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与社会形态理论密切相关。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一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五形态理论"视角;二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三形态理论"视角;三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世界历史理论"视角。同时,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们认识现实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是理解政治文明历史形态的钥匙。社会历史的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都是唯物史观分析人类发展史得出的正确结论。相应地有政治文明历史发展三形态论和五形态论,三形态论更符合政治文明的内在精神。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现实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属于物的依赖关系的政治文明,虽然其起点比当时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还低,但其先进的政治理念和制度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彻底摆脱人的依赖关系、尽快超越物的依赖关系的政治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建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政治文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落后国家的不完整运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它的失败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基础不是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任何超越社会阶段的认识和实践都是要受到历史惩罚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止有对立和斗争,还有依存和合作;社会主义不是专制,而是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形态;结合国情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第二次革命。  相似文献   

4.
重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可以看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对资本主义既有客观现实社会的批判,另一方面又是通过现实批判建构未来的理想社会。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更加本质地体现着马克思对人类的历史贡献。马克思关于社会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形:第一,社会存在——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总体存在;第二,社会形态——人类历史进程变化中的经济关系和由这种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国家制度等的总体称谓;第三,人类社会——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相联结的人的彻底解放状态。在马克思那里,社会本身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客观实在的构成,同时也是人类可欲求的价值目标,它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一个内在的道德基础和人性的动力。重温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对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初级阶段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为资本主义后续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 ,是人类五种基本发展形态之外的特殊发展形态。马克思曾认为人类对于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有“经过”和“跨越”两种可能 ,实践表明 ,除此之外 ,还有第三种可能 ,这就是“绕过”。“绕过”资本主义就是避开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的耻辱和祸害 ,初级阶段就是绕过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社会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核心思想,它所着重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形态更替和发展的有规律的历史过程.这一理论包含着对人类社会的横向说明和纵向阐释两个方面内容.当下对前者的把握需要突出地将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形态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考察;对于后者的把握需要突出地将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和历史性联系在一起考察.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都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科学性的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是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样的独立社会形态,不能把社会主义仅仅理解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或者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阶段,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重新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的独立社会形态地位,对于我们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把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分期理论,不少人坚持"五形态说"这样一种理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严格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依次递进的唯一的社会演进进程,并且将此理论强加在马克思的名下.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五形态说"不仅从来就不是马克思的主张,而且这种理论对社会主义实践运动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复合视角下的又一新的社会形态,它的形成和实现具有现实可能性。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都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基础性视角,通过对两种社会形态理论与现实社会形态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发现采用两种社会形态理论复合的视角可能会更好地把握社会形态的时代特征。复合视角下的社会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经过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信息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最具有匹配性,而且在现实中也具有实现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避免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前途。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中吸取了营养,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初步解决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性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晚年的设想。当前,我们正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深入进行跨越的实践——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