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2-巯基苯并噻唑(MBT)、2-巯基苯并咪唑(MBM)、2-氨基苯并噻唑(ABT)、氨基噻唑(AT)及苯基硫脲(PTU)与环氧酚醛树脂(F46)反应合成了五种含氮、硫杂原子功能基的螯合树脂;分别测定了各种树脂对多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不同,对Ag+的吸附符合Freundlis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2.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将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丙酮负载到酚醛树脂骨架上 ,合成了醚键悬挂羰基功能基的酚醛树脂 .该类树脂经 FTIR表征了结构 ,对 Cu2 +,Ni2 +,Co2 +,Pb2 +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0 .59,0 .36,0 .1 6,0 .0 3 mmol/ g.  相似文献   

3.
利用氯甲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的化学反应,合成了各种有用的聚合物。作者曾用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经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螯合树脂。本文报告用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合成新的稳定碳自由基树脂。对稳定自由基聚合物的研究,引起人们很大兴趣。Braun曾对这类聚合物作过总结。刘有成等报导过2.3二苯基—2.3—二氰基丁二酸二乙酯具有引发单体的性能。作者利用交联聚苯乙烯管能团之间不易进行反应的特性,采用大孔氯甲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较稳定的载有α—氰基α—乙酯基苄基自由基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以水杨酸、甲醛和硫脲为原料,在盐酸催化下经Mannich反应合成了水杨酸硫脲螯合树脂(SFT),测定了该树脂对金属离子Ni2 ,Cu2 ,Pb2 ,Zn2 ,Cd2 ,Ag 及对贵金属离子Au3 ,Pd2 ,Pt4 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贵金属离子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树脂对贵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液膜扩散是吸附的主控步骤.  相似文献   

5.
以聚氯乙烯为原料,依次与二乙烯三胺、二硫化碳和氯乙酸反应,合成了含氮、氧、硫配位原子的功能化聚氯乙烯树脂,探讨了该树脂在不同的吸附时间、Cu2 浓度、pH值、温度等条件下对Cu2 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树脂对Cu2 具有较快的动力学吸附速率;在30℃,pH值为5.7、Cu2 的初始浓度为16.03 mmol/L时,该树脂对Cu2 的吸附量为0.78 mmol/g.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的活化能为34.83 kJ/mol.用0.2 mol/L的HNO3溶液作为洗脱剂洗脱吸附Cu2 后的树脂,洗脱率可达96.5%.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积比为1∶2.5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对HZ818树脂(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进行硝化改性,制备浸渍树脂的基体,并以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分别作为萃取剂,制备两种浸渍树脂.采用静态法考察了溶液pH,In(Ⅲ)离子浓度,温度和吸附时间对这两种浸渍树脂吸附In(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浸渍树脂吸附In(Ⅲ)的最佳pH分别为1.0,0.5,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表述其吸附动力学数据,液膜扩散为其主要的控速步骤;Langmuir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其等温吸附数据,298 K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2.6 mg/g,34.0 mg/g;树脂循环使用达5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直接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二胺交联螯合树脂,测试了树脂的溶胀性能和对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树脂在20℃的水和甲酸中溶胀系数分别达到3.07和7.75;25℃时,对Hg2+,Cu2+,Ni2+的吸附容量分别达1.16,0.93和1.68mmol/g.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利用氯甲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的化学反应,合成了各种有用的聚合物。我们曾用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经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螯合树脂。其中以溴代氰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简称溴代氰甲基化树脂)为原料。本文报告该树脂的合成,介绍我们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合成了两种具有ESR信号的交联共轭树脂。  相似文献   

9.
以硫脲和甲醛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螯合树脂 .测定了树脂对 1 1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和对某些金属离子的吸附率 .实验发现 ,树脂对某些贵金属离子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不溶性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在固相有机合成、非均相反应催化、与金属离子整合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使这类树脂的发展十分迅速,并日益受到重视。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很容易进行一系列功能团反应,通过这些反应可以引入较有实际意义的功能团。含有多元胺的树脂,作为高分子螯合剂选择络合不同的金属离子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羟  相似文献   

11.
由醇与中间体芳酰氯经微波光波组合干法合成了带柔性手臂的新型光敏性分子钳,其结构经1H NMR,IR,MS确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固化了胺基膦酸树脂的玻璃过滤器,分离与富集地面水、海水中 Cu、pb、Cd、Hg等四种元素,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Cu、Zn和Cd,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Hg,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化学方法掺入一些离子(Bi3 ,Pb2 ,Fe3 ,Cu2 ,Ag )制备了改性二氧化锰,并对其进行有效氧测试、恒流充放及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掺Bi3 ,Pb2 制得的二氧化锰显示了很好的可充性。认为当有添加物(Bi3 ,Pb2 )存在时,它基本上对二氧化锰的第一步均相反应无影响,只是在Mn(OH)2。的氧化过程中,金属离子有可能进入层间结构起着稳定二氧化锰的作用而抑制Mn3O4的生成和积累,从而改善二氧化锰的可充性。  相似文献   

14.
铜、镉、汞对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必需元素Cu2+和非必需元素Cd2+、Hg2+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水稻抵抗重金属毒害的机理.方法:用质量浓度为0.25 mmol/L、0.5 mmol/L、1.0 mmol/L重金属离子溶液滴灌水稻幼苗,测定处理后幼苗根和叶的长度,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表达变化.结果:重金属离子抑制水稻幼苗生长,降低幼苗根和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根、叶POD活性和根系SOD活性;Cu2+增强幼苗叶SOD活性,而Cd2+和Hg2+抑制幼苗叶SOD活性.不同浓度Cd2+降低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不同浓度Hg2+降低幼苗根和叶CAT活性;Cd2+增强根CAT活性,但抑制叶CAT活性;随着Cu2+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弱根和叶CAT活性.POD与SOD同工酶电泳结果与其活性检测相一致.结论:Cu2+、Cd2+、Hg2+处理对水稻幼苗POD、SOD和CAT活性的影响与重金属种类和浓度有关并存在器官特异性.水稻幼苗表现出抗氧化活性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说明抗氧化系统不仅具有解毒功能,同时还是Cd2+、Cu2+和Hg2+对植物产生毒性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15.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尿素为氮源和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合成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u-NGQDs)并对样品进行荧光分析. 结果表明,水热条件下尿素能有效还原GO并对其进行氮掺杂,从而改变其发光波长和强度. 尿素和GO的质量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均可影响u-NGQDs的荧光性质. 将u-NGQDs溶液与Fe3+、Cu2+、Ag+、Fe2+、Hg2+等金属离子作用,以探究金属离子对NGQDs的荧光响应.结果表明,与Ag+、K+等相比,Fe3+能明显地降低NGQDs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4种稠油胶质的分子结构特性及其对塔河、辽河沥青质的吸附行为,探讨了胶质吸附行为与沥青质分散稳定性间的内在联系。 结果表明: 4种胶质对沥青质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曲线形状是胶质多层吸附及渗透进入沥青质微孔结构的综合反映。4种胶质吸附等温曲线形状与其分子结构特性对照表明,塔河、渤海和辽河胶质对沥青质的吸附在低平衡浓度部分产生紧密单分子层吸附, 吸附曲线平滑;在高平衡浓度部分, 因其较强极性导致正庚烷对其亲和作用力不及沥青质从而发生相态分离, 在沥青质表面产生积极吸附造成曲线斜率急剧增大; 较弱极性的华北胶质未产生明显相态分离现象, 而是随浓度增加成比例渗透进沥青质聚集体中产生吸附。4种胶质的吸附行为与其分散稳定沥青质的有效性之间关系显示了胶质对沥青质的分散稳定能力既与其吸附量有关,也与其分子结构特性有关。   相似文献   

1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枣中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NO3-HClO4分解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枣中Cu、Zn、Se、Pb4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显示:大枣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Cu、Se、Zn、Pb的含量分别为3.77、8.91、29.97、1.55mg/kg,大枣所具有的众多保健作用可能与其含有的微量元素有关。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单、精确,经标准加入回收实验,各元素回收率在94.00%~100.75%之间。  相似文献   

18.
低浓度苯胺在大孔树脂上吸附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水相中苯胺在NKA-II和AB-8这2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率曲线.结果表明:极性的NKA-II对苯胺的吸附量要高于弱极性的AB-8对苯胺的吸附量,苯胺在2种吸附树脂上的相平衡关系符合Freundlich方程;苯胺在NKA-II和AB-8上的吸附受膜扩散控制.动态吸附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透过曲线与实验透过曲线比较吻合,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苯胺在2种大孔吸附树脂填充柱上的吸附透过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选用六种不同树脂,对含有单一及复合重金属(Cd、Pb)的水溶液和EDTA溶液进行了吸附和洗脱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和洗脱效果的重要影响因子是被吸附和洗脱的清(淋)洗液(或污水)的类型,而不是吸附和洗脱时间。在所试的六种树脂中,集最佳的吸附回收与洗脱纯化效果于一体的树脂是110H号(北京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螯合树脂的一般特点及其应用,较为详细地综述了用于分离贵金属的螯合树脂的几种主要类型,介绍了它们的合成及其对于各种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分析了螯合树脂的优缺点,最后对螯合树脂研究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