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殿 《齐鲁学刊》2003,42(3):23-26
哲学是人类存在方式的精神自觉 ,以在思维中最具体的方式表现人类的现实生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则是人之本性在哲学上的理性抽象和升华。哲学关注的理念与哲学表征关注的方式就是生活着的人类作为生活的主体对自己的实践———文化的存在方式的最高反思。哲学与人类的本性及存在方式的关系是不变的 ,每一历史时代的问题却是不同的。哲学应当变换其表征方式 ,深刻地揭示出人类存在方式和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哲学与时俱进 ,就表现为哲学的问题意识与话语范式要有自己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一般哲学教科书都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并认为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问者为第一性,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笔者认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这种表述虽然出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全部西方哲学史的总结和概括,在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存在过于笼统、不够具体、不够全面等缺陷,且对现代哲学的特殊现状未予充分考虑,某些概念和命题也有待加以澄清。首先,原则上我们可以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由于哲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研究的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主体、客体以及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不少哲学论著来看,许多作者论述哲学基本问题都把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列作为哲学基本问题,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的文章则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就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也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所以哲学基本问题又可以概括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等等。笔者认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基本问题只能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社会历史观的一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任何时代的哲学都存在一个主题,这个“主题”的含义是指该时代哲学思考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都是对这一主题的思考,因而它是哲学思考的对象。但这个对象又与我们常说的研究对象不同,比如说思维是任一时代任一哲学都必然要研究的东西,也就是说它是哲学研究的一般对象,但它并不是哲学研究的一般主题,它只是近代哲学的主题。且作为近代哲学主题的思维仅指思维的成果──知识、思想或观念。作为主题的对象和一般对象的差别在于:作为主题的对象同时又是该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特定哲学思维展开的具体进程来看,一般对象如果要…  相似文献   

5.
人的虚拟存在与现当代哲学的新视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振强 《河北学刊》2003,23(1):57-61
哲学具有时代性,哲学基本问题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问题的解决而转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已经不是现当代哲学的基表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已经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而且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所揭示。在虚拟现实中生活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存在方式。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思维和存在相互转化,思维可以被客观化为计算机程序,可以重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总是讨论旧的、已经被自己解决的问题,而应在它开创的现代哲学的道路上继续向前走,去开辟新的哲学领域。  相似文献   

6.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仅仅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究竟是何关系?这是关系到对哲学的根本性理解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从传统教科书体系的藩篱中摆脱出来,形成了高度自觉的方法论和民族创新意识,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劲的动力,开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局面。然而,综观各种范式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创新无不是与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新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者依然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随着时代和哲学主题的变迁,这一问题在当代也呈现出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论意义。因此,如何立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代主题,系统总结和反思这一问题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意义,全面挖掘这一问题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就是一项重大而又基础性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刊集中编发了这组文章,详细探讨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这对我们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以及哲学方面的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引起国内学界对此问题的广泛关注,从而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在,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的教材和专著,通常都这样表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本体论方面,即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志。二是属于认识论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中表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几处,用的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今,一些教科书和专著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等同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其实,两者并非一码事。恩格斯早在写《反杜林论》这部光辉著作时,就注意到了“存在”与“物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他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知道,存在不仅有物质的存在(如自然界),还有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这种存在。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所有这些存在虽然都离不开物质,但它们本身毕竟还不是物质。而这些存在也同样是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如何回答思维对这类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反映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尖锐对立。我认为,恩格斯之所以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来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其深意在于: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虽然主要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但它们毕竟不是全等的关系,存在的概念要宽于物质的概念。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除从谁是本源的角度,还从认识本质方面,更全面地揭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下面谈些具体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论》)一文中,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最高问题作了表述。他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说:“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象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关于恩格斯的这段表述曾有不同的理解及争论,焦点在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还是最高问题?恩格斯为什么讲是基本问题又讲是最高问题?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如不矛盾,确切的涵义各自是什么?这些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没有明确的解释。笔者认为:顺着哲学发展史的线索来理解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是体会和把握恩格斯原意的关键,也是我们试图回答由这段论述所引起的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思想解放和哲学改革的深入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之哲学基本问题的几十年的牢固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日渐增多的论者对这一问题持否定的态度 ,于是在这一问题上就形成了两种观点 ,即“维持”说和“变易”说。“维持”说坚持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变易”说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是哲学发展一定时期(比如哲学认识论时期 )的基本问题。“维持”说中似又可分作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无论在任何哲学中、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哲学基本问题 ,这可称之为强的“维持”说 ;另一种认为一般地可以说思维与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仅仅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究竟是何关系?这是关系到对哲学的根本性理解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从传统教科书体系的藩篱中摆脱出来,形成了高度自觉的方法论和民族创新意识,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劲的动力,开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局面。然而,综观各种范式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创新无不是与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新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者依然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随着时代和哲学主题的变迁,这一问题在当代也呈现出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论意义。因此,如何立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代主题,系统总结和反思这一问题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意义,全面挖掘这一问题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就是一项重大而又基础性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刊集中编发了这组文章,详细探讨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这对我们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以及哲学方面的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引起国内学界对此问题的广泛关注,从而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仅仅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究竟是何关系?这是关系到对哲学的根本性理解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从传统教科书体系的藩篱中摆脱出来,形成了高度自觉的方法论和民族创新意识,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劲的动力,开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局面。然而,综观各种范式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创新无不是与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新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者依然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随着时代和哲学主题的变迁,这一问题在当代也呈现出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论意义。因此,如何立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代主题,系统总结和反思这一问题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意义,全面挖掘这一问题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就是一项重大而又基础性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刊集中编发了这组文章,详细探讨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这对我们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以及哲学方面的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引起国内学界对此问题的广泛关注,从而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哲学基本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界探讨的问题之一,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追问是否存在哲学基本问题;其二,如果存在基本问题,是否仍然被归结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理解哲学基本问题,首先要把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观的关系厘清,两者之间的思辨关系表现为:哲学观被表征在哲学理念之中,而任何哲学的哲学理念和解释原则都是在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任何一种哲学观在本质上表征了哲学最高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将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实,他并未真正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是把认识论中的一个问题扩充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要规定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矛盾。并探讨人的生存发展与物质条件的关系。这个基本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即对各时代矛盾的集中概括,由此形成时代的哲学。因此在哲学发展史上并不存在由古至今而后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是根据对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探究.体现历史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反映不同的时代精神,形成各具特色的哲学观念。人类已有的哲学观念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图腾意识、奴隶社会的诸神崇拜、封建领主制社会的上帝主义、集权官僚制社会的天命论、资本主义社会的唯物主义、社会主义运动和势力的劳动主义等几个阶段。劳动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哲学观念.必然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矛盾中孕育,在矛盾斗争的发展中不断充实和发展,并成为新时代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不同思维范式的哲学对何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着不同深度的认识。本体论哲学把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论哲学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现代实践哲学则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包括二者何为基础和本源的问题及二者的同一性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换将会使许多"伪问题"被消解,而使许多以往被遮蔽的"真问题"显现出来,对于哲学思维方式的解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将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实,他并未真正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是把认识论中的一个问题扩充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要规定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矛盾,并探讨人的生存发展与物质条件的关系.这个基本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即对各时代矛盾的集中概括,由此形成时代的哲学.因此在哲学发展史上并不存在由古至今而后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是根据对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探究,体现历史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反映不同的时代精神,形成各具特色的哲学观念.人类已有的哲学观念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图腾意识、奴隶社会的诸神崇拜、封建领主制社会的上帝主义、集权官僚制社会的天命论、资本主义社会的唯物主义、社会主义运动和势力的劳动主义等几个阶段.劳动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哲学观念,必然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矛盾中孕育,在矛盾斗争的发展中不断充实和发展,并成为新时代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6.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存在”范畴含义的不确定性,抽象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需要具体化,才能被切实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化表述的关键在于对存在领域的具体划分.把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的依据在于把存在的范围确定为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这是有史以来传统哲学对存在领域进行分割的一种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确定了传统哲学的基本论域和一般性质.哲学的根本转向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内容的变革,其基础则是对存在领域分割模式的创新.迄今为止,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虽然在某些研究领域中实现了研究重点和关注问题的转换,但是在其存在论与认识论的根基上却从未实现过任何根本性改变,这就是对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基本性承诺与具体化解读.因此,人类哲学的发展从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的理论转换.由于把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概念之一引入哲学,信息哲学阐明了一种全新的存在领域分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述方式,因此,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并因而导致了人类哲学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一直在继续,但是,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仍各执一词。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究竟是什么?它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类型的关系是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贯穿一切类型哲学的基本问题,唯一的差别在于它在不同类型的哲学中的表现形态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对象是什么?这是哲学研究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搞清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然而,对于这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国内外学者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概而观之,计有五种不同的看法。 (1) 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存在、客体或客观世界。 (2) 认为哲学的对象是思维、主体或认识过程。 (3) 认为哲学的对象是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 (4) 认为哲学的对象是人本身,哲学主要是研究人。 (5) 认为哲学的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这些分岐的看法是否可以统一起来呢?完全可以统一起来。我们认为,前面四种看法和最后一种看法并不是根本对立的;第五种看法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它可以包容前面四种看法,第一、  相似文献   

19.
《人文杂志》1986年第6期雷永生同志的文章《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演变》一文,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古代、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已经过时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20.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认真考察和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对进一步加深理解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论述很有裨益。 一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科学而又明确的概括,在哲学发展史上,是恩格斯第一次作出的。但是,哲学基本问题理论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有其山定的思想来源。 任何一个科学的哲学理论都不可能凭空产生,都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条件以及哲学史的特点相联系。当人类的祖先还未脱离一般动物的时候,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什么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之分。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自然界合乎规律地产生了人类。与此同时,人脑也逐渐发达起来,终于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意识,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的区别。因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在人类作为自然界的对立面并反作用于自然界之后,才产生的。那么,从这时候起,哲学基本问题自身的演化过程其大体情形是怎样的呢? 恩格斯指出:在远古时代,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以“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梦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