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价值取向,揭示了个体与群体在利益分配和目标取舍层面上的文化心理倾向。研究以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为对比基础,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为讨论对象,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展开。研究表明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中,基于利益选择优先性的差异而形成的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思维方式,面子,社会人情关系,隐私观念、责任意识和成功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可以描述为"好大喜小,内实外虚"。美国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崇尚个人奋斗,尊重个体的权利,提倡个人对个人的社会关系等。本研究指出中美不同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的太极式思维和美国线形思维模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存在于东西方文化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挖掘和认可差异,减少文化中心主义对交际的消极影响,倡导具有全球普世价值意义的价值,减少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身份的认知,既体现特殊教育教师与所归属专业群体所达成的心理契约状态,又体现了其对特殊教育事业意义及价值的评价与反思。在个人、重要他者、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以自我认同为核心,以专业自身为对象,并在与重要他者的互动中得以建构。基于关怀伦理视角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路径:重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消解专业身份认同无力感;构建良好的关系性状态,形成专业身份认同的持续动力;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情感养成赋权增能;提升教师自身意义境界,促进个体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  相似文献   

3.
孝道与自我分化具有相容性、对孝道的认同是自我分化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践行孝道是个体自我分化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基于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向而建构的新孝道,强调个体主义取向,因此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体自我分化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异国形象创造是对一个文化形象的塑造 ,它体现了个体与群体对异国的认知特点 ,具有跨文化、跨种族写作的特点。作家对异国形象的创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其中创造者的文化认同 /身份在形象创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异国形象创造是确立创造者主体性作用和重建自我文化认同的一个过程。作为社会总体想象物的异国形象创造自始至终都体现了认同与颠覆两极的张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文化维度的基础上提出,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是孕育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母体";个体独立性是促动东西方文化趋异的"发动机".个体主义文化重个体、个性和竞争,强调个体独立性的培养.个体主义文化强调"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以及个体独立性观念和个体独立性行为的挥洒,社会因此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某一个个体"独大的现象由此被削弱,个体的权益和集体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和集体是一对奇妙的辨证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在文化价值取向、社会准则及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引发出现阶段我国英语学习者身份的建构与认同。同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国家地区间的交往频繁,每个民族与个体都会面临文化认同的危机,语言学习者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变化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文化的多元共生是学术界业已达成的共识。文化认同并非单纯的指对本己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有特殊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它是形成“自我”的过程。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宽松与严厉、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的认同是文化和谐的基石,文化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标识。  相似文献   

8.
群体身份是个体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来源。由于受到制度与非制度性因素的排斥,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建立起积极的社会认同,造成自我身份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导致他们心理上与城市社会的疏离和对抗。通过分析媒介在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认同中的影响机制,探讨它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分类、建构身份意义和自我类别化过程中起到的功能与作用,说明其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重要影响作用,促进媒介发挥社会功能,承担好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炫耀性消费已成为转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消费现象之一。从营销管理的视角,炫耀性购买行为本质上是消费者个体在社会比较基础上表达差异性自我的一种符号象征和非理性消费行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可从符号象征性与个性化需求、面子文化与关系自我、社会分层与身份认同等多角度诠释其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动因,并应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自身等多方面共同探讨其实践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个体身份认定制度是一个族群关于客体自我和客观世界认知结果的表述,同时也是构成族群认同的基础."父亲的骨头"这一文化血缘赋予的文化身份、姓氏构建的社会血亲赋予的社会身份、历史传说赋予的族群身份,是建构裕固族个体身份的三条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主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网络语言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语言变体,是当前网络文化的表征,它折射出大学生作为主要使用群体的文化价值认同困境,这种困境从认知、情感、行为上体现出来。破解这种困境需从确立文化身份,获取文化认知,树立文化意识,提高行为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个体认同路径;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构建社会认同路径;从构建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网络话语、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两套体系强化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学习英语,同时也在了解和学习讲英语的国家的文化.个体主义是美国的文化核心.本文作者将从个体主义的定义、内涵进行探讨,追溯美国人注重个体、个性解放的历史,并探讨个体主义与语言的关系(1).美语对美国人的个体主义平等观有多大影响;(2)个体主义平等观在美语的日常用语和词汇中的体现;(3)美语的语言规则--一个时间里只有一人说话体现个体主义.文章最后部分总结个体主义的研究对我们学习美国文化十分有价值,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尊重个体、注重个性.  相似文献   

13.
对"自我"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核心问题。而社会文化影响自我构念又是心理学研究自我的一个很重要的新的视角。尤其是近几年从文化的动力建构过程来研究自我构念,这对于以前静态的观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动力建构理论认为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文化倾向的自我构念:集体主义自我构念和个体主义自我构念,在不同的启动情景下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自我构念。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两种自我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不同,西方个体表现更多的个体主义,东方个体表现更多的集体主义。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两种倾向的自我构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相似文献   

14.
公民身份一直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中轴,但主导西方两个多世纪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过分强调法律规定的个体权利是公民身份的核心维度,而忽视了公民身份的道德维度和行动维度,导致西方社会个体主义盛行,公民道德和公共精神缺失及公民参与冷漠等社会现实问题。而积极的公民身份在本质上不能用单一的法律规定、道德价值和行动框架来界定,而必须实现三者的相融。这也是新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在批判自由主义消极公民身份的基础上,极力复兴公民责任与义务、培育社群认同基础上的公民美德,倡导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的要旨所在。但西方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相互较量与争论,并无本质区别,最终目的是为解决西方现实问题寻找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既有的腐败问题研究中,国内学者大多直接使用或借鉴西方学者构建的关于腐败问题的种种概念和理论,而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社会行为发挥规范作用的社会文化概念——面子——却被一些研究者忽视了。在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逻辑下,无论是请托者还是国家工作人员都倾向于通过"给面子"的实践过程来维持彼此间的密切关系。在这一过程中造成道德性面子与社会性生面子相分离,使得社会个体尽管在价值层面上认同廉洁行为(即道德性面子),但在现实层面上更倾向于通过腐败行为获得社会性面子,从而导致腐败行为的滋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16.
女性话语的提出印证了女性在社会演进中面对女性传统文化所作出的抗争与妥协。女性话语就是女性寻求自身解放、摆脱男权话语禁锢的尝试,是女性寻求自我主体意识构建与自我塑造的大胆尝试,标志着女性对自我精神力量与价值的探寻。要使女性地位得以提高,就必须摆脱男性话语的禁锢,构建女性自身的话语体系。女性话语的构建,反映了女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觉醒,是对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女性话语所反映的女性主体意识并非是要彻底颠覆传统文化,而是以两性间的对话、互补与谅解来代替矛盾、对抗与冲突。它强调男女合作共存,又不失各自的特征。这样,女性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认同。  相似文献   

17.
女性话语的提出印证了女性在社会演进中面对女性传统文化所作出的抗争与妥协。女性话语就是女性寻求自身解放、摆脱男权话语禁锢的尝试,是女性寻求自我主体意识构建与自我塑造的大胆尝试,标志着女性对自我精神力量与价值的探寻。要使女性地位得以提高,就必须摆脱男性话语的禁锢,构建女性自身的话语体系。女性话语的构建,反映了女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觉醒,是对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女性话语所反映的女性主体意识并非是要彻底颠覆传统文化,而是以两性间的对话、互补与谅解来代替矛盾、对抗与冲突。它强调男女合作共存,又不失各自的特征。这样,女性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认同。  相似文献   

18.
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在自我身份的想象和文化定位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差异。前者主要从自己的生存状态和专业分工出发去寻求身份的认同,在这种意义上,其认同行为实际上是被动的和不由自主的。后者却在相对自由的语境之中追求一种精英和全才式的文化定位。现代知识分子在文化上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空间,由于跨文化交际、体制化的生存焦虑等种种原因被大大压缩了,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混乱和单面人的状况,使其在传统上所担负的价值传承与建构的使命大打折扣,也使他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应对能力和批判能力。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不仅仅是一种基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想象,更应当是一种个体自主的文化价值的选择,其中经常充满着个体性与集体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土洋节日之争”体现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文化冲突,其背后所隐藏的身份焦虑导致了人们对本土传统节日文化和外来节日的不平衡发展和文化自卑心理。从文化价值维度讲,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具有男性特征、高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而西方的节日更多体现弱男性特征、低权力距离和个体主义。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西方文化,也冲击了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而在社会中产生了身份焦虑。这些都体现了转型期中国民众对多元文化包容心态和驾驭能力的缺失,也暴露了全球化态势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失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Spencer-Oatey所提出的可以从身份认同理论出发对面子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的假说为理论依据,从一部中国现代电视剧中所收集的语料对中国文化中面子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是与受人尊重的身份和地位息息相关的,而且中国人不仅认为个人的面子与自身社会属性相联系,也和其家庭成员,朋友以及所在的社会群体有关。因而,我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可分成个人,关联以及群体面子三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