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在精简汉字字数和规范汉字形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 ,表中还存在着界说不明、范围过宽、甄别失审、选形欠妥、方法单一、编排失序、计数不准、遗漏较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在研制《规范汉字表》及进一步整理异体字时当引为鉴戒。  相似文献   

2.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存在着很多疏漏和不足。其主观原因是 :研制者对汉字整理工作的认识尚未提到应有高度 ;对异体字范围的认识还不够明确 ;整理中过分强调从俗从简 ,忽略了从“正” ;整理范围局限于铸字铜模。其客观原因是 :时间比较仓促 ;异体字整理与繁体字简化同步进行 ,影响了人们对整理工作的关注程度 ;囿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 ,未能立足于汉字信息化的高度 ;后来制订的某些规范标准又使《字表》产生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汉字异体字整理方面的惟一标准,几十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对一般交际交流、整理排印古籍和中文信息处理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应避免在新的规范标准中重现.  相似文献   

4.
台湾《异体字字典》是目前通行并较权威的异体字整理成果,由于理论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对一些汉字形音义未加审辨,《异体字字典》尚存在一些未认同的异体字,在使用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第一批导体字整理表》对汉字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收字不够科学,甚至存在着明显讹误.本文认为,《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全部收字应分析为完全异体字,包孕异体字,交叉,讹误等四类.完全异体字应该收录:包孕异体字和交叉“异体字”虽可收录.但需作出科学的标示;讹误异体字不该收录.  相似文献   

6.
汉字规范的成果总是能在各个朝代的字书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基于此,该文以宋本<玉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异体字的整理情况,分析书中异体字的界定方法、来源、结构形式以及与异体字混同的其它文字关系,力求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总结当时异体字整理的方法和经验,以便为现代汉字规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汉字异体字整理方面的惟一标准 ,几十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 ,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对一般交际交流、整理排印古籍和中文信息处理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种影响应避免在新的规范标准中重现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在论述汉字分化方式时把异体字分工作为汉字分化方式的一种类型,而异体字分工与汉字分化方式有着不同的本质属性,因此把异体字分工看作汉字分化方式的一种类型就有待于进一步斟酌。  相似文献   

9.
异体字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千百年来,异体字一直受到人们的指责,并一次次地被规范整理。但如果辩证地看,异体字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在给人们造成障碍、带来麻烦的同时,也向人们传达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信息,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重要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说文>的异体字("重文")和现代异体字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就现代异体字情况看,它与繁简字、古今字、通假字、分化字、错讹字、新旧字形等多种文字现象有关涉.异体字是有历史层次的,应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异体字.从研读古籍和文字使用方面看,应分清全同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从整理异体字角度看,<说文>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异体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结构,和世界上许多线性排列的文字有习得模式上的差异,留学生在短时间内在头脑中构建此结构难度极大,本文先对汉字结构进行分析,以末级部件为基础生成合体汉字的方式类推教学。针对"独体字+符号"和"符号+符号"的汉字构架提出了广泛系联和音节转化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12.
在早期阶段,汉字是象形的,构形理据为物象。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构形的理据转换为词的音义。汉字形体的演变,尤其是隶变之后,以物象为基础的汉字不再象形,构形理据消失,这些象形字就成了记号字。以词的音义为构形理据的汉字,由于形体的变化、词的音义的变化以及字用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构形理据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变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汉字呈现记号化的趋势。汉字记号化的趋势需要我们对汉字性质、汉字结构理论等方面,有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汉字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从20世纪以来,这一传统受到冲击,汉字教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低效率之中。汉字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化与教育的普及问题,汉字识字教学的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汉字学本体理论建设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字学理论研究有了进展,这对汉字教学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字在不同时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正体字和副体字。简化字是繁体字按照文字规律演变的结果。书写和阅读采用不同规范的汉字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汉字的性质是近年来汉字问题讨论的热点,观点林林总总,不下20个.造成汉字性质难以定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各家判定汉字性质的标准不同.以文字记录语言的哪一单位作为依据缺乏科学性.汉字的性质是由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所决定的.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与汉语的高度适应性和独特的构形关系,决定了其为表意文字.  相似文献   

16.
哥巴文字符与汉字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以现有的已经整理公布的哥巴文文献史料为研究资料,以文献产生时期当地通行的汉字字形作为汉字型哥巴文字符在字形方面的比较对象,以此探知哥巴文借入汉字和使用汉字型哥巴文的一些规律:不同东巴在使用汉字型哥巴文字符时共性与个性并存;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使用在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衡,但在文献种类上不存在明显的使用差异;汉字型哥巴文字符体系的发生、发展和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的汉字借入哥巴文的时间有先后之分;汉字在借入哥巴文系统后,在早期使用时,其字形、字义与源字基本相同,但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假借现象逐渐孳乳;随着文字系统的发展,哥巴文所借汉字的字体形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篆体、繁体、俗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手写体汉字识别是字符识别领域中的难点。为了使机器识别汉字适应于手写体汉字的变形等因素,基于人类认识汉字的容错机理,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器识字的汉字容错编码方法,以提高手写体汉字识别率。该编码方法首先对横竖撇捺笔划形态给出了模糊化表示;然后定义了仿人拆字的字元集,并给出了易混淆笔划字元的多归类容错编码;接着给出了笔划字元的顺序判断规则和归结了36类简单常用字的部首子结构,并给出冗余的容错编码;进而建立了仿人构字的汉字编码规则和具有容错性的多模板字典,并对《新华字典》中收录的10000余个单字汉字进行了标准编码,重码率为0.48%;最后对HCCORG和NKIM手写体汉字库中的100个手写体汉字进行了仿真识别,识别正确率为96%。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编码方法可生成多模板字典,不仅对手写体汉字变形具有较好的容错性,且重码率和误识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汉字简化问题一直都是文字学界关心的问题.从表达的角度看汉字简化,就可以看出汉字简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世致用的修辞思想.因为汉字因表达需要而产生,又因表达需要而简化,而表达是修辞的母体,因此,简化字就是修辞学中适度原则在汉字简化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较全面分析汉字简繁之争舆情的基础上,对争论双方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对论争产生的文化和社会心理根源予以了剖析。文章认为,民众语言文字常识性知识匮乏,论争难以在同一层面形成交锋;语言舆情的研究要引入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把握大众媒体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20.
汉字蕴涵丰富的婚姻文化信息。“姓”、“舅”、“姑”蕴涵了远古群婚制度,“家”、“室”蕴涵了对偶婚制,“媵”、“妾”、“姒”、“娣”蕴涵了多妻婚制。“婚…‘、娶”蕴涵了古代社会的掠夺婚俗,“嫁”蕴涵了买卖婚俗,“媒”、“妁”蕴涵了包办婚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