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 ,不仅决定了某一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相对地位 ,而且对地区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比较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和劣势 ,以及现有产业结构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于各地区正确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将运用国际上常用的偏离 -份额分析法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基本的国民收入等式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出发,结合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与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个探讨,分地区相应的给出了各地区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哪些,希望能给各地区经济发展及其相关研究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1994~2007年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消费率和投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地区的投资,消费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西部地刎区拥有最高的消费率,东部地区消费率最低;各地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均强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个地区中,中部地区消费需求对该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内涵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以及国民经济素质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从六个维度出发测度了进入新常态后2012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并通过对各省区数量和质量增长的对比得到增长数量偏离质量较大的省份。从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东部地区普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高质量型经济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在产业结构、改革成果分配、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等方面还需要不断调整和摸索。  相似文献   

5.
段志民 《统计教育》2010,(12):35-41
本文通过构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基于1990-2009年中国31个省区市和三大区域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地区内部各省区市的技术选择指数均呈现收敛趋势,并且收敛值各异,由此导致了在我国技术选择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不同,中西部地区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较大,而东部地区则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6.
2014年四川经济最显著的变化,是经过2000年以来连续多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速转入个位数增长,呈现出新常态下减速换挡的显著特征。2015年,四川经济既要面临新常态下增速放缓的客观现实,同时在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等有力措施推动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依然较强,但受市场需求不足态势短期难以改变、新增重点产能减弱等因素影响,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比上年将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中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和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互联网、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具有协整关系,就全国而言,互联网普及和经济增长都对电力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层面上,变系数模型显示,互联网对各地区电力消费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大部分地区互联网发展增加了电力消费,而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都显著的增加了地区电力消费.  相似文献   

8.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对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大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并未趋于一致。鉴此,使用半参数回归法,在不预先设定二者服从何种函数关系的情况下,对中国1998——2008年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全国范围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扁平S型的非线性关系,该非线性关系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logistic型非线性关系,西部地区呈现宽U型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省之间的不同历史经历、不同发展轨迹以及我国梯度型推进的改革开放战略导致了制度质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制度质量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在各省之间极不平衡,是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7年8年的面板数据,设定跨省面板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给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制度质量解释。结果表明:体现制度质量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以及市场化程度在各省之间的差异化是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军定  李晓宇 《统计研究》2007,24(11):39-41
本文通过对世界经济论坛(WEF)历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分析,指出2002年以来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竞争力(GCI)排名下滑是客观存在的。通过研究参加排名的国家和地区数量的变动对中国大陆经济竞争力排名的影响,以及GCI各层子指标变化对中国大陆经济竞争力排名下滑的影响,本文指出了我国经济竞争力排名下滑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颜双波 《统计与决策》2017,(21):142-145
文章从经济增长效益度、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三个评价维度,构建福建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九个地级市的2001-2016年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值大小排序、聚类分析和三个维度横向纵向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九地市综合评价值和分维度评价值有小幅度上升,福建经济增长质量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状况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度最大,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次之,经济增长效益度最低;经济增长质量地区间差距有收窄趋势;排序前三位的厦门、福州和泉州与排序后六位的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宁德和南平形成了两个不同发展阵营.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我国西部12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协整方程、ECM模型等计量模型,考察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政府公共投资对西部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及其时空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公共投资的增加对西部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短期作用不如长期效应显著;受各地区经济结构以及投资结构的影响,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存在地区差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下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4.
李颖 《统计与决策》2016,(22):133-135
文章采用1993-2014年我国东西部各省数据,研究我国东西部省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建立东西部各省份的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经济开放度指标进行检验,发现进出口贸易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刘娟  张江林 《统计与决策》2012,(24):144-146
无论根据外生的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都能得出,中国经济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还是靠技术。文章从技术交易不同的合同类型角度,利用2006~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技术交易成交额和国内生产总值,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技术交易活动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将全国31个省市划分为东中西部,对三部分地区的不同技术交易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差异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各地区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敏 《统计教育》2008,(3):11-13
自本世纪以来,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西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对西部十二个地区从1996-2005年十年问经济增长的δ-收敛、β-收敛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西部开发为西部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个机遇面前,由于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混淆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致使很多地区出现了只重视短期的经济增长,从而忽视了长期经济发展的问题.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提出西部开发应追求长期的经济发展而非短期的经济增长,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根据我国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四种主要的污染物,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拟合曲线显著不同:东部地区三种污染物与人均GDP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现象.西部地区只有工业二氧化硫存在EKC现象,而中部地区不存在EKC现象.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力 《统计与决策》2008,(8):127-129
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特别是近几年来,贵州经济一直持续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因经济增长质量有优劣之分,故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文章通过构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贵州九个地州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章渊  吴凤平 《统计与决策》2016,(10):132-136
文章基于1998-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按照新《水法》执行前后以及地区分组分别研究总用水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1)用水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多种形态,主要取决于地区和时间段的选择,具体呈现单调递增、“U”型、倒“U”型、“N”型和倒“N”型五种形态;(2)各省份当前用水量与经济增长所处的关系现状存在差异,部分省份用水量经历减少后再次增加的“反弹效应”;(3)新《水法》对东部组别和西部组别用水量减少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对全国组别和中部组别的作用不显著;(4)预测得到我国总用水量的峰值将出现于2019年,约为6 212亿m3左右,但是需要警惕用水量下降后再次上升的“反弹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