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在"二次革命"、"三次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寻求日本的援助.日本政府、军部、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中国的"二次革命"、"三次革命",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对策:时而阻挠,时而支持,时而参与.中国的"二次革命"、"三次革命"与日本的关系是密切而微妙的,从中也反映出"二次革命"、"三次革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变易思想;二是今文经学的朴素进化观;三是西方进化学说.康有为、严复、章太炎、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近代思想家对进化论进行吸收和改造,形成各具特点的进化论学说.康有为吸收中国传统变易思想和西方自然科学进化观,形成"三世"说的进化观;严复思想则是达尔文、斯宾塞、赫胥黎思想的综合产物;章太炎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学说的影响,将革命引入进化论;孙中山信仰达尔文学说,提出"突驾说";陈独秀和李大钊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影响,分别提出"抵抗力"和"民彝"史观.因此,近代中国进化论具有"多源多流"的特点,在"多流"之中又有其共性.  相似文献   

3.
"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思想解放"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主义必然由"革命"和"建设"两个阶段构成:前者推翻旧世界,后者创造新世界.马克思主义因之也必然有"革命"和"建设"两个不同的理论形态或话语体系.经典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革命"话语,但它同时又蕴含着一套"建设"话语.把"建设话语"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发掘出来,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中发扬光大,乃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者为其发展所做出的一个尚未为人们所意识到的一个伟大贡献,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原因.  相似文献   

4.
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革命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家市会师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产生,<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标志着"理论"的初步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着"理论"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作为现代作家的鲁迅,首先是对中国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具有理想性的思考,初步形成其"民主革命"观;其次是这一思考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进行了具有现实性的不断修正,以完成其"民主革命"观,并以此引导着民主与革命的中国之思.  相似文献   

6.
从四个层面阐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解读"天下第一山"的科学内涵.主要观点是: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胜利的起点;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传统的源头;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篇的宝山;井冈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崛起的圣地.  相似文献   

7.
在1921年7月到1927年7月的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瞿秋白提出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革命战争"为主要形式;必须建立革命军队、党指挥枪、进行土地革命;必须建立"农民政权"--实际上就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萌芽.瞿秋白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前所未有的探索是开拓性的贡献.瞿秋白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到1921年初,列宁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思想与当时列宁的三个过高的估计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是列宁过高地估计了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二是列宁过分夸大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的作用;三是列宁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十月革命后欧洲革命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这"脉之门"就是创立者第一次申明的"革命的理论"与"革命的实践"相统一这一思想精髓;从发展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脉之承"则是继承发展者主张的"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以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的"与时俱进"的现时代的思想精华.对这一过程的沿革,需要的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层面作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诉求引发了三次文化高潮,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于外源性文化危机,是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体的一场文化革命;80年代"文化热"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而近年来的"国学热"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的共同选择.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热",再到"国学热",三种文化现象显示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文化主体正从少数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整合过程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干群关系”的错误解读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诱因之一。建立和谐“干群关系”的理想社会,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动因之一;毛泽东错误地定性官僚主义并予以打倒,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一般群众的平均主义思想,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毛泽东改善“干群关系”的某些措施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预演和实践基础。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地革命"的研究涉及土地革命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党在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演变、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的可能性问题及相关人物与"土地革命"的关系等领域。研究者根据档案资料对革命前土地占有状况、租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重新探讨了土地革命的合法性前提,并根据前苏联解体后的解密资料对"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转变的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研究者运用新的研究范式和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土地革命重新解读,拓展了研究视野,但在原始档案资料的整合利用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并应着重这一领域的微观运作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一词恐怕是中国青年最为流行的话语。作为一种改造中国社会的手段,革命尤其受到激进知识分子的顶礼膜拜。这种“革命崇拜”排斥一切渐进的改良立宪活动,幻想中国一举而成为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国,但实际上对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害大利小。民国初年的强人暴政使得革命倡导者孙中山也从崇拜革命转回到清末渐进改良的旧道。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的"颜色革命"的发生与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的政治选择息息相关,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此进行"民主"渗透的结果."颜色革命"后的绩效表明,革命后的国家在政治发展上并无作为,使原政权中存在的政治弊端不但没有得到改观,反而与国家稳定与繁荣的目标相违背.实际上,"颜色革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所谓民主政治全球化的有力武器.在这里,"权力"与"利益"才是西方国家实施革命的真实意图.独联体各国均面临着"革命"的威胁,对此,坚守意识形态,正确认识民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初,政治思潮对新文化运动的介入、教育状况的落后、学术界的内在思想贫困、文化保守主义的“复兴”、封建思想与虚无主义情绪的弥漫等因素,导致“文学革命”口号的力量日趋衰竭。为此,左翼文艺界对“文学革命”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倡“革命文学”等运动,意图谋求新文学发展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与农民问题"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早年贫苦农民子弟的经历对孙中山日后的影响”、“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对孙中山的影响”、“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如何发动农民”以及“孙中山晚年如何看待农民—土地问题”谈一些补充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思想界以现代性的视野对"文革"与"五四"进行反思时伴随着误读的现象."五四"、"文革"与现代性"信仰"之间各自形成了某种"异化"而又迥异之关联,前者是对信仰的误读,后者则是对信仰的亵渎.亵渎信仰,"文革"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催生出现代性因素;误读信仰,"五四"科学主义、进化论式的现代性诉求亦值得反思.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新启蒙"思潮已孕育着现代性反思的萌芽,即以人性为基本评判准则的人文诉求."立人"的命题在今天理应赋予符合时代内在需求的新的内涵,即夯实现代性的人性论基础,切实获得现代性的信仰维度,从而通往人的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文革”政治文化为“文革”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上的合法性,它在一定时期内对“文革”起到强烈的支撑与推延作用。但是由于“文革”政治文化自身及其所支撑的政治实践的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遂决定了它的支持与推延作用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9.
正确分析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阶级关系,是正确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对中国革命的成败关系极大。然而,共产国际指导思想的“左”倾,对中国阶级关系分析的失误,导致中国共产党连续产生三次“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文革”发动阶段毛泽东对林彪的基本态度是信任支持还是怀疑,大多数人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前者。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材料的正式公布,这一看法遭到了不少研究者的质疑。一时间,理论界关于“文革”发动阶段毛泽东对林彪态度的认识再度变得模糊不清。这主要是由于对这些材料的误读而造成的。事实上,在“文革”发动阶段,毛泽东对林彪一直是信任有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