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从新发展观、新文明观、新人民利益观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探索,极大地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
“导向论”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从“导向论”的提出、“导向论”的创新以及正确导向与改革创新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3.
张申府生平及其学术概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波三折的政治生涯、中国罗素哲学专家、中西互补的新哲学论等三个方面,介绍论述了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张申府的生平及其学术概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新深化、根本任务内涵的新充实、本质要求的新延伸、建设者外延的新扩充、纲领实践的新反思,融入时代潮流的新策略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江泽民《七一讲话》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台湾“后新儒家”代表人物在中西哲学比较课题方面的一些观点。透过牟宗三和唐君毅将宋明儒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比较研究 ,发现新儒家的比较哲学论 ,基本上属于范畴对比的性质。这种比较研究有其时代的意义 ,也有其历史的局限。从而在大乘佛学、宗教多元论和禅、道学三个方面提出了可以扩展新儒家比较哲学的论题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新儒家中,以熊十力为代表的"十力学派"占有重要位置。牟宗三从熊十力那里继承下来最为重要的东西,是秉持道德的传统,是坚守道德的理想主义。在此过程中,牟宗三对熊十力学术思想也多有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对于儒家心学学理有深入开拓,以及对新唯识论义理有进一步推进这两个方面。从这个视角出发,牟宗三在现代新儒家发展脉络中的地位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相似文献   

7.
俞伟超、张爱冰最近撰文认为,考古学应吸收人类学文化概念的内容,考古学文化的范畴应扩大,透过遗物、遗迹研究古人行为过程并进而研究文化进步的法则及文化动力学的规律应成为考古学的新目标。进而他们从层位学、形态论、文化论、环境论、聚落论、计量论、技术论、全息论、艺术论、价值论等十个方面,对考古学既有理论、方法作了新的阐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论党的建设》一书共收入了54篇文稿,该书集中反映了江泽民同志的党建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作者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从4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观点,揭示了6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 13年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本文从《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一书中概括了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命题,从这三个方面各自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来看,它们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分别体现了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经济、文化、政治三个方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的出版 ,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深入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 ,要注意掌握贯穿于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中的三个基本方面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创新 ;二是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是坚持执政为民 ,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深入学习宣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新信息文化主体的理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秀红 《学术论坛》2004,(5):165-169
以新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信息文化是主体的新境遇它建构了自然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文化平台;构建了新文化时空,"无时间之时间"与"流动空间"成为其表征;整合了传统媒介并促成新媒介文化.新信息文化语境下的主体是真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区域性主体与全球化主体的融合,身体的缺场与心灵的在场交错,主体间性得以扩张.在关于新信息文化主体性的讨论中,存在着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种观点,既要看到主体性张扬的一面,又不能回避其对主体性的异化,应追求主体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邱焕星 《东岳论丛》2024,(1):102-108
近些年来,建构一条从鲁迅经验出发的新文明之路,逐渐成为鲁迅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先后建构了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偏至论”、反思后殖民主义的“文明等级论”、力求中华民族复兴的“文明复古论”、以东西瓯脱间为方法的“第三条道路论”,由此也分别形成了个人主义文明观、内部文明观、否定性文明观等等。但是,这些“鲁迅文明论”基于不同的问题意识,更多关注早期鲁迅,割裂了鲁迅一生所经历的文明复古论、文明等级论、文明革命论三个阶段,因而有必要提出“通三统”的命题,建构指向第三样时代的“文明新宗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实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隐含着三种著述范式的发展与嬗变:20~40年代的新文学史主要以语体/文化为中心,以科学性的进化论为内核,是新文学的合法化叙事;50~70年代的新文学史主要以作家/政治为中心,以阶级性的反映论为内核,是新中国的合法化叙事;80~90年代的新文学史主要以文本/美学为中心,以现代性的生成论为内核,是新时代的合法化叙事。  相似文献   

15.
论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精辟而深刻的论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十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本质论、人的全面发展标准论、人的全面发展过程论、人的全面发展动力论、人的全面发展基础论、人的全面发展内涵论、人的全面发展途径论、人的全面发展主体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论、人的全面发展战略论.  相似文献   

16.
新历史主义批评强调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等角度对文本实施一种综合性的解读,将被形式主义与旧历史主义所颠倒的传统重新颠倒过来,把文学与人生、文本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作为自己分析的中心问题,从而使历史意识的恢复成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本文将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产生背景、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理论特征和新历史主义批评在操作中的方法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文化史与历史学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文化史的兴起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史学的一次重要的转折,"文化转向"是其显著的一个标志。历史学的这一文化转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西方史学主流从社会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文化史自身由传统文化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在其他历史学分支领域也出现了由无文化、非文化向注重文化因素、运用文化分析的转向。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内容十分丰富 ,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充分反映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成果 ;同时 ,也充分展示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 ,深刻总结实践经验 ,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中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这两方面成果的取得 ,都离不开一条 ,就是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给当前主流经济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当前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两个主要学派,两者关于政府干预的观点是对立的,前者坚持"政府无效论",而后者却坚信政府干预是必须的.本文从这两大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论渊源、基本假设和经济波动理论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其政府干预观的形成,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评析.  相似文献   

20.
张岱年先生文化综合创新论的理论来源不是单一的,"新气学"或对传统的"守望"这些概括没有全面理解这一理论。本文提出"一个桥梁,三个源头"的新概括:一个桥梁强调张申府在张岱年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引导和启迪作用,三个源头强调文化综合创新论对新唯物论精髓、西方哲学逻辑解析的方法和中国传统哲学中"活的"东西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