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亡言说的尴尬——中国当代先锋诗人自杀现象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在政治、文学、生存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当代先锋诗人自杀现象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源 ,指出这是他们的生命境遇处于深度尴尬状态的必然归宿。它不是无谓的牺牲 ,而是以殉道的方式启迪着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索和追问  相似文献   

2.
王吉鹏  黄一帼 《东方论坛》2005,(5):25-28,46
鲁迅和赵树理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两位卓然而立的关注中国农民的文学家.然而由于历史时代风云、个人境遇经历和文学审美趋向等因素的存在和影响,他们的文学呈现了有着丝缕联系的两个不同的中国农民生存图景.  相似文献   

3.
历代文人在合肥的文学创作是合肥这座历史名城的重要文化积淀,考察宋代郭祥正、彭汝砺在合肥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都包涵着对地域景观文化的开拓和个体人文精神的展现,而由于创作心态、个人境遇上的区别,前者更重视发掘景观之美,后者则为诗歌赋予了更多的个人感悟。他们的诗歌不仅再现了古代合肥的自然之美和传统之美,更为当今传统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知青"作家经由"文化寻根",远离了"政治反思"的主流话语,走向乡村和民间,重获对历史和现实言说的权力,从而建构了自我身份的合法性。但是,个人的乡土"记忆"在提供给"寻根派"写作资源的同时,也使他们距离真实的历史渐行渐远。不管他们是以温情的目光重建自我的"历史"记忆,还是以精英姿态彰显自我的"启蒙"情怀,这种剥离了"个体"的真实历史境遇和拒绝历史承担的群体式身份认同,也构成了对"自我"和"群体"真实"身份"的遮蔽。  相似文献   

5.
“知青”作家经由“文化寻根”,远离了“政治反思”的主流话语,走向乡村和民间,重获对历史和现实言说的权力,从而建构了自我身份的合法性。但是,个人的乡土“记忆”在提供给“寻根派”写作资源的同时,也使他们距离真实的历史渐行渐远。不管他们是以温情的目光重建自我的“历史”记忆,还是以精英姿态彰显自我的“启蒙”情怀,这种剥离了“个体”的真实历史境遇和拒绝历史承担的群体式身份认同,也构成了对“自我”和“群体”真实“身份”的遮蔽。  相似文献   

6.
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现代性最显著特征的个体主体性,在90后群体身上日益彰显出来,以整体主义为“底色”的传统群己观已面临危机。群己观受制于人们的生存境遇,其价值取向、理论形态及其合理性历来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在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的境遇下重构群己观,关键是摒弃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把契约精神引入群己关系,用法的形式明确群己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坚持集体利益优先的前提下,为个体主体性的健康发展提供伦理辩护。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境遇,然而历史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往往被错误地解读为把人排除在外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述人的本质的落实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和归宿,认为改善当代人的生存境遇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回归,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作家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构成了“文革”期间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历史地看 ,自杀一是因“活不下去”而以非常方式获得生存痛苦的解脱 ,一是以“不活下去”为最后手段来维护自身神圣的精神价值观念。“文革”期间作家的自杀 ,一方面是由于特定的社会条件将他们置于“活不下去”的境遇 ,另一方面也是他们为恪守人格理想而对传统精神的自觉回归。他们的自杀无疑是对丧失理性的社会的一种强烈抗议 ,但较之屈原的沉江自殉 ,却又少了几分壮烈而多了几分悲哀。然而 ,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 ,这种选择却构成了中国作家良知未泯的确证。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中国,重新审视和探讨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历史价值归宿问题,仍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个体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归宿。一切重物轻人、重社会共同体而贬抑个体的理论偏颇,均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并自觉予以拒斥。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是从个体人格与寺制王权的对立中思考美学问题的。在司马迁,美是个体人格超越专制王权的压抑,实现个体社会历史价值的必然归宿。美与历史同构,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形态。艺术美是个体感性的思与社会历史的史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1.
《钱包》是高晓声1980年依据抗战时期民间传说改写的短篇小说,曾为高晓声所叨念,但未得到学界的深度关注.结合文本的细读发现,《钱包》运用时空的错置、社会背景的同质模糊,采取近乎闹剧的故事结构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主要塑造"黄顺泉"这一执着"根基"信念、最终走向死亡的旧时代农民形象,反映了对国民性亦即农民性的另一种反思.《钱包》的写作不仅是对乡土文学农民性格的补充和人物谱系的完善,而且反映了高晓声开始从更纵深的中国社会历史、人类文化层面考察乡村社会现实,从个体的隐秘内心、性格层面观照农民的个体境遇,体现其"文学为人学"的创作愿景,这也许是《钱包》为高晓声屡屡念及的缘由.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身份的集团性、社会权利和地位等级的差异性,在发生身份冲突的时候,以他人导向的方式维护集体的面子,在文化认同上强调对历史传统文化身份的维护和对集体价值观的遵守与发展。美国的个体主义文化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社会和文化身份的认同,强调的是面子自我导向型。个体主义的文化身份体现的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取向,更是个体文化价值的归宿。肯定中美文化的差异,加强中美文化的互相理解和文化移情,是实现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历史和阶级意识》以历史为逻辑起点,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以物化批判为主题,以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主体拯救为归宿重建了历史辩证法。它强调辩证法的历史性、总体性、革命性、批判性,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主张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解释,开创了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池莉一贯以平淡的笔调书写庸常世俗的市井生活。《你是一条河》则通过截取特殊历史阶段中沔水镇王家人辛酸悲惨的生活境遇,刻画出了一个如河水般既浑杂又清透的母亲形象。在这个年轻守寡的母亲身上糅合了坚忍博大的地母意志与自私冷漠的恶母心态,使得传统的"母性神话"消解于这个分裂的个体中。  相似文献   

15.
在文艺世界中,决定永恒主题反复呈现的内在构成是生命的原型。生命原型起源于与生存环境共同构成存在结构的生理-心理人的生命进化过程。原型约有五种类型:生命过程原型、生命关系原型、生命抽象原型、生命物象原型以及生命的自我原型。个体的人是生命原型的载体,原型的显现者。由于每一个体面对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原型在个体的生活境遇中发生嬗变,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原型嬗变具象显现的发生取决于时代、社会、个体生活经历、民族传统、政治、道德等多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苗族民间文学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例,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他们的生存境况、传承境遇进行考察研究,探索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机制的多元构建。  相似文献   

17.
陈继明的长篇小说《一人一个天堂》,通过主人公杜仲在文革中的一段离奇经历和所见所闻,深刻揭示了生命个体遭受社会、他人以及文化挤压的生存状况和没有归宿的悲哀困境,借以观照个体、思索生存,并审视、反思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小说家的身份问题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中外小说家和小说家群体,他们的历史地位和现实身份、社会使命和主体自觉、顺应秩序与远离秩序等问题,构成了小说境遇和小说家身份问题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141名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阶层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前农民的道德价值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处于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的山西农民的道德价值观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价值观为主导,以西方当代个体价值观和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为重要内容,同时包括相当容量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与一定程度的封建伦理观念和个人病态追求的多维结构。这个多维结构中,在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西方当代个体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西方当代个体价值观和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在西方当代个体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文化程度差异;在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上存在显著的职业阶层差异  相似文献   

20.
对白先勇来说,对存在主义的持久兴趣来自一种境遇的相通和自我认同建构的需要。白先勇的小说表现出个体存在的焦虑和民族文化的忧患。前者映照出作者个体生命认同困局;后者则寓示着战后台湾以及海外中国人存在困境。将个体悲剧融进民族国家的历史叙述,是白先勇能够不囿于西方现代派、建构中国现代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