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寅博 《社会科学论坛》2010,(20):194-196,204
2009年《建国大业》《风声》《十月围成》这样的主旋律影片以单部影片票房过亿的成绩成为了国产影片票房的支柱。主旋律影片不再仅仅作为执政党对民众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其渐渐具有的"寓教于乐"性质。商业化元素逐渐被主旋律电影所接纳,原有主旋律电影对于"严肃性"的诉求观念正在被大众文化中的娱乐性、消费性所解构。商业化与主旋律电影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探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春电影已成为中国商业电影的主要类型之一。从2012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系列电影创作在大力追求票房盈利与赢得口碑的同时,更在努力实现一种叙事风格的突破。一方面,两部电影依旧沿袭了“青春”系列电影的商业策略,以讲述恋爱故事和重构青春镜像来保证票房;另一方面,又试图借助青春怀旧的植入完成修复成长迷惘之目的。但是这种转型在获得新意的同时却造成一定缺憾,尤其反映了青春叙事的商业电影正面临需要依靠“缝合术”得以弥补表现力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汇入全球化激流的大背景下,随着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深入,对票房经济的专注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对启蒙话语的理论分析。基于此,从异质空间中的文化反思、历史事件中的艺术揭密两个方面梳理启蒙话语在影片中的存在形态,指出此类影片票房不济、表达不清的原因,提出以感性启蒙吸引电影观众、以自启蒙抵御被启蒙,同时以“对话共享”而非“独语垄断”的文化立场参与影片价值观的表达,为中国电影文化“站起来”“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鹏 《中州学刊》2012,(2):194-198
"后百亿时代"的中国电影产业继续凯歌高奏,截至2011年底,全国票房收入再创新高,成功跃上130亿关口,国产票房过亿电影数量稳中有升。受"注意力经济"和"饥渴营销"的推动,多部国产大片首周放映票房创下新高,然而受口碑不济拖累,次周、第三周出现票房集体"高台跳水"现象。事件群发凸显出中国电影十年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唯票房论"的货币拜物教风险陡然上升,以及创意匮乏、娱乐至死、品味低俗等文化贫血症隐忧加剧。电影创作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生产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高质量作品,才能推动电影产业的振兴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鑫 《理论界》2014,(3):156-158
国产灾难片尚处于起步阶段,冯小刚倾心打造的《1942》上映后反响和票房并未达到预期的热望,本文将此片与美国灾难大片《2012》进行比较,进而探究国产灾难片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6.
周营 《学术探索》2013,(5):120-124
当前我国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在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的社会背景下异军突起,众多优秀的影片不断刷新着国产票房的新纪录。以小人物为表现对象的国产喜剧电影基于平民化意识在叙事结构、电影语言、文化内涵方面有着鲜明的审美特质。广大受众对于小人物的审美认同无疑是国产喜剧电影得以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是国产喜剧电影能够得以长足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在21世纪初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发展瓶颈和重重压力,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在确保国内票房和观影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如何向海外市场推出国产影片.要把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活,这两个方面市场的成功营建缺一不可.电影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输出的问题.本文正是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电影近期来在向海外市场推介时所选择的形象定位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进行解剖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电影《白鹿原》与《一九四二》作为2012年同年上映的重要影片具有很大可比性。两部影片在剧本改编、主题立意、故事情节与人物刻画、史诗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九四二》在上述四个方面都比《白鹿原》距离"经典电影"更近,更忠实于"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少年派》的电影文本分析,我们发现,《少年派》的电影语言并不单纯与“漂流”或者“成长”有关,更内在的是多重叙事之间的往复穿梭.影片最终将“真实”与“真相”完美地缝合在了一起,既完成了视觉体验意义上的一次光影历险,又成为将“故事”转译为“奇观”的一次成功催眠.  相似文献   

10.
票房意义上现象级国产影片的出现确实令人欣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由电影大国进入电影强国了,票房业绩的背后其实还潜藏着许多制约电影艺术常态发展的因素。从电影活动生态链来看,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生产生态中存在唯利是图、原创不足等现象;监管生态中存在宽严失据(或把关不严)现象;消费生态中因主体价值观处于转型嬗变时期而出现回避主流现实、解构崇高乃至娱乐至死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侵蚀着当下我国电影活动链条上的正常生态,也影响我国电影生产由"高原"迈向"高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孤儿救祖记》是民国社会第一部取得轰动的国产影片,通过对这部影片展开研究,是一个了解民国社会的独特视角,而且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这一视角对《孤儿救祖记》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申报》现存的对该片的电影评论资料,探寻民国社会对《孤儿救祖记》的社会认同状况,分析这种社会认同背后的原因,也可以为当前传播媒体的电影报道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常胜不衰的类型,爱情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类型体系的中流砥柱.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高歌猛进,中国爱情电影发展的势头喜人,《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票房黑马的出现,更是充分证明了中国爱情电影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但是,近年中国爱情电影在数量激增的同时,质量却没有大幅度提升,平庸之作充斥银幕,成为观众的“鸡肋”之选,口碑和票房都持续低迷.针对当下中国爱情电影生产和创作的困境,从探讨爱情电影的本质入手,具体分析中国爱情电影在情感呈现、叙事创新、人物形象、城市景观以及明星搭配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创作者的重视,为提升中国爱情电影的整体质量,实现良性持久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市民电影原则上都会在政治上持保守立场,反映和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时采取相对温和的批判态度,同时奉行新技术主义的制片路线,并以此作为市场营销的主导方针.因此,反映民生基本问题尤其是底层男性性资源获取困境的《王老五》,[1]就成为没有因为战争而影响其在沦陷区上市公映的国产影片之一.由于影片的摄制和公映横跨抗战全面爆发前后阶段,因此,对影片的文本分析,就成为观照中国早期电影历史转折时期的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田壮壮导演的影片《盗马贼》为个案,不难发现,19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少数民族题材探索片大胆革新镜像语言,追求电影语言本体性,更加注重影片人文价值.宗教信仰乃藏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通过对影片呈现的宗教文化符号和西藏自然景观以及主人公罗尔布生活遭遇的分析,揭示出《盗马贼》是一部探索人的命运与存在境况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同时也揭示出宗教信仰与人的“命运”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阿甘正传》(ForrestGump)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电影之一,这部荣获奥斯卡奖的电影,共吸引了7800万美国观众,票房收入达6.7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我市1995年精神产品生产取得优异成绩单位的决定1995年、我市精神产品生产取得优异成绩。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再次夺得“满堂红”、天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花木兰传奇》天天津电一视台拍摄的电视剧《苍茫》、天津儿...  相似文献   

17.
由广东原创动漫制作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自播出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传播效果也非常理想,打破了国产动漫产业面临的窘境。它的成功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高度重视。在这部动漫中有很多符号元素,正是由于这些符号的恰当组合与运用使《喜羊羊与灰太狼》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在21世纪初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发展瓶颈和重重压力,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在确保国内票房和观影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如何向海外市场推出国产影片。要把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活,这两个方面市场的成功营建缺一不可。电影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输出的问题。本文正是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电影近期来在向海外市场推介时所选择的形象定位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进行解剖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英 《兰州学刊》2008,(Z1):155-156
冯小刚连续几年推出的系列贺岁片,风靡中国电影市场,其票房收入超过国外及香港地区所谓的"大片",在国内电影市场较为低蘼之际,创造了票房奇迹,成为街头巷尾谈论的热点。而后,冯导却一改贺岁风格,拍摄武侠大片《夜宴》,又转型拍摄战争大片《集结号》。《集结号》算是冯导真正转型的代表作,文章尝试从视听语言来分析其军事战争片《集结号》。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正当不少导演拍摄的电影因被观众冷落而亏损累累之时,八十年代才由演员转行从事导演的张良,却接连执导了三部低成本、高票房的南国都市电影,博得广大观众的热烈掌声:《雅马哈鱼档》开市大吉,售出215个拷贝;《女人街》生意兴隆,售出161个拷贝;《特区打工妹》收入颇丰,售出拷贝171个;经全国广大观众投票,张良的大名荣登“新时期影视十佳导演”的金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