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许经营权的法律性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流行的观点将特许经营权界定为一类新型的知识产权。但特许经营只是利用知识产权的手段,反映的是财产流转关系而不是归属关系,因此,特许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应当是一种合同权利。从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分析,不适合、也没有必要将特许人的经营资源作为一类新型的知识产权客体。  相似文献   

2.
BOT中政府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方式是国际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 ,已受到广泛重视。特许协议在BOT中占据重要地位 ,是BOT赖以运行的基石 ,但是有关特许协议的法律属性在法学界存在争议。文章先是阐述特许协议的法律特征 ,接着对其法律性质、效力及其法律适用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我国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试从典权制度与我国其他一些相类似的法律制度的区别来说明典权制度是一条解决公有制条件下私权主题进入农村土地市场难题的有效路径,在赋予农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更好地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相似文献   

4.
关于特许专营的几个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许专营作为经国外实践证明颇具活力的营销手段,其在国内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对其加强法律研究。本文探讨了特许专营的法律特征及其与相近的营销方式在法律上的区别;特许专营权的法律属性及其与知识产权的区别与联系;对特许者进行资格认定的必要性、现有法律在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特许专营中限制竞争的情形、调控的法律及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宅基地流转是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现有法律对宅基地流转的可行性,进一步明确了宅基地流转的政策障碍和法律操作困境,逐步探索宅基地正常流转的法律出路。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林权流转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对林权流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国家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来规范林权流转。但我国林权流转制度在林地产权和林木所有权的界定及内容、林权流转中对流转主体利益的法律保护、对不同所有制的林木资源不同对待、林业行政主体与林权人的权利义务的平衡等方面存有缺陷。应从稳定集体林权制度、规范行政权,明晰产权主体、完善权益归属制度上完善我国现行的林权流转制度;在现实条件下,应当加快林权流转立法步伐,规范流转行为,放活林权经营权,实现林权流转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从农地流转的一般理论出发,提出农地流转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等方面。为了提升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必须坚持经济法的平衡协调理念、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率、经济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目标。在实践层面,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在农地流转正外部性激励方面的有益经验,提出应从产权划分法律制度、财政税收法律制度、金融信贷法律制度及中介主体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实现对我国农地流转正外部性的法律激励。  相似文献   

8.
BOT中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及争议解决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城市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都采用了该方式。但对于其基础协议———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各国认识不一,在我国法学界也存在着争议。基于此对特许协议的定义、法律特征、法律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其性质应该属于国内行政合同;鉴于国内在特许协议、行政合同方面的立法空白以及特许协议的特殊法律性质,就该协议的争议解决方式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产权流转是当前城乡统筹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与改革的成功与否。但目前农村产权流转的法律依据不足,实践中存在着流转不规范、程序不严谨、法律监督不足等缺陷。中介机构基于其专业性、中立性的地位可以对农村产权流转中的法律风险进行较为公正理性的审查,强制推行法律意见书制度在当前农村产权流转中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议借鉴国有企业改制中强制要求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做法,为农村产权流转的合法性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从世博、奥运特许产品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以及特许人权利义务不对等来看,有必要将特许人承担特许产品侵权民事责任引入现有法律制度。应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设第35条第4款以及《产品质量法》增设43条之一,其责任的法律基础不是合同责任而是侵权责任,责任形态是连带责任,且以过错推定为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需要进行反思和修改,以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利用效率。基于法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发现,现行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有限流转法律制度成本巨大,效率低下。必须通过法律上承认和配套措施的建立来促进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从而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制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要深入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未来,考察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运行的法律效果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以武汉市二个试验区为样本,探求农民对土地流转制度的法律认知、法律态度,调查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特点,反映农民在流转土地方面的切实需要,力图揭示土地流转制度运行的法律效果。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不足的原因,建议消除土地流转的运行障碍,规范土地流转的运行模式,建立土地流转中的纠纷解决机制,以提高土地流转制度的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到党和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将涉农政策的精神转化为法律制度,以法律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今后承包地流转制度完善的重要任务。其中,理清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进一步彰显承包地流转自由,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健全的基本前提,也是新一轮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制度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试论BOT的特许协议及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BOT特许协议的内容、法律关系、法律性质的分析,认为BOT特许协议是以适用东道国法律为主的一种特殊的协议。它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国内法的管束,这种合同应是民事合同,而非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的法律中继承没有明确被规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之一。但是,继承可以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的流转方式有特定的法理以及法律依据:新的《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继承法》第三、四条和《农业法》第十三条也为继承可以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流转方式的存在提供了法律渊源。在实务中继承作为流转方式遭遇到的疑难,也具有可行的策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关于PPP协议的法律性质,当前学界主要有行政合同、民事合同和混合性质合同之争.对于PPP协议法律性质的讨论应该按照PPP协议法律文本体系的分类分别予以认定.在2015年5月1日新颁布的《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将政府特许经营权协议定性为行政合同的情形下,应避免以特许经营权协议代替PPP协议,应该将PPP协议认定为兼具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属性的混合性质合同.PPP协议法律性质的认定对于当事人法律救济途径的选择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的法律中继承没有明确被规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之一。但是,继承可以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的流转方式有特定的法理以及法律依据:新的《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继承法》第三、四条和《农业法》第十三条也为继承可以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流转方式的存在提供了法律渊源。在实务中继承作为流转方式遭遇到的疑难,也具有可行的策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的集中许可和使用是特许经营的核心特征,为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保护与救济至关重要。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从事先预防、过程保护、事后救济三个阶段进行。在预防层面,特许人应承担知识产权权源瑕疵担保义务,被特许人也应负起保密等先合同之附随义务。在特许经营运营中,要对注册商标、企业标志和专有技术提供规范的过程保护。事后救济规则的主要任务是在特许人与被特许人之间确定诉讼地位及其后另一方的协助义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农村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性不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受其自身因素的限制,而且受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形势下,就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现状、存在的法律缺陷及由此产生的弊端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顶层设计,在基本法层面,并没有明确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但各地法院的司法指导意见和审判实践却推衍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效力以认定无效为原则,以认定有效为例外的处理规则。这种隐性制度安排,实际造成宅基地使用权“产权”制度不明晰,使宅基地使用权无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流转。因此,有必要理清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标准和尺度,回归兼顾效率和保障的价值理念,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效力的判定,应当主要考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否违反了宅基地规划或用途管制。国家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治理,可以从仅管地、不管人的角度切入,对符合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的流转,法律承认其转让的效力,反之,则应当认定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