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共产国际从一九一九年成立到一九四三年解散,它的指导方针,对于中国革命的成功和失败都有影响。在共产国际的初期和后期,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基本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诞生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共产国际的具体指导下建立的,一九三五年的共产国际“七大”,对于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周恩来同志在一九六○年谈到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关系时说:“共产国际的缺点和错误,特别是中期的缺点和错误,概括地说是:一般号召不与各国实践相结合,具体布置  相似文献   

2.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全,根据列宁的提议,将民主集中制原则首次写入党章,明确规定:“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列宁还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要求各国“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一大”时,就特别注重民主集中制问题,并在党纲第三条规定:  相似文献   

3.
关于共产国际的活动,毛泽东曾经作过“两头好、中间差”的评价。两头是指列宁在世领导的一段和季米特洛夫领导的一段;中间一段是指一九二四年列宁逝世后到一九三五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前。本文拟就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马林,原名斯尼弗莱特,荷兰籍人,在印尼长大,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0年8月被任命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1921年6月抵达上海。他来华的使命是帮助中国建党和寻找在中国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途径。在中国,他运用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结合其在爪哇工作的经验和对中国国情、国共两党状况及工人运动状况的考  相似文献   

5.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日益成为影响共产国际决策的领导人。列宁逝世后的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继承了列宁在世时共产国际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继续给中国第一次大革命以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推动了第一次大革命的爆发和革命形势的发展。但是,这时的共产国际在具体问题上直接干与过多,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从自己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活动,以致在第一次大革命的瞬息巨变的阶级斗争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执行共产国际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决定,给革命事业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6.
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确定农民的土地政策,开展农民的土地斗争的过程中,既给予它理论上的正确指导和实践上的积极帮助,但也因自身对中国实际了解不够与某些错误而有所干扰和影响。深入探讨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土地革命的思想及其贯彻,将有益于我们全面而正确地评价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一在党的创立时期,列宁和共产国际初期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民土地政纲的重要依据之一。列宁早在1907年就对俄国的土地问题作了全面的阐述。他在论述土地国有化问题时指出:要在俄国建立起真正自由的农场主经济,“必须废除全部土地——无论是地主的土地或份地——的‘地  相似文献   

7.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秘密性的党刊——《共产党》月刊,从19920年11月7日创刊到1921年7月7日共出过六期。出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建党中却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她所以一开始就能够成为这样的党,是因为她建立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之下,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榜样建立起来的,而列宁的建党原则和经验在中国的传播,《共产党》月刊起了重要的作用。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等的帮助下,首先由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发起,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其它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都由上海小组联系建立。到1921年上半年,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陆续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8.
列宁和共产国际十分重视农民问题,他们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我党研究中国农民问题的指导思想。列宁在1920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二大所作的关于建立工农联盟的指示,强调了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性。1923年5月,共产国际肯定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指出:“全部政策的中心问题乃是农民问题”,只有在工农联盟基础上才能胜利地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消灭中国封建制度的斗争。斯大林强调了发动农民、  相似文献   

9.
在列宁帝国主义论和世界革命论指导下,1919年3月建立了共产国际。讫今七十年来,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变迁,国际共运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于我们研究历史,重新认识共产国际建立的指导思想,无疑有着新的启示。本文就此作一点肤浅的分析。帝国主义论是时代的产物。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以垄断为基础的时代,反映这一时代的理论形式是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论有多种观点。作为共产国  相似文献   

10.
一、孙中山和列宁在共产国际成立前就有了联系,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同俄国十月革命联系起来。共产国际成立后,不断派出自己的代表同中国国民党联络。这些代表经过考察,正确估计了国民党的力量和影响,帮助孙中山同苏俄结盟,推行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战略。 1920年7月,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列宁发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正式提出了共产国际应当与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的策略思想。会后,列宁派魏金斯基为驻中国代表,以同孙中山联系。同年11月,经陈独秀介绍,魏金  相似文献   

11.
列宁领导建立了共产国际,并为共产国际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列宁是共产国际二大上发表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提纲初稿》及土地问题提纲》,成为共产国际农民理论形成的关键文件,为共产国际农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共产国际随即运用其初步形成的农民理论,综合从多种渠道得来的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信息,逐渐形成了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早期认识。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中国仍然是国际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各派军阀统治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共产国际十分关心和重视东方民族的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 国共合作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内,从“一大”开始,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激烈讨论,直到总结了“二七”惨案的经验教训之后,认识到:在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产生了新的组合。列宁在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作的《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把当时共有17亿5千万人口的世界各国明确地划分为三类:占世界人口70%的受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战败国以及新产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少数获得利益的战胜国;保持原来地位的国家。列宁指出:“我提醒你们注意全世界的这种情况,是因为所有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产生了新的组合。列宁在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作的《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把当时共有17亿5千万人口的世界各国明确地划分为三类:占世界人口70%的受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战败国以及新产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少数获得利益的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为加强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在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各国党布尔什维克化的方针,同时,强调了实现布尔什维克化的基本方法必须根据每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把列宁主义的一般原则运用于各个国家的具体环境.这一基本方法,体现了列宁在指导共产国际中一贯坚持的“共产国际及其执委会在一切工作中,同时必须考虑到各国党斗争和活动的种种条件”的思想,符合各国党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心愿,因而,布尔什维克化的方针得到各国党的认同.但是,各国党在布尔什维克化的实施中,却出现了不顾本国实际的倾向.本文就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共产国际初期对东方革命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睡的亚洲觉醒了!”、“没有东方革命,欧洲无产阶级就不能胜利!”二十世纪初,东方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是与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卓越贡献密切相关的。列宁与共产国际在政治思想上,道义上和物质上都支持了东方民族革命,为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略谈列宁与共产国际初期对东方革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早期民族政策,与共产国际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苏联的建国经验,列宁为共产国际制定了指导各国共产党建立联邦制国家的任务,共产国际的指导使得建党初期的中共民族政策有着深刻的苏俄印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建党以及革命初期,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在共产国际对中共民族政策的指导过程中,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相关政策的规划和制定、执行过程中也有多次中国化的努力与尝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持续的累积和累进过程,经由上述所有这些思考和探索,毛泽东深切认识到“革命是不能输出也不能输入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理论方面的思考与探索,为延安时代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提供了基础和铺垫。本文基于共产国际和党的历史文献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8.
共产国际,诞生于1919年,解散于1943年。虽然存在了短短的24年,但对世界各国的革命,其中也包括对中国的革命,起了极大的作用。所谓共产国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苏共领导、特别是斯大林的一个外事机构。共产国际对世界各国革命的领导,不仅是政治领导.而且也是组织领导。关于各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和苏共三者的关系,正如铁托非常形象地说过,各国共产党把共产国际看作“老爷爷”。把苏共看作“当家人”。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在成立初期对于东方革命的总体构想,学界通常以"东方战略"名之。这个说法流行虽广,却有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之嫌。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共产国际对东方革命的设想是从世界革命总体布局出发的。直到1920年,列宁和共产国际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意义上坚持世界革命理论。尽管在共产国际二大上对东方革命的前景作出了超越阶段的乐观估计,但仍然是以欧洲革命胜利为前提的。直到共产国际四大,随着欧洲革命陷入低潮,东方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才变得突出,但却脱离了原来世界革命理论的框架,这是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大革命中一系列错误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20.
1919年(中华民国八年已未)五十三岁1月18日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开幕。3月4日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4月29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让予日本。7月25日苏俄政府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