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维是一个在艺术上全面发展的大师,在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各门艺术之间取长补短,互相融会贯通,是王维诗、画、书、乐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东坡志林.书摩话蓝田烟雨图》中曾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寥寥数语,深刻地揭示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突出特色。在王维诗中,注重运用绘画中的色彩调配对比、虚实相生、经营位置的构图原则是其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流沙河诗集>是诗人流沙河的代表作,辑录了流沙河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诗人的思想艺术特点.他的诗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与现实的空间感兼具、古典的韵味与民歌的情调杂糅、深邃的哲理韵味和率直的情感抒发融和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拉奥孔》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辩论诗与画的美学名著,作者莱辛是促进日耳曼启蒙运动的前驱者,其思想更是对后世西方美学与文艺批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书以古希腊群雕拉奥孔与维吉尔的史诗拉奥孔被咬死的片段为例,从各个方向准确辨别诗与画的界限。莱辛的诗画观以诗画异质为主,但也辨别地论证了诗画同质,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单纯追求诗画同一的学者们。本文从真与美不同追求、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媒介的不同、视觉听觉的不同感知、动态与静态呈现效果的不同四方面分别进行剖析,比较诗与画本质的区别,以此探寻莱辛的诗画观。  相似文献   

4.
《拉奥孔》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辩论诗与画的美学名著,作者莱辛是促进日耳曼启蒙运动的前驱者,其思想更是对后世西方美学与文艺批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书以古希腊群雕拉奥孔与维吉尔的史诗拉奥孔被咬死的片段为例,从各个方向准确辨别诗与画的界限。莱辛的诗画观以诗画异质为主,但也辨别地论证了诗画同质,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单纯追求诗画同一的学者们。本文从真与美不同追求、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媒介的不同、视觉听觉的不同感知、动态与静态呈现效果的不同四方面分别进行剖析,比较诗与画本质的区别,以此探寻莱辛的诗画观。  相似文献   

5.
诗与钟的结合使时间的韵律进入艺术的世界,悠悠钟声中唐代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对唐诗钟声的时间分析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长河里的时间忧患,更是一代诗人的哲学沉思.  相似文献   

6.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杆,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这首诗是诗人白居易对翠竹那傲雪凌霜,历经四时而不凋之顽强旺盛生命力的赞赏。观孙阳雪竹,这一切尽在其中。看画中纷纷瑞雪,翠竹劲节挺拔,虚心高节的品质清晰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如身临其境,好似可以呼吸到画中那瑞雪竹林间清新的气息,实为艺术,也实为精神享受。孙阳的雪竹艺术取法自然,又与众不同。无论是笔下的江岸瑞雪还是山后翠竹,都体现出他的奇妙构思,显示出他浑厚的传统艺术功力。他的画风独特超俗,在整幅构图上的经营、落款、翠竹与瑞雪的融合都是独具匠心,加以山水辅…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析了五代时期诗人花蕊夫人所作游艺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有较多以游艺为主题的诗歌,描绘了宫廷女性参与游艺活动的具体场景和种种细节。其游艺诗具有其他诗人难以比拟的真实性,而且诗歌风格清新明丽、情感基调健康活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场景刻画细致入微,兼具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青年艺术家王云裳擅长丹青且能诗会文,画染诗意,诗融画素。执着于精神的清野,则是其画、其文、其诗的风景主轴。画之外延讯息的诗性编码与诗意内涵的画感填充,赋予线条以无声的节奏与韵律。诗画叠加的"云"式笔法自觉彰显着审美姿态的嬗变序列,多重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变化转折构铸的多维图景,拓展了抒情主体和图形世界衔接的路径与范畴。  相似文献   

9.
青年艺术家王云裳擅长丹青且能诗会文,画染诗意,诗融画素.执着于精神的清野,则是其画、其文、其诗的风景主轴.画之外延讯息的诗性编码与诗意内涵的画感填充,赋予线条以无声的节奏与韵律.诗画叠加的"云"式笔法自觉彰显着审美姿态的嬗变序列,多重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变化转折构铸的多维图景,拓展了抒情主体和图形世界衔接的路径与范畴.  相似文献   

10.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王维,是描绘"夕阳"美景的大师.诗人笔下的"夕阳",既是自然美的代名词,又是他思想与情怀的载体,还对应着他生命的西沉与归宿.他将诗、画、乐融为一体,创造了诗歌史上最具灵性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王维,是描绘"夕阳"美景的大师。诗人笔下的"夕阳",既是自然美的代名词,又是他思想与情怀的载体,还对应着他生命的西沉与归宿。他将诗、画、乐融为一体,创造了诗歌史上最具灵性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用汉文描写过西藏的诗人颇多,但据目前所见到的资料,描写西藏诗篇数量之多,题材之广,莫过于乾隆时期的孙士毅。其诗艺术质量也比较高。本文拟对孙士毅的西藏诗作一初步的分析介绍,错谬之处,谨请专家和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诗"与"画"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否定者和肯定者两个派别.否定者认为,诗的表现力远比画强,所以"诗中有画"这样的说法欠妥;肯定者认为,画的表现力与诗相当,这在中国诗与中国画关系中更是如此,所以,"诗中有画"是不可轻易否定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4.
李白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是给"粉丝"魏万的一首赠诗,其中详叙魏万吴越之游的全程,其游历路线是今"浙江唐诗之路"的精华区域。李白通过"同而不同"的艺术手法,连点成线,向世人展示了蔚为壮阔的吴越之景。本文选取李白在此诗中描绘的钱塘、绍兴和温州三地,分析诗人在不同视角下的诗作内涵,以更好地领略李白内在的艺术技法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5.
耶律铸是元代初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一生著述颇丰。其现存作品以诗为主,其中征战诗约有百首,是其诗歌当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之一。耶律铸屡从征伐,在长期的征战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经验。其征战诗从思想内容上看,有对战争场面描绘,对元军气势的渲染,对大元天子的功德的赞美,还有对大元帝国辽阔疆域和人才济济的歌颂,以及对江山统一的壮志豪情的抒发。它是对蒙古国时期和元代初期统一战争、平叛战争的艺术记录,具有较强的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萨迦格言》诗与哲学统一性问题的分析,我们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格言的相关内容及其艺术成就和哲学意蕴,同时也可清楚地认识到格言的作者不仅是一位宗教领袖、政治家,更是一位出色的哲学诗人。  相似文献   

17.
绘画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与载体,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不断交流、碰撞,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现代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有助于发扬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现代中国画的表现力,并对其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绘画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与载体,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不断交流、碰撞,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现代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有助于发扬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现代中国画的表现力,并对其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中的一个有影响的流派 ,其中唐卡是“热贡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是藏民族智慧和想象的结晶。唐卡的产生与发展是和宗教文化紧密相关的 ,在经历了一个多年的沧桑 ,特别是在汉地宗教艺术的不断影响下已日臻完善 ,精美无比 ,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表现力的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唐卡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精髓 ,其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宗教题材画、历史画、风俗画、自然地理和天文历法及藏医藏药画、动植物画等。在透视与构图、造型手法、色彩运用、装饰与夸张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艺术规律和独特艺术…  相似文献   

20.
波普艺术最早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了当时的流行和大众化的口味,并且具有通俗艺术、流行文化的特征.在对波普设计的形式做出观察和梳理之中,分析说明其风格特征和产生原因.在个人独立思想爆炸的时代,通过对波普艺术的理论研究,深入地研究了其艺术的新样式——像素画,通过探究像素画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波普艺术和像素画承上启下的关系及其存在的艺术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