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它的提出,既是对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一种政治呼应,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放政治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建和领导的民主政权形式,"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实践,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一次重要实验,为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民主执政积累了历史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它表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与执政党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忧患意识是一种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批判意识和探寻意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七·一讲话"的思想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它具体表现为政治忧患意识、文化忧患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表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清醒的政治理性和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中被抽象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生命线"原理,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个体发展中所具有的"首位"地位、"引领""凝聚"作用和"保证"功能.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等理论是它的哲学依据.新时代它在以创新理论强化"引领",以核心价值强化"凝聚",以制度创新强化"保证"3方面得到了创新性发展,伴随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不懈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创新的渊薮和契机.  相似文献   

6.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民主作为追求的政治目标.经过我们党百年的不懈探索,新中国70多年的不断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特色民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发展全过程人民...  相似文献   

7.
开展"三讲"教育是干部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三讲"首要的是讲学习,讲学习是基础,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讲政治是"三讲"教育的核心,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主与法制的统一;讲正气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统一,坚持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统一,坚持党管干部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几十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1936-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共和国"主张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先后具体化为"三民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笔者分析了"民主共和国"主张的演变过程,说明了这种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对"盛衰周期率"的宪政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跳出历史盛衰周期率的支配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执着追求、悉心探索的重大课题.从宪政的视角加以审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民主新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历史教训,提出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强调用制度监督与制约权力,并冲破"左"的人权观的束缚,开始注重人权建设;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与依法执政理念,全面发展民主,并突出强调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坚持人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深入地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终于不仅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路,而且在宪政上实现了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具体形态——“三三制”政权,在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三制”政权的提出及在抗日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地团结了抗日力量,改善了中共对政权的领导,加强了与党外人士的合作,推动了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运动。  相似文献   

1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族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无与伦比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而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影响力,则是因为它无处不体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无处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完善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文章在明确坚持这一制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详细探索民主党派如何发挥参政党功能,积极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执政时期党内民主公开问题主要是基于党内民主监督和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并以党内集体决策和社会舆论的充分表达为重要基础。执政时期的党内民主公开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与发展,并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完善这项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形成的历史进程、多党合作的特点和新形势下坚持完善多党合作,证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点,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制度主义研究视野中,制度替换往往发生于旧制度危机日益严重并将发生崩溃的"临界点"时期,决定政治走向的行动集团如果把握了行动的主导权就可能在制度变迁中成功实现制度创新。1898年的戊戌变法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来突破中国封建王朝路径依赖的惰性,把中国带入民主宪政的轨道之内。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集团是晚清政治舞台上势力很弱的政治集团,其先天不足的因素包括组织涣散、意识形态凝聚力与整合力不足、改革所需的资源匮乏以及臣民文化对变法的阻抗等,都决定了戊戌变法不可能完成近代中国制度创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历史选择,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目标和思想基础是这一政治制度的基石。作为民主党派领导成员,要尊重历史的选择,对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把握能力,而且还要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增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决心,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做一个合格的民主党派领导成员。  相似文献   

19.
"大正民主运动"亦称大正德谟克拉西,是日本近代以来,继"自由民权"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民主运动高潮,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大正民主运动"在不否定君主制的前提下,提出了普选制等进步主张,成为日本民主运动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资产阶级民主化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大正民主运动的重要成果的普选是有限制的普选.正是由于这种有限制的普选,为法西斯分子的上台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集中反映国家政权民主的组织性的基本制度,它与当今世界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根本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国情下,在国家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