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犹太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哈尔滨的犹太教和犹太教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近代,哈尔滨曾是东亚犹太人最大的宗教中心。犹太人在哈尔滨所进行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活动,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城市建设曾起过一定作用。目前在哈尔滨仍保存着东亚犹太人最大的犹太教堂。保护和利用这一文化遗存,深入研究哈尔滨犹太人和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生活状况,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以色利、中国与世界各国犹太人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犹太人墓地考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近代,哈尔滨曾是东亚犹太人最大的聚集中心和宗教中心。犹太人在哈尔滨所进行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活动,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城市建设曾起过一定作用。目前在哈尔滨仍保存着东亚最大的犹太人墓地。保护和利用这一文化遗存,深入研究哈尔滨犹太人史和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生活状况,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以色列,中国与世界各国犹太人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犹太人墓地在犹太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它的成功迁移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与当时哈尔滨犹太公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哈尔滨犹太人墓地的成功迁移是中国不存在反犹势力的重要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正确的宗教民族政策的产物,它拉近了哈尔滨人与犹太文化的距离,也是哈尔滨居民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促成了在俄国的犹太人大量迁入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寻求避难所,并在哈尔滨形成了当时东北亚地区最大的犹太人社区.社区体系完整,历经60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及卫生等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为哈尔滨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犹太人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论犹太人在哈尔滨近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四海漂泊的犹太民族在中国东北部的松花江畔找到了一个新的"避难所".这些犹太人在哈尔滨等城市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开创了中国大豆输出欧洲的先河,创造了为数可观的名牌产品,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目前,在哈尔滨仍保存着一批犹太人的历史文献、建筑遗址.保护和利用这一文化遗产,深入研究哈尔滨犹太人的经济史及散居于世界各国的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881年和1894年,因俄国的两次排犹反犹浪潮,推动了犹太人的迁移行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犹太人开始陆续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主要居住在哈尔滨等城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许多俄罗斯犹太人和大批白俄来到中国东北,也有部分人到了天津和上海等城市。他们属于较穷苦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犹太难民。他们在华的经济、文化、宗教活动对当时的部分中国城市生活起过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0多年前,由于罗马帝国的野蛮入侵,犹太人痛失了家园和土地.背井离乡的犹太人先后到过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以及欧洲中部一些国家和地区.到近现代,他们又先后漂泊到北美洲、南美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只有19世纪末到了中国的哈尔滨,才获得了一种良好的境遇.在跨越两个世纪的共同生活中,他们为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他们在这里留下的大量遗址和遗迹不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有关哈尔滨犹太人的历史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一个屡遭不幸的民族得到了一个东方大国人民的真情呵护与尊重,使全世界的犹太人都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8.
王志军 《北方论丛》2008,1(1):119-122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中心不是述评犹太人或犹太教的善恶优劣,而是借助于犹太性与资本主义金钱崇拜之间的联系,揭示资本主义面临的人被物役的社会核心问题,使人们看到了物役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对我们反思"现代性"留下了具有普遍性、针对性、复杂性为特征的思想遗产。现代性与钱的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同样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9.
犹太人和古代西班牙的联系源远流长。在西班牙这块屡被外族侵占的土地上,犹太人历尽罗马人、西哥特人、阿拉伯人的统治而繁衍生息。在战争频仍、教权更替的漫长岁月里,西班牙犹太人因其独特的信仰时而获得欢迎时而惨遭迫害。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4):F0003-F0003
2007年6月16-18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哈尔滨与世界犹太人经贸合作国际论坛在哈尔滨市召开。出席本次论坛的有来自中国、以色列、美国、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后裔计百余人。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中国驻以色列前大使陈永龙、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文化领事何儒澈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参加论坛的二十余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犹太人后裔、企业家围绕“传承哈尔滨与犹太人的历史友谊,加强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1.
再谈马克思与犹太人问题:宗教、政治与市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犹太人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人类、特别是困扰那些犹太思想家的问题;即使在今天,人们也依旧弄不明白“犹太人”到底指的是一个人种、一个民族、一种宗教信仰?还是一种古老的语言?甚或就指的是在今天居住在以色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相似文献   

12.
犹太人的解放一直是欧洲思想界的热门话题之一。马克思关于犹太人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他的两篇著作《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中。这两篇著作发表之后,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不但引起了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与犹太人关系的争论,而且为学术界研究马克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潘光 《社会科学》2005,(5):93-101
19世纪80年代起在俄国和东欧掀起的反犹狂潮,导致几万俄国犹太人穿过西伯利亚来到中国东北,再辗转南下,形成了哈尔滨、天津、上海三个俄犹社团。其间,中国东方铁路的修筑、俄国在华势力的兴衰、日俄战争、俄国190 5年和1917年两次革命、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和日本侵占东北等一系列事态发展,又成了推动俄国犹太人先是来到东北,后来又离开东北南下的动因。来华俄国犹太人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其一,经过艰苦拼搏,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其二,希望在中国长期居留,努力融入中国文化。其三,社团意识强,社区活动积极。他们逐渐成为来华犹太人中最有影响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二战期间,为避免纳粹的迫害,大量中欧犹太人移居他国。在大多数国家拒不接纳犹太人的情况下,中国对犹太人敞开大门,收容了大量犹太人。面对来华犹太人的增多,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以及云南省主席龙云,建议在西南地区划区域安置犹太人。此外,国民政府还考虑接受犹太人白尔克拉斯的建议,从中欧移植十万犹太人到中国西南地区,史称“白尔克拉斯计划”。碍于中德关系,德国反对安置犹太人,国民政府高层对此意见不一致,而战时中国国内难民问题严重,部分人因狭隘的民族主义对犹太人持有偏见,也反对安置和移植犹太人,导致计划最终被搁置。虽然计划流产,但国民政府对犹太人的关注与处置,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犹太人的同情,是中国援助犹太民族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时民族利益及国际道义两者间,国民政府最终选择了民族利益,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国际道义。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两个美国人和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美国人每人买了一张票,而两个犹太人只买了一张票。美国人问犹太人:“你们只有一张票,乘务员来查票,你们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下半叶,三次瓜分波兰导致大批波兰犹太人成为俄国犹太人。至1917年十月革命,犹太人在俄国生活的一百多年里,广泛而深刻地参与了俄国的经济生活。犹太资本的原始积累始于19世纪上半叶,从19世纪下半叶起,犹太人把聚集起来的资本主要投向蓬勃发展的工业和金融业,开始了犹太中等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形成的过程。犹太人在俄国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促进了俄国经济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潘光 《社会科学》2006,(2):121-130
1840年后,来华的犹太人主要有三大群体:第一是从中东、南亚和东南亚来华经商办实业的塞法迪犹太人;第二是为逃避反犹恶浪、革命和内战来华谋生的俄国犹太人;第三是从纳粹统治下的欧洲亡命来华的犹太难民。对这三大犹太移民群体来华概况及其法律地位,特别是国籍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是在来华犹太人研究方面的深化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自公元135年罗马帝国镇压犹太大起义之后,犹太民族开始了长达1 800年的流亡生活,这段颠沛流离的历史即犹太民族史上的"大流散"时期。在中世纪,犹太人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国,而其中中世纪英国犹太人的历史是欧洲犹太人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认为,自1066年诺曼人征服盎格鲁—萨克森诸国起,欧洲大陆的犹太人开始大规模地移居英国,由于犹太人在借贷、金融业中的特殊作用,历代英王对英国犹太人采取了保护政策。到12世纪后期,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英国犹太社团已颇具规模。但自狮心王理查德时期起,由于十字军运动在英国引发的反犹浪潮日渐高涨,加上王室因为摆脱财政困境而对犹太人推行竭泽而渔的盘剥政策,英国犹太社团开始迅速走向衰落,并最终于1290年被全部逐出英国。从13世纪末至17世纪中期,犹太人作为一个族群从英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直到17世纪中期后,犹太人才得以重返英国。  相似文献   

19.
李恩堂 《理论界》2009,(10):117-118
历史上的犹太人有四种称谓: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犹大人和犹太人.现在,人们经常把这几个词作为同义词来互相替用.但是严格说起来,它们各自具有其具体的历史含义.本文将系统考察这几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和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20.
二月革命后,苏俄境内的各种犹太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受到禁止,促使哈尔滨成为东亚地区犹太人的聚居中心.其中,哈尔滨犹太人所创办的报刊业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通过这些报刊活动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使哈尔滨成为东亚与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犹太世界取得联系的唯一途径,巩固和维护了哈尔滨犹太社区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为其日后回归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奠定了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