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石词作不多且良莠参差,但其词作无论就涉及题材的丰富性及创伤风貌的独特性,特别是禅语词所占比重之多来说,在王氏以前并不多见。王安石填词是他词学观点的具体实践。王安石主张回复“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的创作道路,是东坡以诗为词的前奏。王安石的词学观点是建立于其诗化创作心理基础之上的,这是王安石词风诗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现存的词作不多,但绝大多数都与佛禅有关。本文旨在分析王安石词作中的禅意和佛理,并进一步探讨王安石“以禅入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是明清易代的见证人,又是通晓历史的史学家,叙写历史、咏史抒怀是船山词主要题材内容之一。船山咏史词有独特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深刻丰富,研究船山咏史词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咏史怀古词,一般都是通过吟咏历史上的人和事,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但咏史者,重在因事发挥,寓鉴戒之意;“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多触景生情,抒写今昔盛衰之感。总之,咏史怀古词“具有明显的现实取向性,或借古抒怀,或以古喻今”,与国家的政治形势和前途命运紧相联系。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软弱的一个王朝,深重的民族灾难,激发了很多封建文人的爱国热情。他们怀古伤今,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词章。本文拟就反映宋代民族斗争的咏史怀古词,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词作不多,却常录于古代词话、古今词选本,这是经典化其词的重要演进过程.论者多肯定他转变词风、开拓词境等意义,在词学史上占据席位,这是经典又罕见的例子.文章增补宋清两代其他词话的词论,如王灼《碧鸡漫志》、张炎《词源》、丁绍仪《听秋声词话》等论述,完备古代词论中的王安石词.从近人词选本、赏析、创作等角度,着重考察王安石词重要性塑造的经典举措,分析近代词论家多元化审视王安石词,从而确立其经典词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历经百余年的宋夏战争,激发了北宋词人的忧患意识与人格精神,这不仅孕生了"以诗为词"的创作理论,同时也促发了以古喻今、感慨兴衰的创作实践,从而将咏史怀古词的创作推向了创作高峰。通过揭示宋夏战争与北宋咏史怀古词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深入发掘北宋词的嬗变轨迹与时代内涵,同时也印证了古代民族关系格局对文学时代风貌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萨都刺词不但学习了王安石词,更主要的是全面、深刻地学习了苏轼词,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宋词进行了重要的开拓。  相似文献   

8.
纳兰性德继承、创新、开辟了咏史词创作的新天地。他的咏史词注重描写铺叙而不议论,有意又不事张扬,以意境幽深、韵味悠远见长;注重对历史的心灵感悟,着眼于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创作方法别具一格;语言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元代文人萨都剌的咏史怀古词表现了人生如寄的深沉感慨,具有浅直流丽的风格。其词兼取元曲的内力饱满和宋词的余韵深味,形成了独具个性的特色,在宋词与元曲的同题材作品中居于关联前后、融合二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是宋史上重要的一笔,但是九百年来褒贬不一。王安石具有既不同于汉唐诸儒又不同于程朱宋儒的经学观,是宋代不可忽视的一位经学大家;同时,王安石以一首《桂枝香》横亘宋代词坛,单片成名,成为宋代词史上的重要词人。从王安石的经学观来关照其词学观,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王安石。  相似文献   

11.
柳永的词涉及到自然景物、都市风光、男女欢娱、离别悲怨、羁旅穷愁、咏史怀古等多方面的内容 ,与这些内容密切相联的是一组组令人赏心悦目的的意象群。柳永正是通过对诸多意象的描绘和组合 ,构成一个又一个色调不同的画面 ,表现出悲欢离合之情、得失升沉之慨。柳永对都市风光、离别悲怨和羁旅穷愁作了大量的描写 ,并把咏史怀古的题材写进词中 ,不仅拓宽了词的内容 ,而且扩展了词的意象 ,创造了高远的意境 ,对苏轼等人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安石是江西"临川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善于写诗、词、散文等,其文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文章从语言物质材料(语音、词汇、语法)角度分析研究了王安石诗、词、散文的语言风格,以更好地把握王安石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13.
《史记》对汉魏六朝诗歌最直接最显明的影响即体现在咏史类诗歌题材上。汉魏六朝咏史之作,无论是侧重人、事重现的传体咏史,还是借理抒情的论体咏史,亦或是吊往伤今的怀古咏史,都在取材《史记》的过程中,通过古今时空的连接,拓展了《史记》人物意象的精神内蕴,并增加了诗歌自身的抒情厚度。  相似文献   

14.
黄滔赋论略     
黄滔赋题材多样,其中数目最多、特点最突出且最为人所关注的当属咏史怀古赋。前人认为其咏史怀古之作多借古以刺今,主题单一,其实不然,其中不乏颂关之作。黄滔还以赋说理,于赋作中表达出对于晚唐社会和文学的些许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读山海经》是一组兼有咏史与游仙内容的诗歌,通过咏史表现了诗人对社会“淳风日尽”的幽愤,通过游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缺憾的补偿。咏史与游仙统一在诗人“自娱”的创作目的和审美标准基础上,从而给组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带来了多样性,也给陶诗的美学思想带来了丰富性。  相似文献   

16.
班固《咏史》诗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其一,从品评、著录班固《咏史》诗的典籍看,此诗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其二,从班固的创作特点和他对民歌的态度看,班固不可能写《咏史》诗。  相似文献   

17.
北宋中期先后发生了两次变法,一次是仁宗庆历三年的“庆历新政”,一次是神宗时的熙宁变法。范仲庵是庆历新政的领袖,王安石是熙宁变法的魁首。二人又都是文学家,虽并非专注於词者,创作数量也不多,《范文正公诗余》仅收范词五首,唐圭璋《全宋词》从诸书中也只辑得王安石词三十一篇。但这些词却不可小觑,在词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宋·王灼《碧鸡漫志》谓:“长短旬虽至本朝盛,而前人自立,与真情衰矣。东坡先生非醉心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①。东坡在词坛上的开拓之功诚然是彪炳千秋,但也並非前无古人。宋代词风的开拓,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的一次重要改革。本文在系统考察王安石与反变法派台谏官的斗争、王安石运用台谏的措施、台谏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等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王安石变法成败与台谏的密切关系,充分肯定了王安石不避矛盾,不恤人言,大胆使台谏为变法服务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词宋无专集,仅文集附十八首。后《双照楼续辑宋金元百家词目》有《半山老人词》一卷。经清末朱古微、今唐圭璋先生广为搜辑,见于《全宋词》共二十九首(其中《清平乐》[留春不住]宋有人以其艳语非荆公所作)。王安石处于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晚欧阳修十七岁,长苏轼十六岁。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词数量虽少,但仍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9首王词为研究对象,将其思想内容分为五类来进行评析,在中国词史上给予适当的定位,并批驳了贬低王词的一些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