街头闹剧,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前近代与近代城市生活的差异,说明中国城市居民要适应近代城市生活,需要改变某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重新调适个人行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过程中,相对革命、立宪所导致的社会冲突而言,发生在人们生活领域中的冲突应该更能反映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广东与上海的民间往来,至迟在明末清初已经较为频繁。但在鸦片战争以前,粤沪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广东商入的季节性商业贩运,尤以棉、糖贸易为大宗。晚清以来,随着上海口岸的开放,大批粤商随洋行而涌入上海,他们除了从事原先的季节性贩运外,更多的人开始加入到上海城市的近代化建设之中.为上海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界对此问题尽管有所涉及,但并无专文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晚清上海的外侨社会中,领事官员和海关的外国籍关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职业群体。领事官员代表各自政府依法管理各自国家的在沪侨民,他们在租界的形成、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租界的政治、行政、司法、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租界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就掌坛在这批享有治外法权的领事或领事团的手中;海关的外籍关员则是仅次于领事官员群体的另一个重要的职员群体,上海海关的重要性决定了这个群体的重要性.他们操纵和控制着整个上海海关,也操纵和控制着中国的一大经济命脉。尽管在外侨社会人口构成中,这两个职业群体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但他们肩负着非同寻常的使命,扮演着其他任何职业群体所无法替代的角色.即最大限度地维护欧美列强在上海乃至在整个中国的商业利益。所不同的是,领事馆是各国派驻上海的外交机构.而海关毕竟是上海的而不是外国的服务机关,包括税务司在内的每一个外籍关员在理论上都是中国政府的雇员。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农业近代化思路与实践□陈勇勤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洞开,同时因为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就被卷入到国际市场。随之而来,在鸦片战争前商品化即已达到相当水平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晚清的出口贸易中,主要的出口物资一直都是农产品,正说明了这...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晚清时期湖北商品博览会和南洋劝业会的举办为重点,阐明商品博览会在晚清发展的一般历程,论述了商品博览会在晚清新政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近代化所发挥的重要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晚清是儒学发生蜕变及其走向近代化的时期。在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中,既有儒学自身的重构,又有西学对儒学的挑战与改造,新学是儒学近代化的标志。儒学发生蜕变及其近代化归因于历史动因——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13.
晚清女生留日与辛亥革命李兰萍中国社会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也迎来了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妇女运动的勃兴。以女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国近代妇女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晚清留日女生,则是当时女知识分子的精英。没有这批留日女生,中国近代妇女运动...  相似文献   

14.
租界与晚清上海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 6 0年代前 ,上海租界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当地农村的关系还很隔膜。 186 0年后 ,为躲避战乱 ,大批农村人口拥入租界 ,两者间的关系空前紧密。但随着战事平息 ,这种关系又呈疏离 ,原因之一是当时的租界未能提供较多的谋生途径。两者间较紧密的互动关系 ,架构于 19世纪 70年代后以租界为主体的由近代工商业、交通业等为主干的上海城市经济较大发展的基础之上 ,并因此给上海农村的社会生活、经济结构乃至生产关系带来冲击和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文学中的上海叙述始于晚清,多写洋场和欢场.其表现"维新"(洋场)和"腐败"(欢场)两大主题,包含了对于上海城市最初的基本知识,即发达、进步的现代性与道德上的堕落.特别是前一个主题的反复出现,开创了百年来文学中的上海国家叙事与现代化叙事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下,清代长沙的商业显著发展。诞生了一批享有盛誉的特色商品。同时,在晚清社会经济转型期,长沙的商业也出现了近代化的发展,成为两湖地区、长江中游一个重要的商业区域。为湖南在中国近现代时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权监势力与晚清朝政董丛林有清一代的大监,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朝政的程度看,都远不及明朝。然而,晚清时期,特别是慈禧太后柄政的半个世纪里,太监对朝政的影响力较清前期明显加强,而关键在于出现了一批“权监”人物,他们与朝政发生了密切关系,本文对此试作考察。一...  相似文献   

18.
清末实业教育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前身,其发展与晚清教育改革进程相伴随,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部分。实业教育制度在清末癸卵学制推行以后得以确立。晚清实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包含政府、士绅和商人等多种力量。人为推动使实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且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要。师资力量不足是晚清实业教育发展的障碍之一,而经济力量不是主要推动力,这从根本上制约着实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是晚清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的领袖,又是晚清杰出的文学大家,他在文学上致力于文学革新,倡导文学革新运动,为中国文学逐渐摆脱封建文学的羁绊,促使中国文学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是在诗、文、小说(当时文人将戏曲归之于小说范畴)等领域全方位进行的。梁启超称之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在这场文学革新运动中,就成绩和影响而言,“小说界革命”最为突出,它改变了中国小说的走向,扭转了中国小说从乾隆以后走向低谷的不景气而走向繁荣,走向近代化,也为“五四”新小说的…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从服饰的变化开始的。晚清时期,剪发、易服、戒缠足的发难及其历经磨难终有成的艰辛历程,不仅冲击了衣冠之治的古代服饰文化传统,而且也开启了中国服饰乃至生活方式近代化变革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