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测度及其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北京市的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文章应用国际上流行的城乡收入比、泰尔指数和MLD指数三个指标分别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具体测度,都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同时利用泰尔指数和MLD指数的分解公式,计算出了北京市城乡收入差距在总体差距中的贡献份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对整体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核算虚拟租金,将其纳入居民收入统计范畴,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会随之发生变动。利用CHFS2011、CFPS2012数据,建立参考模型和虚拟租金模型,选取分位点比率测度指数、基尼系数、均等对数偏差指数、泰尔指数及阿特金森指数等5项常用指标测度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研究虚拟租金对家庭和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比较租房家庭、未清偿余额家庭和完全产权住房家庭在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处位置的差异。研究发现,市场价值法和资本市场法核算结果均表明,虚拟租金纳入中国家庭收入统计后,总体上缓解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系列研究相符。分样本计量结果显示,租户家庭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最大,核算虚拟租金后,未清偿余额家庭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程度最高,收入分配不平等分解结果表明,组内不平等是导致总体不平等的主要原因,纳入虚拟租金因素后,组内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15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4个沿海经济特区在资源禀赋、政策投放等方面具有类似性,但近年来经济发展却表现出极大的非均衡态势.文章运用泰尔指数计算和分析两大地带的经济差距,并尝试将泰尔指数用于计算和分析城市规模和行政级别经济差距的内部构成.结果表明,1996~2006年,19个城市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及内部构成都从三种角度均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泰尔指数、采用向量夹角方法分别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了量化,并利用1978-2015年全国和安徽省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是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旅游碳排放强度为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我国省域旅游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区域差异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2年我国旅游碳排放强度整体呈降低趋势;中部地区旅游碳排放强度高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碳排放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区域内部差异是引起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碳排放强度地区主要集聚在西北地区,低碳排放强度地区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6.
文章比较研究了5个不平等指数的优缺点,然后将Gini系数、堪培拉指数推广到加权场合,给出不平等指数的数值分解方法,并用两类方法测度基于家庭规模加权的家庭人均收入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变异系数仅度量收入离散程度,蕴含信息单一;泰尔指数满足可分解性,且分组泰尔指数可度量观测数据的重要程度,但其取值范围较大,稳定性较差;Gini系数、堪培拉指数、Zenga指数一致性较高,性质好,建议采用Gini系数,并利用更重视穷人的堪培拉指数作为参考;对于我国家庭人均收入不平等程度,整体而言,城乡差异较大,农村高于城镇,落后地区高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和面板数据研究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差异。泰尔指数分析表明泛珠三角不同省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差距都在拉大。面板数据分析表明,泛珠三角各省区人均GDP的增长对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不同,人均GDP的增长对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和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基本上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不公平测度的统计推断一直是收入分配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首先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收入分配测度统计推断方面的成果,选用泰尔指数作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测量指标,介绍了泰尔指数统计推断的渐近分布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小样本数据的自助方法和置换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主要年份的真实收入泰尔指数进行了统计推断。  相似文献   

9.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采取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人员数、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等5方面指标,对我国1997~2006年间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年来张家界旅游发展的民生福利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从旅游中进去,从民生中出来”的研究思路,在构建概念模型基础上,运用1989-2009年张家界统计数据,利用居民收入增长弹性系数、森指数、基尼系数、居民收入比指数、消费差距比指数和旅游服务密度指数6个指标,对张家界民生福利改善过程的整体情况和城乡差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张家界城乡居民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收入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收入增长慢于旅游产业的增长;同时,在城乡居民之间也存在差距,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弹性比农村高0.05;(2)张家界旅游开发带动民生福利改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是不平衡的,农村居民福利改善的速度既落后于城镇居民,也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长;(3)随着旅游服务密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比和消费差距大体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行业工资差距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形式之一,运用行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出来的泰尔指数最大达到了0.14,根据产业类型对泰尔指数的分组分解发现,第三产业的内部差距为工资差距做出了主要贡献,根据竞争程度分组分解发现,垄断性行业向上拉动了工资差距,而竞争性行业内部的工资差距也较大,并对分解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泰尔指数与莫尔值测算了我国居民教育城乡差距与教育结构变化等指标,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人口素质结构的居民教育程度、教育城乡差距、教育结构变化以及人均收入、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做计量分析,根据甘肃省1978~2010年数据,对甘肃省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业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都不是服务业增长的Granger原因,目前过快提高服务业比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对甘肃省服务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广义熵指数中的泰尔指数和MLD指数对甘肃省区域收入差距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比较分析,以反映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及跨期差距的结构变动,为探究区域差距的形成来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获得差距:基于泰尔系数分解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教育泰尔系数对中国人口教育获得总差异及各省区差异进行测算.将总差异按省区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全国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各省内部差异.进一步比较省内城镇和农村的教育泰尔系数,指出改善城乡教育不平等状况要着重搞好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农村进城人口子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居民收入差距测度方法的研究则成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国际上用来测度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主要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收入不良指数、库兹涅茨指数、库兹涅茨比率和修正加权变异系数等。本文对这些测度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为选择合适的方法测度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及其产业结构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泰尔系数分析东部、西部两大区域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并对利用外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差距明显高于其内部的差距,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本地区大量引进FDI的原因,而西部利用FDI的过程中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泰尔指数衡量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差异,并且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差异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扩大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而中央转移支付缩小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演进及其分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章通过采用多种方法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衡量和分析,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即近年来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主要是由行业收入高低两端的收入差距及收入增长率的差距所导致.因此,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不能唯垄断是问,其着力点应该是提高低收入的竞争性行业的收入增长率.同时也说明泰尔指数是衡量行业收入差距的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次利用密度函数核估计法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得出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异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布呈现双峰分布的主要成因;并通过对1980~2006之间各主要年份收入分布的估计得出收入分布情况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得出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都在逐年增高,但高收入者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者收入增长速度,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