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选择,中国新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及其结构功能构建,关系到农村信息化建设及其科学规划,有助于强农惠农制度体系的规范和驱动资源要素向农村优化配置,体现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对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和全局把握。本文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跟踪先进复杂科学管理前沿的总体思辨,反思我国新农村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提出及其科学问题的系统化研究途径,试图从信息科学、协同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支撑方面探索新农村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2.
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科技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构成、信息科技创新的研究视域、为革命老区信息化提供知识贡献的科学境界、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点等七个方面,看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对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的需要,旨在探索新农村信息化管理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周大仁 《中南论坛》2006,1(1):32-33,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要抓好五大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农民创业工程和村民自治工程。政府要转变职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4.
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省情,决定了海南新农村建设应该走统筹城乡发展、“统一规划、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的新路子。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市场和城乡社会管理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着重对农村土地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以及城乡发展体制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体制保障,整合涉农经济管理部门,重视涉农项目开发工作,加快城乡就业市场一体化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与农业高校的历史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而深刻的需求,中国高校尤其是农业高校需要努力承担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使命。农业高校要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新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就应该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积极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支持新农村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试论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完善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促进乡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鲜明时代特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是广大农民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促进乡风文明,不是简单的、片刻的实践行为,而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不断抓好五项措施,坚持五个结合,才能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女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和“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女性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促进农村女性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离开农村女性发展的基本前提,就谈不到农村女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性成效。农村女性发展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女性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反映着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程度。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更具有操作性的战略安排,必须真抓实干、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从总体上看,新农村建设必须经历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依靠自上而下的发动和各级财政的支撑引导,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应该是依靠上下互动和城乡统筹,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化,大力推进和完善农村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新农村尤其要处理好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基本是与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同步.作为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农村变革的带头人,农村干部是农村中最具时代特色的一个群体,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住他们的精神特质、性格特征及其嬗变的轨迹,就能大体把握住新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历史,从中吸取教训和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实施效果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通过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黑龙江省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在经济发展、传统思想和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政府应采取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政府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立法步伐等措施,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支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相应的伦理道德的支撑。理论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应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在农民中培育经济伦理、社会公德、环境伦理和政治伦理等伦理意识,切实推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原动力,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带动力,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驱动力,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吸引力,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凝聚力,积极稳妥地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工程。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新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全体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教育活动。新农村社区教育是在县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城乡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县域内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社区教育活动。文章从目标任务、功能定位、管理体制、办学形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业化中期后所提出的新课题,它既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转型和制度创新的体现,也是对当前日益凸显的农村发展困境的一个积极回应,其力图通过国家整合,从根本上打破国家通过行政强制而形成的城乡分离以及支撑这一分离的制度体系,从而彻底破解我国当前的"三农"的困局。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目标在于构建起一套与新的发展情境相适应的农村治理体系,以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但作为一个涵盖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双重层面的治理范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一躇而就的过程,它既需要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思路和方向的根本性转换,同时也需要建构起支撑这种转换的政策体系和治理结构。所以,改革制约、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的制度性、组织性因素对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则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法,综合分析当今中国城市和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统筹城乡体育科学发展的意义.在此意义上,未来如何统筹中国城乡体育的科学发展?通过城乡两手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政府对农村体育的引导和投入;加强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的建设等六点策略,促进和丰富城乡体育活动和社会文化生活,对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理论尽管还不够成熟,但是它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我国农村不仅缺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缺乏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占有的社会资源水平低,农村缺乏现代社会信任,农村民间组织发育缓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以培育组织型社会资本为突破口,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培育农村信任、团结和规范意识,同时要消除城乡间的制度障碍,扩大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9.
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主导型乡村社会林业的发展 ,需要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 ,解决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外部条件。通过政府的资金投入引导、市场体系的建设与管理、科技示范等可以有效地降低林业活动的风险 ,实现乡村社会林业的收益 ,从而有力地促进乡村社会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