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封师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发表了《直接经验,认识论的基石》一文,从文章的标题到文章的内容,作者都是把直接经验看作认识论的基石的。文章一开头就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把实践当作认识的泉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正确的标准,把实践得到的直接经验当作认识论的基石”。我们认为,用直接经验取代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石,是值得商榷的。这里,我们只就认识论基础问题谈点看法。 我们知道,认识论是研究人类的认识怎样产生、认识的内容以及认识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认识论上,从来就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  相似文献   

2.
图式特质论-基于康德、皮亚杰图式学说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皮亚杰在图式学说方面具有某种内在的、必然的历史承继性.二人图式学说的特质有四:结构性、动态性、主体性、中介性.结构性、动态性、主体性为图式的基本特质,中介性为图式的本质特质.图式的结构性与动态性让我们明晰了认识的基本架构与内在机制;主体性为主客体统-的进程扫除了障碍;中介性是批判与完善传统的直观的镜式认识论的内在要求与必然结果.康德对于图式的基本特质的探讨,是认识论史上第一次通过假设图式存在的方法,基于先验哲学体系的需要,试图具体解决感性到知性的过渡问题.而皮亚杰则以实证科学为基础,澄清了认识的发生、发展的实际进程与机制,为康德的图式理论在发生学与心理学上找到依据,证实了图式的客观存在性,使认识结构问题成为认识论研究中的必要内容,可以说,皮亚杰的图式学说是康德图式学说的发生学,是对康德图式学说的进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论皮亚杰的认识主体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的认识主体性思想主要是他在探讨认识发生发展的机体根源和心理根源时体现出来的,其核心是强调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建构作用。鉴于国内对皮亚杰的认识主体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多有比较研究,但智仁相见,观点迥异。因此,本文在评论皮亚杰该思想的同时,比较分析了其与能动反映论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识主体性思想代表了现代认识论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从根本上来说,它与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对于发展能动反映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尽管这个理论尚有不少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皮亚杰的反映抽象范畴的含义、基础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发生认识论的实质在于探讨认识结构及其演进的内在微观机制。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分析评价了皮亚杰关于动作基础上反映抽象机制演进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由复旦大学哲学系、湘潭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桂林医专自然辩证法教研室等单位发起的“现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讨论会,于六月二日到六月十日在桂林举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八十一位哲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着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重点讨论了皮亚杰学说中活动、运算(包括四元转换群)、认识结构、两种经验等思想;皮亚杰的学说和爱因斯坦、玻姆、惠勒、普利高津、莫诺等学说的关系;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有些同志认为,加强对发生认识论的研究,可以丰富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论。二、主客体关系问题讨论主要围绕下述问题展开:本体论范围内的主客体和认识论范围内的主客体的区别和联系;主客体各自的涵义及它们之间的多层次关系;主客体发展的历史形态(结合发生认识论、科学论、科学史和哲学史);科学认识中个人主体的社会性等。与会者认为,主客体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中心课题,有必要深入加以探讨。三、现代自然科学提出的认识论问题主要讨论了现代数学(如牛顿的求流数法和非欧几何的来源问题)、物理(如相对论的时空观、物质观,量子力学中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和玻尔的互补原理等)、生物学(如奠诺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控制论(反馈调节)、系统论(结构功能、综合)等提出的认识论课题;讨论了应该把哪些范畴和规律纳入认识论。  相似文献   

6.
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是瑞士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创立的发生认识论,是一个立意新颖、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宏大体系,其理论核心是内化与外化的双要建构学说(包括同化与顺应的图式学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犹如天幕上的一颗新星,曾引起了认识论界的广泛注目,以至在西方国家中出现了“皮亚杰热”。他的发生认识论及其建构学说在认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今的一些哲学认识论问题上给人许多启迪,并含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宝贵思想资料,因而,它的贡献是重大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批判性吸取。  相似文献   

7.
传统认识论诉诸感觉的主客体符合论观点,是一种抽象类主体的方法,它必然导致认识的唯我论,进一步必然割裂认识与客观实在的联系;后现代认识论在超越传统认识的唯我论倾向上有进步意义,但后现代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抽象类主体际方法。文章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一定运动方式的主体际自然历史性反映,是对实践中人与物、人与人相互规定的互动关系的能动反映。在对认识的分析中,我们诉诸自然历史性的感性实践活动,并采取了自然历史性的主体际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认为,要研究认识的主体性问题,仅有生物发生学的探讨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心理发生学的探讨。为此,他从分析儿童思维发展的事实出发,具体探究了个体主体智力建构的一般机制和基本阶段,描述了主体认识结构发生发展的基本轨迹,揭示了主体认识能动性的心理根源,阐明了由心理层次向认识层次的转化过程,从而在现实性上实现了认识论和心理学的联盟。  相似文献   

9.
传统认识论是诉诸感觉的主客符合论观点,是一种抽象类主体的方法,它必然导致认识的唯我论,进一步必然割裂认识与客观实在的联系;后现代认识论在超越传统认识论的唯我论倾向上有进步意义,但后现代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抽象类主体际方法,它脱离了自然历史的感性实践活动,因而它把所指看作是概念的塑造,把认识等同于主体际信念的协同性,对认识的理解陷入概念、信念的形而上学。我们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一定运动方式的主体际自然历史性反映,是对实践中人与物、人与人相互规定的互动关系的能动反映。在对认识的分析中,我们诉诸自然历史性的感性实践活动,并采取了自然历史性的主体际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皮亚杰论心理学研究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础主义认识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自然主义认识论潮流。皮亚杰强调心理学研究的认识论意义,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一思潮的致思趋向。他认为,心理学作为认识发展的胚胎学,不仅为揭示认识发展的机制,而且为阐明科学范畴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一把钥匙。皮亚杰的这些思想,对于深化认识论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是位颇有特色的哲学家。与传统意义的哲学家不同,他坚决反对纯粹的哲学思辨,强调认识论的研究应该奠基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为此,他独辟蹊径,对认识的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生物发生学探讨。他认为,由于人的生物机体与认识主体在机能上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在结构上具有同型性或部分同型性,因而由生物机体向认识主体的发展转化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这样,他就揭示了认识主体的生物机体根源,从而在生物机体和认识主体之间架设了一在桥梁。  相似文献   

12.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让·皮亚杰(1896-1980)创立的发生认识论已经在国上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来,我国也陆续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一些著作,并且也发表了一些介绍发生认识论思潮的文章.但总的看来,我们对这一思潮的重视与研究是不够的.其实,发生认识论的许多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都支持、证实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论;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当代哲学思潮向辩证思维复归的一种先兆.因此,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研究这一思潮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我们发现,在认识论的传授和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欠科学的互相矛盾的倾向,急待解决。本文仅就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还是“经验”这一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学过哲学的人都懂得,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规律的哲学学说,它是以认识能力、认识来源、认识过程、认识标准和认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认识论不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问题,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填补了这一空白.他认为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与儿童个体思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相似的.由于二者具有相似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儿童思维过程来揭示整个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要评说《富饶的贫困》及其宣扬的“马太效应”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科学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相关系列的概念、理论和学说进行辩证思维的产物。如果认识的主体对认识的对象仅仅停留在它的发展过程的片断,或者猎取非本质属性的现象,就率意搬用西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乃至神学的现成公式,肢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少数民族经济,就难免不陷入主观  相似文献   

16.
从建构到对话中的建构 --认识本质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皮亚杰的建构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运用认识图式对外来信息的同化,当主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同化新的刺激时,主体就会对原先的图式进行修改和重建,进而去同化外界。这一理论超越了机械反映论。但是把建构看成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实际上离开了主体间的交往,建构仍然无法产生。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研究,使认识论研究的视野深入到主体间的关系,揭示了对话的认识论意义。我们只有在主客体的互动、主体间的对话,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中,去把握认识的建构活动,才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认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创立的发生认识论在认识论研究方面开辟了一条别开生面的新途径,较有成效地回答了一系列带根本性的认识论问题。可以说,发生认识论在许多方面支持、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时,发生认识论也有许多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地方,暴露了它的不足,缺陷和错误。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关于认识的对象任何一种认识论,都不可避免地要回答和说明认识的对象问题,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  相似文献   

18.
不管是把皮亚杰的理论看作一种哲学理论也好,生物学理论也好,或者是心理学理论也好,它首先是一种知识理论,试图说明人这个有机体是如何认识其周围世界的。皮亚杰始终是把认识论的重大课题作为自己研究的主题的。一般说来,西方传统的认识论有两个基本的缺陷:第一,把知识看作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发生的过程;第二,力图从构成知识的两端中的一端  相似文献   

19.
论皮亚杰对认知微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对思维机制的微观研究,是现代西方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皮亚杰以结构—功能分析为基本特征的发生认识论研究,克服了传统认识论只研究高级水平的认识,而忽略对认识发展作发生学分析的缺陷,是对思维机制进行微观研究的一个较为成功的范例。但是,皮亚杰的唯科学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对认识活动进行发生学分析的理论视野,从而使其理论失去了应有的深度。本文仅就皮亚杰关于认知微观运行机制的思想作一粗浅的述评,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20.
从康德的先验论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试论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章苗定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主体在认识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主体性问题的是康德。从康德提出先验论一直到皮亚杰的“发生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