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说春天     
正欢呼着、雀跃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小鸭欢快地下河戏水,嫩芽从树梢冒出了头……一切都动起来了。春雨逢时节地下起来,勤劳的农民伯伯开始春的播种……人们迫不及待地换上运动鞋,呼朋唤友奔向大自然,寻找春天,去感受"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里赏花,也成为人们户外踏青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清明既有为先祖扫墓添坟的庄重肃穆,又充满了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是一个富有传统特色的节日。今年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二个年头,在这个小长假里,人们在祭奠祖先、缅怀先人后,趁着小长假出门购物、踏青游玩。经济危机似乎并未影响到这个流传了2500多年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3.
刘锴 《社区》2014,(8):42-42
在我国,“踏青”习俗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即已出现,魏晋时期盛行,唐宋时期成为大众化春游活动。沐浴明媚的春光,人们结伴春游,在踏青中赏春景、感春意、沐春风,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做些荡秋千、踢足球、放风筝、竞龙舟、采百草、狩猎等运动,以消灾驱邪,健身壮体。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踏青诗句。  相似文献   

4.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祖归宗的思想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相似文献   

5.
徐芳芳 《老友》2010,(4):50-50
每年三四月份,春暖花开,是江南最美的季节,也是人们出游踏青的好时候。当婺源的油菜花黄了,距离婺源县西北30多公里的赋春镇严田正到处一派浓浓  相似文献   

6.
易明 《北京纪事》2016,(6):82-84
世事无常,今年从清明到立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纠结".清明回乡,古人要做三件事,寒食、踏青、扫墓.在福建连江这个小县,这时节有几种小吃特别火,比如常见的烧饼,地方上叫"光饼",是戚继光打倭寇时的军粮.路边的推车上支个烤炉,从早到晚手脚不停,比平常要多做五六百个,忙到半夜收工.因为人们扫墓要用到这烧饼,下山以后这饼夹一块红糟糟过的熟猪肉,是甚好的寒食.  相似文献   

7.
飘飘 《北京纪事》2015,(5):88-89
2015年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早.这个春天里,石景山的"踏青"活动别具一格、精彩纷呈. 花趣 4月4日至5月3日,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举办了2015踏青季暨第十二届玉兰文化节.活动以"沐春风,观玉兰,同享和谐健康生活"为题,推出中国梦-魅力玉兰书画展、全民健身日、百姓大舞台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贴近百姓心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推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周静 《21世纪》2010,(12):65-65
每年10月以后,是南半球的人们野外踏青的季节。如果你也想让季节来个反串的话,就不妨去南半球的旅游胜地——澳洲。墨尔本生气勃勃的农庄,西澳洲烂漫的野花,证明你此行不虚。  相似文献   

9.
老树 《老友》2012,(4):10-12
新华网2012年3月611的文章《清明节俗,为何历久弥新》指出,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源起于汉代.前身是失传已久的“寒食节”。而清明节的习俗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也经历了从禁火到祭扫、从踏青到狂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春夏季节,各种野菜正值鲜嫩时节,踏青之时,顺便采撷一些,既踏青旅游,又满足了口腹之欲,真是两全其美。但是专家提醒,不能盲目采食野菜,否则会适得其反。采食野菜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采摘野菜要适时。野菜的种类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食用部位也不同,到野外采集野菜的时期、方法,要根据野菜的种类而定,适时采摘。如荠菜,可以在四、五月份开花后挖掘,马齿苋可在夏秋采集,枝叶晒干,容易保存。2.不宜采食受环境污染的野菜。采摘野菜最好到开阔的郊外、田间地头、林间空地等无污染的地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乐启示录--解读《中国农家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家乐>为农村新经济研究,不失为一部里程碑著述,<中国农家乐>对农家乐成功要素的分析中肯而有启示性.<中国农家乐>最具启示性的成果,莫过于它的第三章关于"农家乐的经济学模式"的阐述.农家乐是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体制和经济改革的特殊背景下的产物,笔者认为,与其强调它的高层文化渊源,不如说,它更直接来自人们历来有"交游、踏青的民俗习惯".  相似文献   

12.
饶先华 《社区》2014,(10):48-48
又到了春暧花开的季节,闲暇之余,不少人都计划出游踏青,放飞心情。春游能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缓解精神压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保健防病,莫因一时疏忽导致身体不适。  相似文献   

13.
周丽 《社区》2011,(17):31-32
梧桐山位于深圳东部。横跨罗湖和盐田两区,是深圳最高峰。每到春天,笼罩在雾霭中的梧桐山犹如仙境,吸引着深圳市民前来郊游踏青。但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私塾、书院汇聚地,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循迹而至的人们。带着自己的孩子,目的只有一个,替孩子敲开私塾的门,离开学校。进山学“经典”。  相似文献   

14.
百科瞭望     
《山西老年》2011,(6):31
端午趣俗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除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等外,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斗百草旧时端午节盛行的一种游戏。是日,人们纷纷去郊外踏青,采集各种花草,比赛草的多寡、韧性和奇特,或对花草名。  相似文献   

15.
面对工程建设中各个独立的参建单位,项目公司作为业主,以一"家"之长的身份,组织各参建单位经常性地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户外踏青、摄影、座谈、慰问等"家庭"活动,同时在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实施参建单位员工与项目公司员工同等待遇,营造和谐共赢的大家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暖暖的春阳在和风下轻轻地荡漾着,很是惬意。春天在呼唤着我们!于是,背上简单的行装,我带着孩子们到东湖公园踏青。你看:  相似文献   

17.
我并不勇敢     
阳春三月,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经历了漫长寒冬的人们纷纷外出踏青,欣赏怡人的美景。远处的湖泊内突然传来凄惨的呼救声,人们飞快赶去,只见一只鳄鱼正咬住一个女孩的腿,使劲将她从浅水区拖向深水区。女孩挣扎着,呼叫声更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与伴侣》2006,(3):50-50
春来踏青防花毒 眼看着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春游这个久违的词又在心头涌动。闲暇之余,春游开始成为这个季节里最美好的遐想。春季承载了太多来自冬日的压抑,同时,又负载了更多对于未来的希冀,所以人们愿意在这个季节里选择出游,放飞心情。对于出游,人们的心情总是迫切的。春游不光能强身健体,还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但与此同时,春游也要注意保健防病,莫因一时疏忽导致身体不适。  相似文献   

19.
朱涛 《成才与就业》2014,(19):28-28
正学习要注重传承,觅传承无以获取知识;学习更要追求超越,无超越无以获得真知灼见,也无法获取实践的成功。春日,一位苦读秀才兴致大发,走出书斋到郊外踏青。漫游间,一条两三尺宽的河沟挡住去路,秀才问农夫:"如何过去?"农夫答:"你一跳不就过去了嘛。"秀才双脚并拢,使劲一蹦,"扑通"一声落在沟中。农夫大笑:"你应该一脚前、一脚后地跳!"秀才答道:"书上说双足并起曰‘跳',一足前一足后起曰‘跃',明明是你让我‘跳'而落水,反而笑我‘跳'得不对,真岂有此理!"这则民间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学习要注重传承,无传承无以获取知识;学习更要追求超越,无超越无以获得真知灼见,也无法获取实践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新天地》2017,(4)
清明假期将至,正是大家外出旅行踏青的好时机,然而在长途旅行中,长时间保持某一种姿势,人们往往感到疲劳和不适,在旅途中不妨做做腰部保健操,可消除疲劳和不适,从而愉快地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