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当前学界一些关于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可以从主体间性的越界之可能和主体间性的实现之可能两方面进行辩驳.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建构不仅不是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失度,恰恰相反,是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扩展和深化.由于认识论与社会学层面的主体间性只有通过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才能得到说明,因此,相对于认识论与社会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具有本源性.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主体性理念的扬弃,主体间性包含认识主体间性、实践主体间性、价值主体间性、时代主体间性四个方面。主体间性哲学的实践应当遵循特殊路径,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构建和谐关系,确立平等互利的实践机理。主体间性的选择是我们突破人类社会发展瓶颈的需要,主体间性的选择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求,主体间性的融入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种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3.
国內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是对80年代形成的主体性理论的修正.近年来,主体间性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建构知识论形态的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理论体系;二是着眼"主体间性"中的"间性"研究;三是主体间性理论的审美反思和哲学批判.当前的主体间性研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着间性研究替代主体间性研究、主体间性理论建构立场的多元选择以及主体间性能否取代主体性理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主体间性研究未来的发展.从未来的发展而言,主体间性研究应立足本体论的立场,积极深化理论体系的建构,切实推动我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主体间性理论虽然完成了修正主体性理论局限、促进现代美学及文艺学转型的任务,却不可能也不必要重复80年代主体性理论一元统治的历史.百家争鸣恰是学术自由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术繁荣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政府间关系呈现为相互依存的合作型模式,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此种模式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对联邦政府施加影响;联邦政府也运用财政手段去控制各成员单位,干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务。德国的政府间关系还体现为州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权力关系以及州政府间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联系,显现出地方政府自治权力扩大的趋势。德国政府间关系的协调机制保障了政府间的沟通与协作,有效避免和化解了政府间的矛盾冲突,保证了德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评价和规范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中的法律问题是事关政府间税收竞争合法与非法的界定标准,能为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对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具体法律措施,有利于规范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保障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中央调控下的地方政府间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阻隔了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央通过专项政策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维护地方政府间合作秩序,并通过人事变动为地方政府间合作创造条件.但是中央通过政策、法规、人事调整等方式调控地方政府间关系存在不足.从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利用政治动机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加强中央仲裁地方政府间争议的能力,避免频繁的人事变动是地方政府间合作持续、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用间篇》在市场经济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孙子兵法·用间篇》中用间的种类、方法和用间的基本原则的分析,引出《用间篇》在市场经济中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情报信息是决策成功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基础;尚智是情报信息活动的关键;妙用智间,延揽人才;保住了秘密就保住了市场--防间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8.
地区间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现象,它拥有相当大的潜力,这种潜力贡献于正在兴起的多层全球治理体系。地区间主义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有三:第一,维护并推动全球多边主义,参与并辅助全球多边治理;第二,开辟地区间治理空间,培育地区间共同治理;第三,促进地区主义发展,扶助并改善地区内部治理。然而,地区间主义辅助全球多边治理尚需更多的激发条件,地区间主义开拓地区间共同治理面临严峻的制度化困境,而地区间主义扶助地区内部治理则需经受进一步的兼容性考验。总而言之,地区间主义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与途径,但其参与创建一个兼具效率与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政府间分工包括多级政府间的职能分工、事权分工和财权分工,侧重于分析公共部门的垂直结构,是“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本文对政府间分工的一般理论作了梳理,总结了发达国家政府间分工的模式,并结合现实提出了中国政府间分工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主体间性涉及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导致哲学的根本变革,对于现代美学建构具有根本的意义,它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医养结合政策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在府际合作治理视域下,部门间的过度分立已成为医养结合政策推进的首要障碍,主要表现在:部门间有效的协同机制尚未建构;部门间推进政策实施的动力不一致;部门间政策衔接不畅;基层多学科跨专业服务团队尚未建立。部门间的过度分立导致了医养结合政策的碎片化,即政策割裂、资源分散与服务片段等问题。职是之故,医养结合政策推进的当务之急是促进部门间的有效协同:建构部门间有效的协同机制;促进部门协同的动力;强化部门间政策衔接;建立基层多学科跨专业服务团队。  相似文献   

12.
元话语是人表义过程中的常用语言资源,人的表义过程会标示主体间性。通过考察话语分析领域对元话语的认识和梳理语言学领域对主体间性的释解,揭示了主体间性的本质内涵,分析了元话语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认为主体间性是元话语使用中自然带有的一种内在属性,元话语不仅是人话语交际过程中主体间性意识的外在表达,而且是展示话语主体间性的主要符号资源。  相似文献   

13.
谋求世代间公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原则,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独特之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的世代间公平包括两大基本内容,即世代间的利益公平和世代间的非利益公平;必须在谋求世代内公平、协调世代内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伦理等方面探索实现世代间公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如何识别、描写、评估和运用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主体间指的是作者对作者和读者交际双方的间接调控。文章认为,Hyland提出的元话语模式能够有效描写和评估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元话语模式具有系统性,能够对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模式进行有效的描写,从而实现对成品语篇进行主体间层面上的分析。另一方面,元话语模式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学术写作中如何进行主体间的合理建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主体间意识和自觉运用主体间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在于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主要表现在研究主体与研究主体间性、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主体间性、研究对象主体与研究对象主体间性等方面。这种学科特征决定了比较文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别文学的间性关系、不同诗学的间性关系、文学与文化理论的间性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的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多元格局下的青岩基督教史略、当下生态窥要、当下生态的学理省思三个递进向度,初步检视了青岩基督教和其置身的社会文化土壤间、同其他宗教类别间、与民族民间信仰间的复杂关系,进而细致观照了基督教内各派系间、教会管理群体间以及信众多元身份间存在的张力、纠结、冲突及其产生根由,由此厘清和省思了青岩基督教的当下生态情状及其深蕴学理。  相似文献   

17.
张曙光  张胜军 《国际论坛》2011,(3):60-64,81
自由政府间主义是关于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最新发展。自由政府间主义属于理性主义的范畴,在政府间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融合了新功能主义的元素。自由政府间主义把国际间的谈判分为三个阶段:国家偏好形成、国家间博弈和制度选择。自由政府间主义认为,在国家偏好形成阶段,国内的经济利益决定了国家偏好的形成;在国家间博弈阶段,博弈的结果是国家不对称相互依赖的反映;在制度选择阶段,国家向超国家机构让渡主权是为了寻求可靠的承诺。自由政府间主义以这种三重框架对欧洲一体化发展过程(从《罗马条约》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提供了有力解释。本文通过对自由政府间主义的评析,认为自由政府间主义代表未来欧洲一体化理论的发展方向,即将趋向于多种理论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4,(21):49-49
常律师:你好!我们是河南省浚县城关镇人民政府信访办。今有一事向你请教。1958年,我县城关镇居民丁某某自家的3间临街房被卫生院占用,并将其改建成大门,剩余一间临街房及一间柜房丁家自用。1970年,卫生院将大门作价500元卖给一居委会。1972年,该居委会将大门连同一间瓦房、一间  相似文献   

20.
正拆迁协议中是"住房一套,门面一间",还是"住房一套或门面一间"?一个逗号的有无,意味着拆迁户一间门面房的有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