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语言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了解幽默言语的认知心理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完整并且深刻地理解幽默话语的内涵。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的大框架里,以幽默语义脚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及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关注言语行为的间接性,要理解特定语境中的言语行为,获取正确的言外之意,必须注意影响语义理解的种种要素。文章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较为深入地分析、探讨了影响言外之意即特定语义的诸多要素,以帮助加强对语言间接性的理解,从而促进英语教学,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篇是具有交际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以访谈类电视节目话语语篇为研究对象,以语篇语言学、语用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访谈类电视节目这种对话体语篇的动态建构过程的深入剖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言语行为对”的基本内涵;“言语行为对”的基本类型,“言语行为对”的组配关系。在访谈类电视节目语篇的结构中,对话体语篇从形式上看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配对关系构成的一个意义结构体,在内容上具有其内在的语义相关性,而语义的相关性很大程度上是跨话轮话题推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结合社会心理环境来研究语言和言语。社会心理语言学家指出:言语模仿是人类个体实现语言社会化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由于人类对语言的不断模仿、复制和创新,使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得以不断发展。语言模因是模因主要的存在形式,语言模因不断被使用者模仿并传播的现象表明人类言语行为的背后是受某些心理动机的驱使,并隐藏着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与目的。从社会心理因素探讨语言模因,了解话语含义、增强语用推理能力,可以进一步拓宽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原则、前提和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幽默话语对“合作原则”中的四准则有意无意的违反常常会产生幽默 ;前提理论中声言向前提的转换以及前提的可撤销性也解释了幽默的产生过程 ;关联理论在其框架下分析了交际双方发出和接受幽默话语的双向交流过程。由此 ,运用合作原则、前提和关联理论来解释幽默的致笑机理 ,就为理解、欣赏和创作言语幽默提供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性别和语言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做了大量研究证明两性在语言习得,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进而阐述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以语言学权威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依据,对两性在话语风格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话语风格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有效的交流.只有了解两性在言语交流方面的差异人们才能在社会交往中避免交际失误,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语言伦理学是语言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它从伦理学角度研究语言和言语交际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语言不断地进行言语交际。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教师话语一方面具有语言学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要受道德伦理的制约。因此,就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课堂话语的进行伦理建构,使得教学能够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话语语言学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交际单位问题,突破了传统语言学中句子的框架,提出了语句或话语这样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从而将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区分开来,这也导致翻译研究的新进展.本文运用交际理论,以话语语言学为视角,探讨了作为连贯性话语中的语句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9.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FdeSaussure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inGeneralLinguis tics)中提出语言和言语两大语言学的分支 ,即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这一伟大理论的提出 ,堪称现代人类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 ,也是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为现代汉语言学家进一步研究语言和言语提供了理论基础。FdeSaussure曾把自己的这一伟大的理论构建称为“第一条分叉路”。本文试就语言和言语关系的理论的基础谈语言意义 (简称语义 )、言语意义和语言环境 (简称语境 )的关系。一、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一 )…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话语的理解,就是对语义的理解.认知是一个哲学因素,引用哲学因素到语言学研究领域,是人类研究语言学的一大进步.所谓认知语境,就是客观世界和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人的知识.认知语境不仅有助于对话语本身的理解,更能清楚地表明交际意图.所以,离开认知语境的语义理解一定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区分语言和言语,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自从索绪尔在本世纪初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理论以来,无论是索绪尔本人还是后来的研究者,仍然把语言体系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使语言学的研究重点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语言的结构体系上,忽视了对言语的研究。体现在词义研究方面,只重视对语言系统中的静态备用意义进行研究,而忽视了对言语表达中的动态使用意义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的发展,言语被看作语言学的重要对象开始受到重视,语言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将语言看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对语言作抽象的、静止的研究,而要求同时联系  相似文献   

12.
副语言交际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语言学诸多方面研究的逐步深入,语言学的许多交叉学科已作为独立的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副语言作为语言的伴随物也有了自己的学科--副语言学.本文概述了副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今态势;副语言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副语言学与语言学的关系;副语言在话语中的言语特性,认为语言交际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副语言交际才能得以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是两种不同的但又可以相互补充的语言理论。语言学家对于英语和汉语中许多用一种形式间接地表达另一种功能的语言现象,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学家认为这种现象属于语法隐喻中的语气隐喻,是由于言语语气与言语功能之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则认为这是由于说话人的字面之力和言外之力不一致而产生的。两种理论在解释时存在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根据Grice的交际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和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 ,本文结合一些言语实例 ,尝试分析话语的理解过程。强调在实际言语交际及进行语用推理时要注意寻找并理解话语中的隐含意义 ;注意交际对方的明示手段 ,寻找关联 ,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促进言语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境影响和制约语义,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境对意义理解具有制约、解释作用。因此,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语用学理论,凡是对话语产生影响,并与当前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语言内和语言外的所有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强调语境的构建是一个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动态的过程。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对言语信息的释义和制约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语义识解是涉及知觉、记忆、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内的认知行为。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中,话语交际者需要运用语言基本知识及由生活体验而来的各种概念框架对相关内容的语义进行动态地分析识解。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代表性理论,对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识解有着重要作用:①概念整合理论反映了概念和心智活动之间的关系;②两个或多个心智空间的信息映射是激活词汇语境意义的预设条件;⑧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能够合理解释隐喻、习语等语言现象的形成,为隐含义的理解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概念整合在语义识解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二语习得者在整合模式的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联想能力的培养,以此扩展延伸词汇认识;其次要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用文化与语言的关联性指导二语学习;再次,还需要构建全面的学科框架并积累百科常识,为语义理解提供认知库。  相似文献   

18.
语段篇章语言学是以语段与篇章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近年来,语言学家对语言作分析已不再局限于对一个句子作分析,而是对整个篇章结构的形成、语又连贯、语又隐连、话语信息及交际功能等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不仅涉及语义、请用等领域。本文将着重探讨语段篇章中的“语又连贯”、语义隐连”和“话语信息”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话语理解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重点。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阐释话语理解,优于以往的交际理论,但是对于话语关联的认知机制没有深入透视。尝试构建了一个图式理解模式,认为在话语理解中图式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听话人接收到说话人的言语信息后,会按照可及度高低调动头脑中相关图式参与话语理解过程,进而弥补关联理论解释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的过程涉及说/作者运用语言进行编码和听/读者依据语义、语境、及相关信息对此进行解码和推理。成功的交际更涉及说/作者有意图的行为以及听/读者对该行为的识别和理解。话语标记是话语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话语/语篇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是说/作者用以进行有意图的编码和听/读者对此进行解码和推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认知为视角,从互动功能和语境关联对话语标记进行动态分析和研究,从而明确话语标记在话语/语篇建构中对传达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所起的制约或指导语用推理的作用,获得语言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