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十七年文学出于对革命意识形态的绝对捍卫,对土匪的想象缺少了民固时期作品的丰富性,其匪类叙事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文学匪色想象的绝对控制和规训.然而传统英雄侠义现的根深蒂固以及古典英雄传奇叙事模式的影响使匪色想象逸出意识形态的控制,塑迫了新的类型形象——具有匪性气质的革命英雄人物.同时在十七年文学中还存在一个异数——那就是诗人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一个和八个>.它体现了选出秩序之外的个性化匪色想象,也使诗人因此受到严厉的政治批判.  相似文献   

2.
“十七年”是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已有不少论著先后问世。虽然其中不乏新见,但也存在仍然重复1980年代历史语境中产生的研究思路。只有真正摆脱把个人与集体、政治与文学、政治与人情人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加强文本细读与话语分析,十七年文学研究才能够真正深入。《上海的早晨》继承中国传统的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历史传统,以传统叙事模式讲述现代社会生活,是作品在大众化方面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金沙洲》初版本到修订本的修改痕迹,透露出不同思想、不同话语、不同语境在作家个体身上不断摩擦互动对话的历史症候,从而可以看出十七年时期思想、文化、精神、意识形态的动态位移过程。  相似文献   

3.
从政治/民间的角度描述十七年文学英雄形象塑造的轨迹,认为其显示了主流意识形态对民间自在英雄形象之渗透逐渐强化的趋势,在此过程中涌现出十七年乃至建国后文学中英雄的经典形象,但最后过度的政治化使其走到了反面,失去了凡人生活的英雄成为反英雄和悲剧人物,并在文学形象和文本组织上均失去了应有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4.
监狱叙事是“十七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伦理意涵。以规训与反规训为焦点的监狱叙事,映射出有别于其他革命历史叙事的革命伦理:它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而更是文化选择与整合的结果。“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参与了那个时代国家与人民伦理规范体系的建构,从而在更为宽泛的意义上参与了当时宏大的社会规训计划。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歌在传统的儒家文化结构中一直以亚文化的方式执行其伦理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古典文人诗词从社会审美的层面反映了以儒家人本思想为主流的文化建构的源流。文人诗词借助美神意识和酒神精神,表现了审美理想与人性价值在政治媚俗中的纠缠与迷离,这虽然代表了类似民粹主义的人本价值取向,但并不具备反主流规范的内在要求。中国文人文学的功能始终趋向伦理秩序的整合,因而难以形成近代意义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围绕“人性”展开的。但由于社会背景、政治局势和文学语境不同,中国当代文学中这种围绕“人性”的自省话语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十七年文学主要自省人性与政治性、革命性、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冲突;新时期文学自省的是人性在非常政治境遇中的扭曲、异化和负面爆发;后新时期文学自省的主要是作为人性极端化形式的欲望与知识分子精神的背离,以及欲望造成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九丹的作品《乌鸦》和《凤凰》为例,阐述文本体现的是女性从身体到思想、人性的沉沦,缺乏经济自主意识和思想独立意识,从而颠覆了留学生文学的自强的文化精神和女性文学的反男权文化传统,是向男性中心文化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透过十七年最为权威的文学刊物———《人民文学》,我们可以窥见十七年文学所具有的鲜明政治色彩,以及文学和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在背离传统伦理和现代理性的基础上,十七年文学建构了全新的革命伦理观念。它统摄了文学创作的全部过程,使文学失去了自由表达的权利,而这一时期《人民文学》小说中的爱情描写也越来越偏离“文学是人学”的轨道,成为政治祭坛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变形记》中的真实已不是西方传统文学中的那种真实,作为现代派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它标新立异,有着鲜明的“反传统”特征,但被夸张和被变形的生活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真实感,即它所表现出的西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张爱玲对人性有着特殊的认识和把握,她的凡俗性、物质性、情欲等人性现在其文学世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对<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的塑造,更是鲜明而深刻地体现了上述人性观.  相似文献   

11.
“垮掉一代”是反传统的文学运动,包含了从哲学、文化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反文化思潮和反体制震荡.在二战后的美国五六十年代,“垮掉一代”带着强烈的反叛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试图借助文学作品用一些新意的眼光,建立起理想中的乌托邦社会.《在路上》则被认为是“垮掉派文学”反主流文化思想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然而他们的行动和作品有着源于青春激情的冲动,也蕴涵着缺失方向感的无奈和虚无.《在路上》没有因为整部小说的悲观基调而丧失对后世的积极意义:即后人反主流文化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导师,对中国社会也产生了复杂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主流意识形态在全国的支配地位的确立,十七年文学的生产被纳入到了国家的政治轨道上来,文学也就从私人话语转变成了国家权力话语。这就要求作家的文学创作要自觉地纳入主流意识形态已经规范好的框架里,这就会使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政策内化到作家思想中,成为他们创作中的定律。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尽管其生成的文化语境一直被主流意识形态紧紧钳制着,但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努力下,还是获得了较大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文学到十九世纪,达到高度的繁荣,但是对于俄罗斯文学,同时代的中国文学的反应却十分冷淡,到本世纪,才出现中俄文学之交.正如鲁迅所说:“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祝中俄文字之交》)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的俄罗斯文学,它是上世纪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们虽然大多数不具备阶级意识,但  相似文献   

14.
在宏观中国当代的诗潮涌动的历史考察中,“十七年”的新诗创作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它是连接现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诗歌发展的过渡性桥梁。虽然因时代政治的变化,“十七年”诗歌创作的风尚在70年代后期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民族文学传统和同宗政治文化的联系不可能对新时期诗歌毫无影响。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十七年”诗潮中代表主流创作的“边塞诗旅”和“郭、贺诗风”,探讨政治文化与诗人角色的契合、革命观念与艺术观念的冲突磨合、理论精神话语与诗美艺术话语的整合等问题,重新认识“十七年”诗潮特征和探寻其与新时期诗潮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已经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一九三四年问世后,曾赢得了不少青年读者。但由于这部小说当时以反文学功利主义的姿态独立于“主流文学”之外,所得的评价是毁誉不一。在沈从文重新受到文坛注目的今天,人们对他作品价值的评价,也仍是臧否不一。对于《边城》这部大家认定的艺术精品,也认为可议之处尚不少。对于一部作品,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接近它,谛视它,臧否不一,本属自然。沈从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总是以"不合时宜"的姿态对同时代文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然而他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和坚守己见的品格,处处显示了与"五四"精神的投合.他坚持整体性的文学观,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新文学彻底反传统倾向的制衡和反驳;他批判文学的阶级论和工具论,倡导文学的多样性和独立性,这些对同期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的发展都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红色经典"是作为其主流文化资源而存在的。本文以"红色经典"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为个案,探讨了当时这些文本在政治夹缝下对爱情的处理策略,由此推及十七年时期爱情书写的时代特征。从而展示了文学书写与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性是支撑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性应该包括它的社会性、自然性两个重要方面,完美的人性是两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如何使两者达到统一,是文学实现其本质特征的重要表征。由于人性是受社会各种条件制约的,所以它在不同时期,在文学中呈现为不同的形态。考察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过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常意义上的人性中的理性、道德以及社会性等层面的丰富内容,在后现代作品的人物形象中消失了.后现代"人"的终结以及人性的异化有其社会与文学传统方面的原因,而当代哲学中的后人道主义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兴起,美国印第安文学也渐渐走近国内批评学者的关注视野.不同于国内研究大热的其他印第安作家,女作家琳达·霍根的作品至今还没有特别系统的研究综述分析,对霍根作品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了可以反映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在20世纪的整个发展动态.霍根的作品独跳跃自身特定的部落文化传统,通过对部落历史再次进行文学创作,不断思考部落文化传统认知体系和西方主流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