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唐九宫算、藏族九宫历以及纳西族巴格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林 《中国藏学》2007,19(2):95-109
本文主要结合古代文献、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田野调查以及相关考古资料,对于在历史上长期流传并在民间历日和占卜中非常有影响的九宫算的演变以及九宫算与藏族、纳西族文化的关系进行相关的比较,认为汉地的九宫算是藏族与纳西族九官算的源头,但九宫算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过程中也出现本地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西藏佛教在云南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以西藏地区为中心,传播于滇西北地区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德钦县和维西县)、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兰坪、福贡和贡山县)以及丽江(丽江县和宁蒗县)等地区。西藏佛教长期以来对云南藏族、纳西族(摩梭人)  相似文献   

3.
西藏现存的苯教由于长期以来深受佛教的影响和排挤,其教义融进了大量佛教内容,原生形态的文化特质与思维结构大都丧失殆尽,而东巴教中的苯波文化因素保留了原初风貌。从民族发展历程看,纳西族东巴教与藏族的原始苯波教息息相关。藏族与纳西族先民具有相同的族源关系──古羌游牧民族。从东巴教和古苯波教的世界观、崇拜对象、宗教观念、宗教活动形式等看,它们的宗教形态十分相似,当是同源异流的原始宗教形式。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论述这两种宗教形态的密切关系。一、纳西族与古苯波教徒“辛”的关系苯教传说认为,苯教最初起源于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纳西族乐舞传统传承方法、纳西族乐舞的现代传承方式和纳西族乐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趋向三个方面分析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展现纳西族乐舞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积淀。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纳西族乐舞这种古老的音乐舞蹈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的一部史诗,在国内有藏文本和蒙文本。藏文本流传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广大的藏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和纳西族部分地区。蒙文本称为《英雄格斯尔可汗》,国内流传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蒙古族地区,国外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匈牙利、伊朗等国。现在国内搜集到的藏文版本已有六七十种之多,仅就说唱  相似文献   

6.
婚姻家庭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传统课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上的多种婚姻形态中,最普遍的为一夫一妻的单偶婚,其次为一夫多妻婚。一妻多夫婚则较少,在默道克的世界民族志抽样调查中,只有4个民族,其中包括藏族。在中国则只有藏族、俄亚纳西族、门巴族和夏尔巴人。这一文化现象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除俄亚纳西族的一妻多夫婚调查研究较为深入细致外,其他民族的则较为零散。因此,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实地调查资料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纳西族乐舞传统传承方法、纳西族乐舞的现代传承方式和纳西族乐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趋向三个方面分析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展现纳西族乐舞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积淀。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纳西族乐舞这种古老的音乐舞蹈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盐井村隶属于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自治乡,当地聚居着部分藏族和纳西族群众,亦有少量汉族.历史上他们信奉藏传佛教、东巴教或天主教,形成了目前多元宗教并存的局面,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宗教文化提供了一幅真实的画卷.  相似文献   

9.
康区藏族的一妻多夫家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婚姻家庭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传统课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上的多种婚姻形态中,最普遍的为一夫一妻的单偶婚,其次为一夫多妻婚。一妻多夫婚则较少,在默道克的世界民族志抽样调查中,只有4个民族,其中包括藏族①。在中国则只有藏族、俄亚纳西族③、门巴族和夏尔巴人。③这一文化现象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除俄亚纳西族的一妻多夫婚调查研究较为深入细致外,④其他民族的则较为零散。因此,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实地调查资料尤显重要。1997年夏,笔者参加…  相似文献   

10.
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地区和蒙古族地区,是人人皆知的伟大英雄史诗。它的创作,是藏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蒙古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这部流传于藏族、蒙占族地区的英雄史诗,它们之间有着血缘的关系,它是从藏族地区发源,更远及蒙古族地区,又有新的发展,这一点,我们曾做过比较翔实的考定;蒙古族地区流传的命名为《岭格斯尔》的一部《格萨尔王传》,是从藏文本《格萨尔王传》,直接翻译成为蒙文的这一事实,一般也早有定论,勿庸置疑。  相似文献   

11.
牦牛图腾型藏族族源神话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到藏族族源神话,人们往往只提到记载在藏文史书中“猕猴变人”的神话。大概是由于“猕猴变人”神话与科学意义上的人类起源学说不谋而合的缘故吧,所以这则神话格外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被公推为藏族起源神话。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从藏族的形成发展和地域关系来看,藏族文化是一种综合复杂的文化现象,它的原始文化同样也是综合的,多层次的文化。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文化层次的代表来概括整个藏族文化;一组神话也难以反映藏族古代起源神话的全貌。我们知道,吐蕃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部  相似文献   

12.
俄亚纳西族安达婚姻及其与永宁阿注婚的比较刘龙初俄亚纳西族自治乡位于四川省本里藏族自治县西南。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纳西族有249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9%。俄亚大村是纳西族最大的村寨,共130户,1060人,又是最早建立的村寨,至今已有四百年左右...  相似文献   

13.
青海汪什代海部落变迁史调查何玲青海湖西部及南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有一支地域辽阔、势力强盛的游牧部落,这就是著名的藏族汪什代海部落。几经历史变迁,这一藏族游牧部落现已分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竣县及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温泉乡。笔者近年沿着历史的痕迹,就...  相似文献   

14.
冯智 《西藏研究》2008,(1):60-70
文章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研究了明代丽江壁画中有关藏传佛教的内容及其历史,分析了丽江藏传佛教壁画形成的背景、史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丽江藏传佛教壁画是藏族文化东传的必然结果,是明代木氏土司崇奉藏族文化的体现,是滇、藏、川多民族文化圈互动的一个缩影,它在客观上丰富了纳西族等云南各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上藏族与周边地区频繁的政治接触与文化交流,使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元素在西藏高原激荡碰撞、互动交融。尤其自元代对西藏主权控制的完成,使大量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明源源不断的渗入藏区,融入藏民族博大的精神世界,形成独具特色的藏族装饰图案艺术。藏族装饰图案在吸收内地文化艺术元素的同时,又保持、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藏族装饰图案在多元文化互动下的交流融汇和本土化的发展创造。  相似文献   

16.
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地区,是人人皆知的伟大英雄史诗。它的创作,是藏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蒙古族人民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这部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地区的英雄史诗,它们之间有着血缘的关系。它是从藏族地区发源,远及到蒙古族地区。这一点,我们曾做过比较翔实的考定;蒙古族地区流传的命名为《岭格萨  相似文献   

17.
杨福泉 《民族学刊》2017,8(2):25-33,100-102
本文从东巴古籍记载的饮食习俗和当代的延续、饮食禁忌与民间信仰的关系、食品祭祀和相关的水土观念、纳西族饮食中的民族文化融合以及饮食烹饪习俗中的社会性别和长幼观念五个方面探讨了纳西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纳西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纳西族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较大的变迁.其从古相沿的饮食文化,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精华,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和创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大烈,一位云南丽江农民的儿子。骨子里浸透着纳西人勤劳质朴的基因。年轻时就立志投身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事业。他耗费10年心血写成《纳西族史》一书。去年5月,第10届日本经济新闻社亚洲奖“文化奖”颁给了中国云南纳西族学者郭大烈。郭大烈是长年致力于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因研究纳西族历史文化业绩突出而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安多地区的藏族文化艺术独具特色,但其研讨者或偶有涉及,却不免资料不足,立论失之于空泛,或有一孔之见,而未窥其全貌,莫衷一是。笔者有幸读到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丹曲同志的新著《安多地区藏族文化艺术》(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8月版),为之耳目一新,产生以下几点感受。 一、注重社会调查,突出地域特色 “安多地区”主要指甘肃、青海和四川部分藏族地区,在历史上吐蕃曾在这一带活动过,各民族交往频繁,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所以,该地区藏族文化独具特  相似文献   

20.
学术信息     
贾晞儒在《西藏研究》1992年第一期发表《藏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关系》一文,谈到蒙古族是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而丰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个自强不息、富于开拓精神的民族。早在10世纪就开始吸收藏族的先进文化。为了制备一代制度,学习和吸收藏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先进文化。忽必烈曾命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俗称“八思巴字”),为译写、学习藏文经典和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了方便,藏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