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对研究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翻译过程带来了启示。说明了阐释,理解与翻译三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理解的主体是译者,理解的客体是文本,要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阐释,需要理解,理解就是翻译,理解的过程就是翻译的过程。在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阐释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阐释学理论关于理解历史性、效果历史、视野融合的论述强调了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互动活动。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译者要考虑儿童特点及阐释的多样性和客观有效性来服务于儿童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3.
阐释学作为一种研究意义的理解和阐释的理论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注入对翻译领域的研究中便使其具备了人文性质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两者同为对语言的研究,用阐释学能很好地解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主观理解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老舍《二马》及其英译本为语料建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旨在探讨该作品中本源概念的分布及其翻译策略,并从阐释学翻译理论的视角,探寻译者如何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成功传递本源概念信息,做到最佳阐释。研究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理解本源概念的文化内涵,深刻领会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恰当选用一种或多种翻译策略来阐释和传递本源概念,从而使译者对原文做出最佳阐释。  相似文献   

5.
阐释学理论对翻译研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三国演义》两个译本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各异,体现了他们各自对原作不同的阐释。原作中穿插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发挥着重要的艺术作用。译者对这些诗词的不同翻译,也反映了译者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对诗词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6.
以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始终,从“避免误解”、走重构之路、语法阐释、心理阐释到循环阐释都凸现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导、主观作用。理想的翻译就是在原文的客观阐释和译者的主体性之间寻求平衡,最终求得原作的本意。  相似文献   

7.
从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中理解的历史性、偏见观和视界融合出发,以《道德经》两英译本为例,对中外译者英译《道德经》时的不同理解进行客观的、合理的梳理,认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并肯定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理论对研究译者主体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译者这一主体却总是被忽略。在阐释学理论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基于此,以阐释学主要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伽达默尔和斯坦纳的主要思想为理论发展脉络,分析阐释学框架下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解读。研究发现:施莱尔马赫首先看到译者的主体作用,伽达默尔和斯坦纳则分别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描绘了译者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本是国际社会了解一个国家形势和政策主张的最重要、最权威的来源,因此政治文本翻译日趋重要。阐释学翻译理论是一种关于理解与表达的翻译理论。根据阐释学翻译理论,译者在翻译政治文本时,应该先充分理解文本,同时考虑到读者的可接受性,让译文更加准确、易懂。  相似文献   

10.
现代阐释学认为艺术文本是开放性的,对它的理解和解释也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基于此,选取《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三个最具时代特色的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指出在对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译者理解的主动性受特定历史阶段的约束予以彰显,明确文学文本的翻译就是译者与原作者通过原文本不断对话的动态阐释过程。  相似文献   

11.
翻译这一复杂的实践过程中,译者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翻译研究经常忽略了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作用,使之屈居于从属地位,境地尴尬.本文试图结合翻译研究中的阐释学理论,并在对汪榕培《墨子》一书译本及其阐释基础上,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译本选择、翻译策略、及对作品阐释层面上主体性地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常常需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对原作进行再创造.阐释学从理解的历史性和期待视域角度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也给文学翻译批评提供更开放的空间和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哲学,尤其是阐释学,对翻译的影响从古至今都是深刻的。有关“理解”的问题既是阐释学又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理解观的演变发展同时影响着阐释学和翻译研究,并将两者紧密的联系起来。“理解即翻译”不仅指出了翻译的哲学本质,也开拓了翻译的视野。翻译不再是徘徊于原本与译本之间的工作,而是开始于在译者与原本“相遇”前的“先理解”。从而使翻译的哲学模型也向前走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斯坦纳基于阐释学提出的翻译过程四步骤,为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提供了一个角度。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以杨、霍《红楼梦》两英译本为例,解读译者在翻译过程的四步骤中主体性的抑制和张扬,重点探讨译者主体性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译者主动性的发挥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杨译以源语文化为中心,是对主体性的抑制;霍译选择向译语文化靠拢,是对主体性的张扬。由此可见,基于阐释学的翻译过程四步骤对于译者主体性研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译者应根据自身知识构成和双语能力,灵活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合理、能动地发挥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入手,结合同一首诗的不同译文进行实例分析。阐释学理论中阐释的循环和文本意思及意义的关系,以及接受关学理论中的“空白”理论都给文学翻译的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在诗歌翻译中,译者发挥了能动性和创造性,同一个文本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译文。因此,诗歌翻译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研究长久以来忽视了翻译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译者。最近几年,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不少学者对译者主体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但主要是从阐释学的角度研究的,指出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本文试图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认为译者主体性还体现在文本的选择、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的确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阐释翻译理论与阐释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释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应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本进行阐释,旨在不同文化的读者能够更好地互相理解.借鉴了翻译理论家斯坦纳的阐释理论,提出阐释翻译的四个过程,即信赖释意、理解入侵、表达吸收和对等补偿,强调阐释的内容即认知补充的内容,为了避免损失,对等补偿必不可少.阐释翻译对我国翻译理论的构建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翻译"忠实性"的神话,为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现代阐释学对译者主体性研究有很大借鉴意义。本文试在现代阐释学的框架下,分析朱生豪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通过描述译者自己的阐释环境造成特定的“视域”,反映出这个视域直接影响了他选择莎士比亚戏剧作为翻译对象、以及在文化过滤方面其倾向归化的翻译原则,从而进一步认识朱生豪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试析《道德经》翻译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吸引着无数西方学者不断地对它做出新的阐释 ,使之成为除《圣经》以外英译本最多的经典著作。原文本的开放性和译者的前理解使译文产生多样化具备了可能性和必然性 ,而译者主体性使多样化的翻译最终得以实现。置身文化翻译的大背景之中 ,阐释学为理解和分析多样化的译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剖析《道德经》翻译多样化产生的原因 ,以期在今后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中加入更多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观点揭示了人类理解的本质,认为人们的历史性意识使翻译的过程成为译者视域和文本视域融合的过程。本文根据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等阐释学原则,对比分析了《飘》不同译本的译文片断,说明不同时代的译者和原作有不同视域融合结果,文本意义由此而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