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人性鲜明等同于性格单一,使本来力图再现真实,反而距真实更远。本文从性格模糊的形成原因入手,先理顺个性鲜明与性格模糊的关系,即性格愈模糊,个性愈鲜明。再对用单一性格的“个性鲜明”来表现人物的真实这种现象予以驳斥,确立真实的艺术形象性格应模糊复杂,从而理顺个性鲜明人物真实、性格模糊复杂三者的关系。指出了走向两种极端的根源在于不能正确理解三者的辩证关系,同时也见出再论三者关系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弗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弗洛姆关于人的“社会性格”,生产性格,非生产性格和混合性格的分析,阐发了弗洛姆关于人的性格理论。这一理论尽管有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从整体上看,这是第一次对人的性格作的系统论述。它不仅深化了对人自身的议识,而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从人的性格的角度提高人的素质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美女,还是老虎》中的国王,性格是多面性的。既是残暴、专横、虚伪的,也温柔的。小说通过国王这些多面性格串起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情节。本文解读国王的多面性格,有助于读者对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格里高里在抗争、呼喊、悲愤中完成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格里高里的性格悲剧导致了他_生的坎坷与无奈,在痛苦煎熬中生活,在矛盾中不断挣扎。对格里高里悲剧性格的着重描写也是作家本人性格双重性的折射。  相似文献   

5.
叶美满 《新天地》2011,(11):219-219
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成也性格,败也性格。好性格成就你的一生,坏性格毁掉你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黑格尔美学典型性格理论的美学价值,阐述了黑格尔美学思想典型性格理论的哲学基础,指出黑格尔美学思想典型性格理论特征的内容,即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特殊性与明确性;坚定性与决断性。黑格尔美学典型性格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其全面论证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且运用辩证法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分析艺术形象对自然界和社会的主客观关系,即人的性格在环境中形成并受环境的制约;与此同时,人也把环境人化了。文章最后指出由于黑格尔典型性格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体系基础之上的,最终未能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具有癌症性格的人,癌症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三倍。反之,性情开朗、心胸开阔、坦荡豁达的人就很少得癌症。 那么究竟哪些性格可称其为致癌性格呢?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怒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  相似文献   

8.
杨锋 《人生与伴侣》2006,(10):13-13
性格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有癌症性格的人较其他性格的人更容易得癌症。美国学者通过对1300名医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和健康状况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凡是与他人较疏远或易惹是生非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患胃癌、胰腺癌、直肠癌、结肠癌、淋巴腺癌等消化系统和淋巴系统癌症。调查还显示,那些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学生患癌的危险性比性格开朗的高出15倍。法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对1000名居民进行了历时10年的调查研究,也得出了与美国学者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的女主角李瓶儿以进西门庆家为分界点,此前,凶悍泼辣、狠毒势利、冷酷绝情、风流淫荡;此后,宽厚贤淑、慷慨善良、谦恭怯懦、温柔顺从。前后性格迥然,判若两人,令人费解。然而,这并非作者兰陵笑笑生的创作疏漏,而是有其内在的心理根据:李瓶儿归属感的确立及自身情爱的满足和母性的力量是其性格演变的内因;客观境遇的变迁、潘金莲的欺凌、西门庆的家庭暴力是其性格演变的外因。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了李瓶儿性格的异化。  相似文献   

10.
弗洛姆作为当代人本主义伦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批判地发展弗洛伊德动力性格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价值判断理论。弗洛姆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特性根植于人的性格,人虽然在性格形成与发展中不是自由的,但理性与良知仍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关于价值判断的客观有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幽默     
成家 《社区》2010,(14):12-12
是乐观的性格造就了苏轼,还是苏轼造就了他乐观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论刘邦项羽的性格及对成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历史心理分析(心态史学)方法,对刘邦、项羽的性格、心态进行分析。通过史料论述了刘邦、项羽个性及心态形成的原因,进而分析不同性格、心态对其成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矛盾性格提出了两极性根组合的概念,并从以下三方面罗列分析它们在剧本文学中存在的方式和特点:1.同一剧本中,不同人物身上反映出的两极性格组合;2.同一人物身上尖锐对立两种性格依次出现;3.尖锐矛盾的性格在同一人物身上同时发生。在此基础上,还阐述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太平洋战场上的统帅,尼米兹和麦克阿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之所以算无遗策,用兵如神,创造了彪炳史册的战绩,无不与他们的性格有关。性格不仅是军事指挥员重要的品质之一,也是演绎战争奇迹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并左右着军事指挥员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和战略战术的决策。截然不同的性格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这主要体现在战略决策制定、战役战术指挥和组织协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文化对性格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反之亦然。然而,早期的文化研究往往忽略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混淆文化、种族和人种的概念。对西方跨文化性格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释戒嗔 《社区》2013,(29):25-25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一头性格温顺的大象,被人带人了杀戮的世界,大象每天耳濡目染,性格也变得残暴起来。  相似文献   

17.
色彩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因此会着眼点的差异而对色彩一词产生多样化的定义,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色彩不仅是艺术的代表语言,能够带给人类强烈的视觉感,也是设计者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而间接体现自己性格的重要载体。性格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是人们生活环境、生理因素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产物,是彰显人们个性化的一大方面。作为艺术设计者来说,应注重性格在设计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探索性格在艺术设计色彩活动中的应用特点,让艺术设计色彩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吉姆爷》小说主人公性格的二重性入手,探讨了其性格悲剧的深层原因。由此,引发了对该小说叙述结构特征的多重分析,即:不仅主人公性格具有对分与聚合的双重性,而且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甚至读者也具有类似的特性。进而指出该小说作者藉此形式写作的特殊含义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反对法西斯侵略要求世界和平是老舍的《四世同堂》表现出的伟大主题,但更深层次的是老舍对中国古老民族文化心理的沉思。作品剖露出在民族危难中不同的心理性格,形成了民族的渣滓、民族的基石和民族的精英三种心理性格系列,从而抨击了传统的升官发财的观念和苟且偷安的心理,呼唤爱好和平与英勇刚毅相糅合的理想的民族心理性格。作品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剖露是一种艺术的沉思。老舍在不同国度的民族性的比较中揭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因袭重担;将人物的活动和心理性格的描写置于古老民风民俗的环境中,使作品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将热讽和冷嘲相映照、描写和议论融一炉,深刻形象地揭示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性格。《四世同堂》当列入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林中。  相似文献   

20.
霍瑞修·爱尔杰毕生创作了百余部“从乞儿到王子”式青少年励志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对美国社会和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的是性格单一、纯粹的扁平静态人物,有的是性格复杂、多变的圆形动态人物;还有的两类性格兼而有之。爱尔杰通过塑造一系列圆润丰满的人物形象,凸显和传递了“从乞儿到王子”式“美国梦”主题,使其蕴含的正能量成为影响和激励世代美国青少年乐观向上、不懈努力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