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在面对中国民众对基督教普遍持冷漠态度,在探索对华传教方法过程中,认知教育活动不失为一条可以介入中国人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并可借此将西方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方法传入中国,以此影响一代中国新人,而利于基督教在华传播。基于此目的,他们以西方近代教育理念为标准,就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管理等方面批判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并对西方教育模式在华的施行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开创了近代教会教育的历史,并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教育行政体制是指教育行政机关的建立形式、机构设置和职权划分等制度。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不同,教育行政体制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类型。中国教育行政体制和西方教育行政体制是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教育行政体制,各自都反映不同的特点。比较中国和西方教育  相似文献   

3.
近20年中国学者对西方史学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待兰克和汤因比的态度的变化可见一斑。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呈现出从思辨的历史哲学日益转向分析的历史哲学,反映了现代西方史学理论上的一场大换位;在中国,历史认识论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在整个史学理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中国史学工作者还借鉴了目前流行的西方史学流派,例如年鉴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史学和心理史学的方法,为深化中国史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华相继创办了一批教会大学,传播和实践近代西方文化,力图对中国进行文化教育侵略,但在客观上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衔接,顺应了近代中国变法维新和社会经济近代化的历史要求,引进了近代西方新兴的教育模式,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提供了样板和推动力,开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之先河,刺激了中国新式公私立高等教育的兴起,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早期现代化、人才培养及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方钢琴学派对中国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西方钢琴学派”的历史进行追溯的角度入手 ,分析了它对中国钢琴艺术教育发展造成的重大影响 ,以及由此给目前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发展在教学思想、教学体系及理论建设等方面造成的严重西化问题 ,进而得出结论说 :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奏方法和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范围内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传统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梳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探析二者的异同之处,可以让我们在汲取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长处的同时,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近代是中国教育大变动、大改革的时期。以实证主义和实验科学为特征的西方新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被大量引进 ,广为实验。尤其是自日本输入单级教学 ,在清末民初兴学热潮中被广为实验和推广 ,不仅适应了当时普及教育的需要 ,而且作为载体推动了同期五段教学法在中国的实验和传播 ,实则构成了近现代中国教育实验的第一波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国和西方各国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色彩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内容迥异的文化义。本文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探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红",并探究"中国红"所代表的中国形象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耻教育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历史上被别的国家和民族侵略、欺侮的耻辱经历对自己的人民所进行的教育。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西方国家企图分裂中国或演变中国的国际环境下,对青少年加强国耻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评述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虽然美国大学在自身的发展中创造了自己的传统——实用主义倾向,但也保留了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那种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古老传统。现代大学引入中国后,由于近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西方式的大学理念很难在中国被完全继承和发展,其中包括西方大学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研究美国大学文理科学生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能为我国提供许多宝贵的借鉴,使中国大学教育逐步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变迁过程深刻地说明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受到中国文化的根本制约。我国教育方针的种种不足都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着内在本质的联系。如果教育制度与其背后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匹配,教育制度就难以高效地运行。中国文化的内核——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本质上规定了教育制度运行的绩效。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进程中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缺乏系统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也未能充分整合社会、学校等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各种资源的合力,深入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必须对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理念、原则、内容、载体等进行创新.从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要上学”与“上好学”分别指向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处于全国教育排名末端,究其根源,是欠合理制度因社会变迁而造成的结构性紧张。从教育公平视角研究西部地区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分析西部地区教育制度效能。要实现西部地区从“要上学”向“上好学”的目标转换,需进行以学校为中心的协同创新,加大以人和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专项扶贫,发展特色职业教育以及全面改薄,为西部地区提供最适切教育,实现质量公平。  相似文献   

14.
西部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分析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素质要求以及西部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提出要从加大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加强在职进修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积极改进培养方式;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育人环境,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来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加尔文现代教育理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尔文作为宗教改革家,其影响并非仅限于宗教领域,也影响到近现代教育领域。他所提倡的教育价值观、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及教育管理模式,不仅影响了西方世界,甚至在中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从加尔文教育理念的缘起、内容、影响等方面分析看,加尔文足以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之父”。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三个阶段。辛亥革命以前,主要表现的是教育改良思想,积极推行学校教育,提出只有通过“兴学养才”,将西方先进文明吸纳、融变为中华民族的新文明,才能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辛亥革命期间,倡导教育为革命服务的宗旨,认为“教育是宣传”,要通过教育宣传革命、培养革命人才,主张以革命的手段,在彻底破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发展国民教育;建立民国以后,提出了一系列对教育的建设构想,重用蔡元培制定民国新学制,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从孙中山教育思想体系来说,这一时期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全民教育、人才教育、军事教育和科学教育等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现代教学方法推而不广,传统教学方法改而少效的原因,指出了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及思路,并结合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供教师参考使用的教学方法,以改善高校教学之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历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这一体系中有积极、合理的成份,也存在消极、糟粕的东西,这为清末民初中小学传统价值观教育的传承与变革创造了重要的文化条件。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在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背景下,传承了“以孝为先”“忠恕之道”及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传统价值观教育优良传统,也摒弃了愚忠、愚孝的腐朽教育内容,同时吸收了西方近代公义、公德、权利平等、遵守法律等德育元素。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传承与变革一方面深受儒家道德与教育传统的影响,当新的价值观教育思想与实践产生时,传统儒家道德与教育传统依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动,而文化异动与价值观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传承与变革。此外,近代先进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传统道德和文化理念的反思以及对西方道德与文化的审视也推动了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我国会展教育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向、教育师资、课程教材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会展教育的改革应该以创新理念、整合资源、优化教育体系为战略方向,在此基础上从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教育方式、多元化师资以及重视教学配套设施等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