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层干部是一个单位的中流砥柱,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就其位置而言,他们既是承上启下的“结合点”,又是上传下达的“传送带”;就其身份而言,他们既是“指挥官”,又是“执行官”;就其职责而言,他们既要当好“教练员”,又要当好“运动员”;就其能力而言,他们既要有“专家”的业务素养,又要有“杂家”的综合素质.正是这种“既官又民”的角色定位,给中层干部的角色转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一般同志到中层干部,不仅是职位的提升、级别的提高,更是工作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各个方面.一些新任中层干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及时适应好职务的变化,在角色转变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依赖思想难突破,不想转.一些新任中层干部长期当“办事员”,领导安排啥干啥,领导没有安排的坚决不干,依赖思想非常严重,主观上不想去转变角色.二是角色定位难把握,不敢转.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忽而是上级,忽而是下级,忽而是同级.一些新任中层干部很难在这种变化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心理上有畏难情绪,怕转来转去既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又失去群众的信任,还引起同级的嫉妒.三是领导能力难适应,不会转.一些新任中层干部长期在一线工作,缺少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交际协调能力等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足症”使得一些新任中层干部在转变角色中出现了“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导致领导不满、下属抱怨,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四是岗位职责难担当,不真转.担任了职务,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有的新任中层干部由于性格的原因,喜欢当“老好人”“群众代表”,工作中怕得罪人,怕承担风险,遇事推诿扯皮;有的新任中层干部由于能力的原因,不能独当一面,在角色转变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利于自己的就“转”,不利于自己的就不“转”.  相似文献   

2.
中层干部是单位组织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参与、执行、监督的重要职责.作为中层干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是实现组织目标、展现组织领导能力、晋升职位的前提条件.如何才能做好中层,一些中层干部还有诸多困惑.结合实践经验和学习研究,笔者认为,做好中层,关键是要"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3.
吉振安 《经营管理者》2013,(13):100-100
国有企业的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是企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如何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评价,建立什么样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发挥中层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引领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国有企业组织人事部门一直以来研究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的问题、原因分析着手,提出中层干部管理和考核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中层干部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参与者,也是战略的执行者,肩负着企业员工与企业高层之间纽带作用,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名副其实的"中坚层"。但是这个"中坚层"一遇到培养问题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夹心层"。那么中层管理者该培养什么?本文拟从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中层干部培养案例入手,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探索中层干部培养模式,为企业有效提升中层干部队伍基于企业实际的履职能力提升借鉴。  相似文献   

5.
杜辉 《经营管理者》2012,(12):60-61
中层干部作为国有施工企业组织架构和各个业务职能执行和创新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对于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了国有施工企业中层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即对于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评价没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框架作为支撑,对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评价的KPI和CPI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绩效考核评价过程中对于有效地激励中层干部进行业务创新的能力不足等,本文最后结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以及绩效考核评价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改善和加强这一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在高职院校工作中,高效的中层干部执行力,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执行力的内涵,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内涵、地位与作用、能力素质和提高执行力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机关中层干部是机关干部队伍的主力军、生力军,加强机关中层干部队伍的轮岗锻炼、培养使用,是提高机关效能、增强发展绩效的现实需要。2005年以来,江苏省阜宁县根据实际需要,以多种形式积极破解机关中层干部交流难题,累计交流中层干部340人,其中跨单位交流101人,内部轮岗239人。由于能够正确分析中层干部交流难题,科学创新交流方式,收到了群众认可、干部高兴、促进发展的良好效果。一、对干部交流工作的狭隘认识和中层干部“一任多年”的板结现状是制约干部轮岗交流的主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中层干部交流难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企业深化改革,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这里固然有“政府机构改革滞后”、“国内外市场不景气”等外部原因,但从企业自身来看,“官本位”的思想行为仍像幽灵一般使企业改革受阻或走调变形。 工资向谁倾斜 工资制度改革,这是职工最敏感的问题。如今不少企业工资分配仍坚持“职务优先”、“官位定等”的原则。有的企业一搞工资改革,就有意拉开工人与干部,干部与中层干部,  相似文献   

9.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企业中层干部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竞职演讲是这一选拔程序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改“相马”为“赛马”的具体体现。竞职者要抓住这个机会,争取脱颖而出,写好竞职演讲词是关键。一般来说,撰写竞职演讲词离不开参与动机、个人履历、近年成绩、职位设想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在介绍这些情况时仅仅定位于讲清说明,就会流于平庸,就会泯然众人,就难以出彩。笔者以为,写好竞职演讲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写个人参与动机要真真,就是写真心话。竞职者参与竞争,通常来说是由两方面因素促成的:一是单位组织…  相似文献   

11.
“抽屉式”管理“抽屉式”管理,现代管理也称之为“职务分析”。当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都非常重视“抽屉式”管理和职位分类,并且都在“抽屉式”管理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职位分类制度。“抽屉式”管理形容在每个  相似文献   

12.
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与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信息通道,是校长决策的执行者和组织者。可以这样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通过中层干部组织实施的。事无巨细、直接指挥教师的校长不可能管理好学校,这说明管好中层干部,使中层干部在被理解的和谐的愉快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干,是校长工作成败的关键。一、了解需要,关心体贴,是管理中层干部的基本前提在一个学校里,中层干部由于年龄、性别、爱好和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工作上他们既要从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更多又要从自己所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中层干部是企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建立科学完备的企业中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中层干部,有利于干部综合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促进企业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层干部在组织机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这一群体实行恰如其分的激励和约束,不仅关乎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也影响整个组织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高压反腐和限权问责工作的持续推进,领导干部已从权力主体逐渐转向责任主体,权力约束机制逐步完善,但相应的激励机制构建却未能同步跟进。对于中层干部而言,处罚多、奖励少,这种现状有悖于组织激励的基本原则。笔者从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和需求特征出发,探索中层干部激励机制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晋升是组织管理和员工激励的有效途径,更是用人、留人的好方法.笔者认为,激发和保持企业活力,创新企业内部晋升机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创建多通道晋升制度 传统晋升制度中,企业往往将职位升迁作为激励员工的最主要手段,管理岗位与技术岗位混为一谈,技术岗位员工表现好往往就自然晋升到完全陌生的管理岗位,以致产生"彼得现象"——每一个职位最终会被不胜任的员工占据,而且一般情况下员工的职位只升不降.最终,企业大部分任务是由不完全胜任职位的员工所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每逢班子换届选举之后,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研究、代表(委员)选举,总有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为了使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权力、完善自我、求真务实,各级党委必须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引导,督促他们牢记“六个不等式”,努力把“不等式”变为“等式”。职位提高不等于能力提高换届选举之后,对于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年轻同志来说,职位与级别比过去同时升高。有的同志虽然级别未提高,但权位加重;有的同志即使级别和职位都没有提高,但仍处于重要位置,虽然职位还是原来的职位,但它是新一…  相似文献   

17.
韩凤芝 《办公室业务》2001,(2):35-36,33
<正> 党的十四大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部署,积极推进领导班子的“四化”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年轻干部在中层领导岗位上的比例占大多数。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内部推行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使一些年富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年轻人员被选聘。从这些被选聘的中层干部中不难发现,新时期对中层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中层干部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给各级政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加强对中层干部特别是竞争上岗中层干部的科学管理,是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层干部队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多数经理人在公开场合都不愿对“职位提升”表态,在调查中,虽然有一些经理人也避开了这个问题,但报告显示,经理人对“职位提升”有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人事管理     
野口音光的培训观念音光公司新任的管理者刚上任几天,就对中层干部以及工作环境产生极大的不满,于是就有了重新给予中层干部新的教育、改善工作环境的构想。这就意味着管理者想要重新塑造中层干部。这样一来,这些中层干部常会和企业界所要求的人才完全脱节,而只是单纯凭管理者的意思塑造出一个“很听话和什么事都肯做的中层干部”。这种想法如果扩展到整个企业界的人事管理上,就会使组织里的每个成员,只是墨守成规地完成上司的命令而毫无变化。虽然领导效率会提高,然而其缺乏判断及思考的能力,也将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绊脚石。人才的培育是因…  相似文献   

20.
陈国权  赵慧群 《管理学报》2009,6(7):898-905
基于我国的235个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管理者个人、团队和组织三层面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①这3个层面的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个人学习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团队学习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还受到管理者职位的显著调节作用,而个人学习能力与团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则不受职位的调节作用;②个人学习能力通过团队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对组织学习能力产生影响,这对高层管理者而言,只是部分的中介作用;而对中层管理者,则是完全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