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妇女》2009,(5):33-33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时,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相似文献   

2.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正是对一位受人尊敬的军需处长的真实写照。甚至连自称是“不流一点泪,不动一点情”的我都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所震撼了。  相似文献   

3.
嘘!严肃点     
忧伤有一位第一次获得稿酬的年轻诗人,在公园里漫步走着,脸上露出忧心忡忡的神情。他的一位朋友遇见了他,问道:“你怎么啦?”年轻诗人忧伤地叹了口气,说:‘’莎士比亚死了,雪莱和拜伦也死了,落在我肩上的责任实在太空了。”让每个笨蛋都能憧导演对剧本的作者说:“剧本嘛,倒是不错的,但是—…·你囊好还是修改一下,让每个笨蛋都能任,那就太好了!”‘’你究竞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剧本的作者问道。回音一位牙病病人找到医生,医生检查他的口腔时惊叫道:“哎呀!作的牙洞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最大的!”病人气愤地说道:’‘你不…  相似文献   

4.
吴越 《中外书摘》2009,(6):20-23
一代奸雄汪精卫,究竟是怎么死的?“正史”说他病死在日本,其实那是一场假戏。汪精卫的死因,固然起于“旧创复发”,但是真正送他上西天的,还是由于密电被破译,让蒋介石知道他保卫力量薄弱,乘虚而入,命令戴笠下手暗杀。  相似文献   

5.
阿红 《女性天地》2010,(6):17-19
儿子极具艺术天赋却不得不与轮椅为伴。母亲决定充当儿子的双腿,推他走向开满鲜花的理想彼岸。20多年来。“母子合体”不断创造奇迹,儿子成为知名广告导演。  相似文献   

6.
他能演最好的喜剧,也能演最好的悲剧。他演卑微的小人物,也演悲壮的大人物。他是葛优,冯小刚口中“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工二作者,戛纳影帝,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演员并且也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  相似文献   

7.
湖南湘潭5年级小学生张智勇救同学却不被同学所救而死的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死者已长矣”。一年后的央视《今日说法》却让它再次成为了“新闻”。只是这一次,吸引我们注意的主角,是那个被救孩子的父亲——对张智勇的死,他对着镜头说:“我不存在表示感谢了,反正这个事我告诉你了,按我儿子的说法,是他们挑起来的,我儿子是附和……”记者说:“但是现在张智勇是去救他(而死的),而其他同学根本没有帮助他的意思, 这是没问题的。”那个父亲说:“这个问题很难说的,是不是?不好说的……”——他冷漠的脸和比脸还冷漠的说法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六月寒雪,也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孩子为什么能在自己被救以后,可以眼睁睁看着救他的张智勇挣扎于生死之间而连一声救命的求助呼喊都不能发出的行为背后,可能蕴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柏杨的时代     
就是他,就是这个人——他曾经是蒋中正的崇拜者,宣誓“愿为领袖活,愿为领袖死”,后来却阴差阳错因“侮辱元首”而坐牢;他多次企图自杀,也曾几乎被枪决,但最终活到了88岁高龄;他曾经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义无反顾地坚持“不但要崇洋,而且要彻底崇洋”;他也曾经因在牢狱中经受酷刑后屈打成招,而被一些人斥为没有骨气和气节,但出狱以后依然愤世嫉俗、嫉恶如仇、锋芒毕露,以批判者的姿态揭露文化的污垢和世俗的恶习,攻战不休;他时常痛骂传统文化,临终却没有忘记嘱托马英九找个忠心耿耿的“魏征”,仿佛一种回归;他嬉笑怒骂,其实内心沉重;1985年,他的《中国人史纲》当选为台湾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之死与“洞穴”隐喻苏格拉底之死是一宗极富意味的历史事件。苏格拉底作为第一位专注于人事探究的社会哲学家,却因“败坏青年罪”和“信奉新神罪”被雅典五百人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公元前399年),而他本人竟也毅然放弃了向陪审团请求宽恕和出逃的求生机会,坦然从容地选择了死亡。作为一个法律案件,苏格拉底之死理所当然地成为西方法理学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见面就是一场“面试” 2003年谢晋导演萌生了排一部舞台话剧的想法,他拍电影有一整套的班子,有许多合作过的制片人,但是要排话剧却没有一位合适的制作人,后来我作为话剧《商鞅》的制作人有幸被推荐与他合作。第—次见面,谢晋问了我很多问题,其实在考察我,其中一个是“你觉得‘金大班’这部戏的重点是什么?”我就回答:  相似文献   

11.
马德 《中外书摘》2014,(10):1-1
我们都在年龄里生死。 一个人一出生,什么还没有呢,先有了年龄。无论活得多富贵,或者多卑微,死了,最后,比的还是年龄。这时候,生命里的好多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只有年龄留了下来。送行的人说,他比某某活得岁数大。—下子,就盖棺定论了。  相似文献   

12.
强江海 《金色年华》2009,(10):29-31
“张书记:进看守所已近四个月,我错了,没听你的话,我悔恨不已,整夜难眠,万分断隗,我对不起你。就是现在我死了,也没任何理由埋怨你,决(绝)忘不了你张书记对我的情、恩、德……”这是阜阳“白宫”举报人李国富在狱警中给颖泉区委书记张治安写的《悔过书》。2008年3月13日,李国富被人发现死在安微省第一监狱医院,办案人员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这封信。李国富曾是张治安的得力助力,他和张治安两家属于世交,在张治安挪用巨额教育和水利资金,  相似文献   

13.
颖子 《老人世界》2014,(12):43-43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的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中,对张思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且引用了汉代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充分肯定了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重于泰山”。于是,“重于泰山”这个千古名句,更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和念诵。便也有不少人这样问:泰山到底有多重呢?  相似文献   

14.
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多矣,在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框架中,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们都能见到他们对官僚主义激烈的批判言辞,而黑泽明告诉我们,“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有的人”就是处于官僚体制中的、不断被同化、销蚀了的人,比如他的影片《生之欲》中的主人公渡边。  相似文献   

15.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老演员兼导演张勇手,在数十部影片中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被誉为“影坛上的军人名角”。如今己年过七旬的张老早已从八一厂离休。生活中的他,有自己养生的“三乐方式”。  相似文献   

16.
黄侃 《老年人》2005,(9):45-45
有几副与中秋佳节有关的对联,十分有趣。“半夜五更半;中秋八月中。”相传,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游金山寺,长老出上联求对,他一时对不上,悻悻而去。后来,金圣叹因哭庙案被处腰斩,临刑时正值中秋,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触景生情,遂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相似文献   

17.
姜春 《老年人》2010,(2):26-27
“活着我就要把父亲的债务还清,不然死也不会瞑目。”60多年来,江西上饶老人郑宜栋坚守“欠债还钱”的纯朴信念,节衣缩食,替父还账,弘扬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2009年12月4日,他被中宣部、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等联合评选为“2009年全国十大法治人物”。  相似文献   

18.
“灰熊人”之死与灰熊共度13个夏天之后,提摩西·崔德威,一个自称“灰熊之友”的环保主义者,被他所保护的灰熊当作食物吃掉。同时被吃掉的,还有崔德威的女友阿米·哈格纳德。那是2003年10月的一天,大风以每小时50英里的速度掠过阿拉斯加  相似文献   

19.
考考你自己答案1.你的感情2.出门时最好忘了锁门3.那时她刚出生4.一只死了,一只飞去报警,另外那只留下作证5.亚当和夏姓打架的时候6.不必担心被晒黑7.合订本8.“鬼才要”9.因为司机问他去哪儿,他说:“我不告诉你。”10.不知道。谁会笨到被鳄鱼咬...  相似文献   

20.
默多克生于1931年,今年已经81岁。别的81岁的老人早已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而作为新闻集团这个庞大的媒体帝国的舵手,他却不得不在英国忍受其“一生中最卑微的日子”,在英国议会接受询问。还遭遇了一名男子的“餐盘袭击”,幸好他的中国太太邓文迪身手敏捷,出手护夫,挡掉了餐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