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巫达 《民族学刊》2012,3(1):9-14,91
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对都市族群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并对我国都市族群研究的可能性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指出我国都市族群研究至少包括三个领域:(一)海(境)外华人在中国都市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表述研究;(二)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之后的族群、文化与社会认同表述研究;(三)新移民进入都市之后的族群性地域认同研究。都市族群研究内容包括认同建构研究、文化表述研究、大都市人意识与身份的形成过程研究。在研究中应注意族群内心情感问题、族群形成过程问题、认同的理性选择问题和历史记忆在认同建构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是国内外局势的全方面变迁,这种变迁也直接影响到了当代中国的族群治理。西方国家基于地缘政治考虑的所谓"民族牌",部分公民本民族意识无限拔高而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淡化等问题,均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大国的族群治理和国家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民族国家建构的宪法表达问题、少数人权利保护与公民平等问题、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治理问题等当代中国族群治理与国家建构中所涉及的宪法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讨作为跨境民族的缅甸傈僳族的多重认同的历时性演变及其动因,并分析多重认同演变与其社会建构之间的关联性。认为因族源、地缘关系,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原来广泛分布于中缅边境的傈僳族成为分居两国的跨境民族,在其民族(族群)意识与社会建构方面显现出其作为跨境民族的一些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4.
何博  李权 《民族学刊》2017,8(5):47-54, 111-113
跨中缅两国国境线而居的德昂族在传统社会框架下为了本民族生存和发展建构了早期共同历史记忆.近代以来,中缅德昂族早期共同历史记忆出现了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与现代国家确认、现代国际社会框架和自我建构相关.因此,早期历史记忆研究应该关注传统社会框架和自我建构的互动;历史记忆的当代重构应该关注现代国家、现代国际社会框架和自我建构三者的关系.国家认同差异并不妨碍中缅德昂族民心相通,德昂族将对"一带一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从族群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族群与民族、族群意识与民族意识已经成为民族研究的主题。在本文中,笔者尝试着再次对“民族”与“族群”概念、民族意识与族群意识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接着对美国和我国所采取的族群政策的变化进行了一番仔细比较分析;对解决族群矛盾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只有淡化“族群意识”,加强各族群之间的文化认同,遵循族群发展的自主性和客观规律才能较好地解决我国的族群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关丙胜 《民族学刊》2011,2(5):8-17,91
族群进行的"划界"行动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族群精英因应某种利好利用学术精英的研究成果及族群文化实践而在族群内外展开的族群建构行动。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图瓦人的"图瓦人"族群建构肇始于学术精英对其族源的研究以及外界的持续关注,并在族群精英、地方政府以及文化精英等的助推下延伸到了普通大众。为期一年的参与观察及问卷调查证明:中国图瓦人的族群建构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别、年龄等维度上的层次差异,并因族群建构中去蒙古化乃至试图通过国家层面吁求"图瓦族"民族身份的确认而引发了族群内外的多维矛盾。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族群的统一国家,族群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亦是其显著特点。以世居西北的少数民族——土族为个案,可从历史人类学的视野对历史脉络中的国家观与国家认同意识变迁进行研究和阐述,借以考察少数族群的历史记忆和国家认同观的建构历程,透视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民族关系的现实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认同”(identity)研究成了近几十年来最“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认同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广泛地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所借鉴和应用,批评理论也不例外。民族文学作为族群认同的一个文化栽体,为族群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诸如归属感、表达记忆的文本和认同共同的祖先等等。瑶族创世古歌《密洛陀》,包含有“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的多要素”,它同时对布努瑶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进行了建构和解释,并将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聚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强化着族群中族民的认同和归属意识。  相似文献   

9.
运用马来西亚的事例强调了族群性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涉及不同族群的政治程序的重要意义.族群的形成涉及一系列的过程,这些过程使人们在一国家内意识到一个共同想象的社群.创制族群和国家认同的过程实际上构成了同一历史过程的重要部分.在一国家范畴内,不同的族群对国家认同有不同的憧憬,因此有必要将国家认同与族群性相关联思考.论述了马来人和华人的族群划分问题以及沙捞越土著人复杂的族群认同意识和族群形成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回族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内生的族群之一,以其伊斯兰教信仰为重要表征.历史上回族与各王朝政权之间基本呈正面的互动关系,有着积极的国家认同意识和表现.清朝中叶以后,西北西南回族屡受政府打击,其内部出现了消极的"争教不争国"的政治态度.民国建立后,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回族紧跟时代步伐,在复兴族群的同时以主人翁精神努力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强盛,建立起了高度的国家认同意识,"兴教救国"即是这一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运用马来西亚的事例强调了族群性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涉及不同族群的政治程序的重要意义.族群的形成涉及到一系列的过程,这些过程使人们在一国家内意识到一个共同想象的社群.创制族群和国家认同的过程实际上构成了同一历史过程的重要部分.在一国家范畴内,不同的族群对国家认同有不同的憧憬,因此有必要将国家认同与族群性相关联思考.论述了马来人和华人的族群划分问题以及沙捞越土著人复杂的族群认同意识和族群形成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雪丽 《民族学刊》2011,2(4):68-73,95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寻根"中,少数民族的族群书写和身份认同曾经有效地参与了对文学史的建构,本文从民族书写对文学话语空间的拓展、少数民族作家的"自我表述"与被"他者"表述之间的悖论、作家自我身份认同与族群身份建构的困境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在这样的脉络上思考少数民族书写在"文化寻根"思潮中的独特价值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另一种面相 --潜经回族族群认同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族群认同理论,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阐释了潜经回族历史渊源的歧异本质, 分析了潜经回族族群认同的建构过程,特别是国家及意识形态对族群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的百年中,特别是50年代以后,族群意识、族群认同、族群冲突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变迁成为学术界的焦点,一方面,族群(民族)问题成为当代国家政治和社会的最为棘手的难题,另一方面,不同的族群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冲突加剧.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难题,乃至于成为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族群意识町以建立一个国家,也可以撕裂一个国家.美国学者哈罗德·伊罗生的<群氓之族>对族群问题察幽探微,更令人惊异的是伊罗生30年前预言的族群冲突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一一爆发,预言成为确凿无疑的事实,至于未来的趋势如何发展,则足以引发世人深沉的担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溯与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苗族社会中"蚩尤热"兴起的过程及背景,对蚩尤与苗族的渊源关系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了若干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苗族知识分子为中心推动的"苗学研究"和苗族民族认同意识重构之间的关系.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苗族社会中兴起的"蚩尤崇拜",事实上是从"他者"叙事到"自我"内化的一种转变,是凝聚苗族民族认同意识最为核心的"受难者记忆"进行重构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吕钊进 《民族学刊》2021,12(9):17-27, 115
“文化多元”和“政治一体”之间的逻辑张力被认为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主要挑战。多元化和社会团结之间的矛盾贯穿着民族国家建构的普遍过程。作为对国族认同危机的回应,文化-政治二元论在很长时间内主导了西方民族认同研究,构建了一套现代性的话语体系。在该话语体系中,民族是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定地理范围内具有政治意涵的共同体,而族群是由血缘和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界定的人群。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重合,具有内部的同质性和稳定性;族群却被认为可能给民族认同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发端于“文化转向”的边界建构范式和以行动者为中心的认同情境论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代性话语。在边界建构范式中,民族和族群认同同属一个分析范畴,本质上都是自我和他者间边界塑造的社会过程,是通过意义赋予实现的。身份认同建构既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又受到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限制。认同情境论的主张是,身份认同的构建受到不同情境的制约。边界建构范式和认同情境论有助于我们跳出现代性话语框架下的政治/民族-文化/族群的二元论,对我们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特征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东南亚的华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庄国土 《世界民族》2002,3(3):37-48
东南亚的华人族群是 2 0世纪 5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东南亚当地族群之一 ,是东南亚各当地国家民族的组成部分。东南亚华族的前身是作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东南亚华侨社会。从华侨社会到华人族群 ,东南亚华人经历了从侨民社会到落地生根族群的蜕变过程 ,其根本标志是从全面认同于中国到全面认同于当地社会。东南亚华族并非统一的族群 ,而是对分散于东南亚各国的华族的统称。东南亚各国华族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各不相同 ,其华族意识和凝聚力的强弱程度也大相径庭。总体而言 ,东南亚华族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与当地主体族群融合 ,塑造共同的国家民族。  相似文献   

18.
在青海省黄河南部有一部分特殊的蒙古族群体,在与周围藏族长达700多年的互动往来中,因逐渐丧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质,而常常被外界误识为"藏民"。80年代以来,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下,这一族群尝试通过复振蒙古民族的文化传统,重塑民族特色和形象。本文以其中较为典型的文化复振活动--那达慕为例,通过对河南蒙古族恢复那达慕的过程的叙述,旨在探讨该族群如何借助这一仪式活动,来建构和强化身份认同意识,并进一步揭示了该仪式中地方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民族·族群·社群·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族群和社群在某个特定空间范围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成了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但是,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活动空间范围需要位于该空间(或社区)中的人们的集体建构与有效维护.社会共同体的存续、发展抑或散失、瓦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成该共同体的民族、族群或社群的意识消长、竞争力大小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民族与社群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形成不同的共同体,并有可能朝着"民族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方向发展.族群的认同虽然也会随着情境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认同,但它基本上是"文化"层面的,而且往往是运用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去谋求利益或效益,亦即它更多地表现为"工具性"的生存策略.但是,在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重合和民族社区、族群社区与社群社区趋于一致的情况下,族群的"文化"认同亦有可能转化为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0.
族群认同问题是民族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对于国际社会中处于多数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如何有效构建统一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将是关乎国家团结统一的关键性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属于谁?随着族群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族群的认同总是会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波动性变化,进行自我身份的再认知和认同的自我调整,这种情况在移民国家更为明显。在美国身份认同政治氛围高涨的情况下,本文通过对美国少数族群双重认同的形成、互动轨迹、影响因素及配合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解析双重认同存在的根源,以为多民族国家加强对少数族群认同的认识和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