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萨满文化虽然是一种原始文化形态,但是影响深远.在世界非遗名录以及我国国家级、省级名录中,仍然能找到萨满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非遗名录中的民俗、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类别中.借助非遗资源的特殊优势,更加有助于保护和研究人类的精神财富萨满文化.  相似文献   

2.
6月1日,由深圳首家社会建设暨督导机构——深圳慈善公益网理事长颜攀熙主持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工作”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该项目的社工与非遗名录的传承人沟通,和省市级非遗官员交流,营造传承传播非遗的专业社会工作环境,制订援助弱势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的阳江漆器髹饰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非遗传承人和工艺大师们不断创新,让这古老的工艺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华佗五禽戏名列其中。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治未病专家徐大成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流传时间久远的健身方法之一,在炎热的夏季,练习五禽戏也有很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5.
丁铭 《老年世界》2006,(11):12-13
自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祭奠他的圣灯就从未熄灭.祭祀活动数百年来经久不衰。正因为如此,才使成吉思汗祭奠入选不久前公布的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相似文献   

6.
每当吉日良辰、华灯高悬,倍增欢乐吉庆的气氛。北京宫灯是在北京皇宫紫禁城里使用的灯,它具有鲜明的皇家制作特色,是集木艺、雕刻、漆饰、编织、绘画等多种手工技艺于一身的精湛工艺品。2008年北京宫灯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中国社会导刊》2010,(14):F0002-F0002,F0003
5月8日,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的“大妈演出队”来到镇中心幼儿园,为孩子们表演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鲁南五大调”,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和兴趣。  相似文献   

8.
李钧 《城市观察》2012,(6):185-18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对都市"非遗"的淡忘,会造成我国城市传统文化的缺失。保护"非遗",更要在传承中创新,让"非遗"活起来,其生命之树才会常青。广彩是国家级的"非遗",是广州的城市文化名片之一,有过辉煌,亦曾走入衰落。在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下,广彩如何传承创新,焕发生命力,助推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相似文献   

9.
抚顺市是我国非遗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研究非遗传承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非遗项目的传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项非遗项目的生命力和创新性,非遗本身的生命力和创新性虽然决定了其发展前景,然而政府政策对非遗的传承度有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就影响非遗传承度的政策因素进行探讨,旨在说明政策因素对提高非遗传承度的重要作用,以期促进非遗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课题组 《科学发展》2010,(5):96-104
民俗文化是当前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产业资源,民俗文化借助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工艺、技术等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变迁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感与价值认同。上海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明的特大型城市,民俗文化资源的蕴藏量极为丰富,近年来,上海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下,已经挖掘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已有35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5年度与2007年度),83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度),204项被列入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度)。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蕴藏,为当今上海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上海民俗文化产业的开拓与创新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亓秀鋆  董蓉  邹传军 《职业》2016,(32):33-35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校课堂教学作为普及、兴趣课程已经成为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育人阵地的技工院校在技能培养方面的侧重性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面有融合共通之处.本文以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式漆器髹饰为例,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与技工教育的融合方面探究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11,(2):23-23
日前,安徽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同意成立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的批复》,同意依托安徽省行知学校,成立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据悉,这将是全国首个非遗教育集团。  相似文献   

13.
2006年6月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水鳌鱼灯》项目以《吉安灯彩》的名称名列其中。 一、吉水鳌鱼灯的由来 《吉水鳌鱼灯》最早起源于明朝,据老艺人述说:《鳌鱼灯》是皇帝赐给李邦华家属回家玩赏的宫廷灯彩。1628年,李邦华任兵部侍郎,治军有方,受到崇祯皇帝的嘉奖,升兵部尚书,为减少拖累,决心抗敌,李邦华毅然将家属遣返回乡,其家属留恋京城灯彩,不愿离去,皇帝闻讯,立即赐宫廷鳌山灯彩一起,  相似文献   

14.
寿斌杰 《职业》2016,(18):40-41
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以及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使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重大课题。浙江省宁海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本文就中职学校“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创建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必须从培养继承人入手。中等职业学校顺应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不仅是中职学校本身专业细分和服务社会的需要,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相似文献   

15.
千层底布鞋因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层叠起纳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怀旧与返朴成了21世纪现代人追赶的潮流,手工千层底布鞋日益受到追捧,中国市场上经营干层底布鞋的店铺随处可见。2008年6月“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6.
泥咕咕是河南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浚县泥咕咕历史久远、色彩鲜明,造型古朴,夸张别致,有着浓厚的民间特色,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民俗专家称之为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泥咕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历史人文风貌的文化瑰宝,近年来非遗文化价值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和非遗传承环境的变化促使档案行业关注非遗建档工作中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以及建设非遗口述档案管理流程。本文以昆曲口述档案为例,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采集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方法,同时围绕口述档案管理前期、中期和后期,提出相关建议,为更好开发利用非遗口述档案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杨洋 《公关世界》2024,(5):13-15
海南黎族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如何将非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资源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中非遗文化传承的融合策略,旨在提高非遗文化的传承效果和质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陈官短穗花鼓作为山东省东营市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凭借自身魅力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从短穗花鼓的产生背景、鼓艺特色、传承保护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陈官短穗花鼓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承保护的途径,挖掘陈官短穗花鼓的文化价值,以期为弘扬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位于陕西宝鸡的凤翔县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当地的凤翔泥塑造型古朴别致,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爰,而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