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把学习划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知学,即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境界是好学,即爱好学习,对学习有兴趣;最高境界是乐于学习,能从学习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在这三个境界中,知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只有激发和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乐在其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
孔子在《论语》中从知学、好学、乐学三个方面来谈论学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孔子将“乐学”摆在了教与学的最高位置。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汉语的复杂性等角度出发,就趣味教学在激发留学生兴趣、和谐中外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倾向就是“兴趣”,它是影响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部动力。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物理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  相似文献   

4.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学”和“思”的辩证关系中,可见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当今教学中,很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无不与发展思维有密切的联系,发展思维更是发展智力的核心问题.发展思维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思维的方向性就是语文教学和其他各科教学中需要探讨的许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有作者的思路,教者有教者的思路,学者自然也有学者的思路.这思路就体现了思维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宇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由此观之,古今中外名人无不把兴趣作为学习入门的“向导”,提高学习效果的“激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动力,是产生强烈求知欲的“能源”。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有效手段。如何激发兴趣,同仁们都在苦苦探索,  相似文献   

6.
一孔子一生好学不已,学识渊博。其学涵概百家,“开张万法,而本末兼该,内外交养”。蒋伯潜称孔子为“我国教育史、学术史上划时代之学者,周秦诸子之开祖”。蒋说虽非定论,但孔子之学说含道、墨、名、法等家思想,却是千真万确的。墨子是儒家弟子,墨家是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发展产生的。孔子讲“爱人”,墨子讲“兼爱”;墨子美禹之苦己利人,孔子赞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孔子讲“君子怀刑”,《大戴礼》也有“刑名相参”的思想。此正与法家之思想相契合。孔子讲“正名”,讲“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都可见孔子对“名”与“正  相似文献   

7.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入门”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说”、“学”、“乐”、“画”、“物”的导人方法所“逗”出的“情”.它是学生萌发学习兴趣,启动内驱力的前提和基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学生的“情”被“逗”开了,也就具备了跟课文“亲密接触”、“零距离感受”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周公在周初有杰出的贡献和特殊地位,其封国不仅是诸侯“班长”,而且也是宗周礼乐文化在东方的样板。至‘呀乙坏乐崩”的春秋时期,鲁国仍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再加上具备春秋社会的复杂特点,堪称诸侯国的典型缩影。自幼“学而不厌’的孔子既‘好学”,又自觉担当拯救社会时弊的使命。由‘好学’到‘博学’;由‘(博学”到‘嗨人’,孔子为早期儒学奠定规模。而孔子学说与鲁国社会的关系可以用“互动”来概括:一方面鲁国社会滋养、检验了孔子学说,成为直接源头;另一方面孔子学说巩固了鲁国‘呀L仪之邦”的地位,赋予其代表中国精英文化“邹鲁之士”、“缙绅先生”的符号,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是为其培养“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服务的。孔子理想人格的标准是:博学多识、仁爱忠信、舍生取义、安贫乐道。达到这一标准的途径是:好学、立志、比贤、力行、改过、自省。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前提。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产生了持久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地学习,开动脑筋探索研究新知识。无法想象一个对某学科毫无兴趣的人会在此学科有所建树。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学习兴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则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带有睿智思想家的风采与哲人的高度智慧,带有非凡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与普通的老实人的忠厚淳朴.由于庄子叙述描写的生动细致,他笔下的孔子形象不仅完成了“宣传使命”,还以其鲜明个性,存活于《庄子》的人物形象画廊,并给予后世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后人对孔子私学的研究多强调其"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常常忽略了孔门弟子"因材施学"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多样性。这是非常遗憾的。颜渊的盲从性学习、子路的教条性学习、子贡的实用性学习、子夏的研究性学习等,都各具特色。孔门弟子的学习多样性既是对当时不同社会需求的适应,也是根据自身的禀性与志趣做出的自主选择。孔门弟子这种多样化的"因材施学",一方面造就了各自的学有所长和学有所成,另一方面也促成了儒学在继承中能得以不断发展与创新。这其中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颇值得处于多元化社会的当代大学生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堪称我国师德建设的楷模。孔子一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教育实践中,他尊重和热爱学生,"有教无类";教育学生,"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培养学生,"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孔子以自身的教育实践完美的诠释了师德精神,作为当代教师应继承孔子的师德精华,并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加以应用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教育实践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对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发展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孔子教育实践中平等的师生观、亦师亦友的师生观和教学相长观的师生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建构,从以人为本和为人师表两个方面努力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教育家孔予兴办私学,在招生对象、教育方法、学习方法诸方面十分注重个性培养、以其身体力行树立了一个教育家的千古风范,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在开展私学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所提出的一些教育原则和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特别是孔子一贯关注对学生的个性培养问题,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蕴含的学习思想对现代教育学仍有借鉴意义。文章旨在结合医学专业特点,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方面阐释《论语》中的学习思想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和专业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孔子的许多言论都是围绕“仁”或“行仁”展开的。“仁”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是孔子学说逻辑演绎的起点。按照礼的要求对家人、社会“行仁”,也就形成了孔子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政治观。孔子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对后世和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从文化认知、文化比较的研究视域出发,对孔子进行了跨文化解读与传播。在史景迁"去偶像化"的观照方式下,孔子被解码、建构为具备鲜明个性特质的人文主义者及令人尊重的教育者形象。同时,史景迁致力于厘清西方一般认知中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诸多误读,并努力唤起西方受众对孔子当代意义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不仅是我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善于休闲的大家。孔子一生有着丰富的休闲活动,且其休闲活动蕴含着颇有价值的休闲理念。孔子认同并践行休闲活动,并在休闲实践中用礼制教化和休闲淡然的方式规范休闲,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休闲理念,继而在休闲中发展了休闲的美学、哲学意境。孔子的休闲活动及休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休闲有着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论语》为依据,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讨论了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人的分类这一思想。论述了孔子在学习视阀下,将人分成三种类型这一思想的教育意义。并进一步从孔子人的分类思想存在的背景、主要内容、对教育的作用、影响和存在的主要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孔子人的分类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