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筱玲 《中文信息》2013,(10):180-180
“请示”与“函”是各级单位和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公文。两者都有请求批准的适用范围,但因行文关系的不同,所以在行文方向、行文对象、行文内容、行文格式、行文语气、反馈文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文章以一篇公文为例,通过辨析两者使用上的差异,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选准文种,提高行政公文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本文简称旧《办法)》和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本文简称新《办法)》在总则、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公文办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仅就公文格式谈谈两个文件的不同之处,并浅析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以期给公文使用者和学习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公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写作训练是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公文写作单项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掌握公文的特定内容项目的训练,包括选择文种训练、标识主送机关训练、拟写引述语训练、归纳主题词训练、规范格式训练等等,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可以写出文种正确、格式规范的公文。  相似文献   

4.
行政机关公文内容上的“法定效力”与形式上的“规范体式”,是其与一般文章的显著差别之处。当前,一些基层机关和部门,在公文行文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格式上的混乱现象,这种格式上的不统一、不规范、不标准,既不便于文书的归档管理,也不利于文书自动化处理,严重妨碍了公文处理工作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由文平 《理论界》2010,(10):149-150
公文标题是公文主旨的集中反映,是公文的眼睛。目前,公文标题的拟定存在着文种混乱、标题用语混乱、标题格式混乱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一些作者不清楚标题拟定时所要求的具体指向、使用范围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针对公文标题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6.
通知作为十三种法定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被人们予以高度重视。从“通知”这一法定文种的实际应用入手,结合实例,从理论上概括五类通知的基本写作模式,力求既能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通知”内涵的界定,又能在实践中给广大文秘人员或应用写作学习者以切实有效的帮助或借鉴。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言是近年来语言学领域不断提到的新概念 ,其在公文写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概括反映普遍性问题 ,使行文简洁精练 ;2、周密严谨 ,使行文无懈可击 ;3、机动灵活 ,避免行文绝对化 ;4、委婉含蓄 ,使行文得体。准确使用模糊语言 ,对于提高公文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行政机关公文种类经历了五次大变化。根据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原行政公文种类中的“指示”删除,增加“意见”这一新文种。相比之下,“意见”较“指示”更加符合公务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具有指示功能,而且适用范围也大于“指示”,这也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多主体联合发文的做法适应了现实的需要,降低了立法成本,减少了法制冲突,提高了同一法律文件在诸多领域中适用的效果,但也遭遇了法律上的难题,如对诸多联合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对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何定性、其效力等级如何、由哪一个机关来监督等均未加以明确.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来明确赋予多主体联合发文行为以合法性,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规制,使其在满足现实需要、解决横向共同事项问题的同时,也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  相似文献   

10.
于福君 《理论界》2004,(3):153-154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定或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管理党务政务的重要手段,因此,认真做好公文的审核把关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已经成为各级党政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一、做好公文审核把关工作的具体要求(一)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文号、签发人、标题、发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对公文格式的审核把关要将上述内容都审核一遍,切不可认为这些不重要就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11.
江淮 《新疆社科论坛》2001,(3):66-67,73
公文 ,是依法成立的机关与组织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公务文书。行政机关的公文 ,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作为公文的语言表达时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日常工作的进行 ,它的政策性、实践性都很强。因此 ,公文的语言要求就有别于文学语言和一般应用文的语言。刘勰在论述公文语言时说 :“随事立体 ,贯于精要 ,意少一字则意阙 ,句长一言则辞妨 ,并有司之实务 ,而浮藻之所忽也。”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公文的语言 ,少一字 ,多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公文数量繁多,种类迥异,公文用语丰富多彩,是历代封建政府官方用语的真实记录。中国古代公文用语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公文文种用语、公文套语、称谓用语及公文一般用语。不同种类的公文用语都具有不同的等级性,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在公文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在政府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电子公文,由于电子公文的产生方式、传输途径等与传统文件有本质的不同,并且电子公文的安全要求和保障也和传统公文大不相同。探讨我国电子公文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其安全进行保障,对于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推进电子政府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人的认知规律与公文写作课程的特点,提出“会用——会评——会写”三阶段教学目标的教学流程。“会用”指的是会使用:分辨文种,“会评”指的是能运用相关知识对公文进行评价与分析,“会写”是指能写出规范的公文。经过实践证明,此教学思路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制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其他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执法活动中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少有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因此在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既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还扰乱了行政管理秩序,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其他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执法活动中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少有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因此在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既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还扰乱了行政管理秩序,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一般带有固定格式的文体,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公文是党和国家实施管理的工具之一,公文处理工作就是运用这一工具去完成党和国家的政务与事务管理。密切上下左右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机关工作顺利进行。因而形成了其庄重凝炼的语言风格,准确而熟练的掌握这些表情达意的语言风格,对于每一个从事公文写作的人来说,是提高公文写作质量首先要突破的关口。  相似文献   

18.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充<论衡>中"文"的观念,是以公文为主的,当下人们对王充文学思想的讨论,其实是对其公文思想的误读.王充的公文批评以功用论为核心,在功用论的规范下,形成了王充公文批评的其他原则.具体来说即为:肯定公文的社会功用;强调公文的真实性,提出了"情实"与"实情"两个范畴;主张文质并重,但质重于文;提倡明白晓畅的公文语言;追求公文主体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应用文体 ,公文写作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点 ,其中古语词由于其自身凝练、郑重的特点切合了公文写作对语言的要求 ,古语词在公文中的使用大多有其固定的位置和用途 ,也有少部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临时选用的。古语词在公文中的运用还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一、时代性原则 ;二、意义明确的原则 ;三、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20.
公文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体 ,其语言具有庄重严肃、严密准确、明白简练、平实得体以及便于操作等特征。目前的公文语言存在着行文欠庄重、晦涩难懂、含糊不清、拖沓冗长等弊端 ,为此 ,必须准确把握公文语言的特征 ,加强语言修养 ,准确遣词用句 ,正确运用修辞手段 ,注意语言锤炼 ,并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