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小平 《中华魂》2012,(9):29-30
"广大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这是某市的一位领导同志在全市党员干部大会上说的话。的确,每个领导干部做人做事、修身养性,其人品官德贵在敬畏。常怀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关乎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  相似文献   

2.
方圆之道     
"方圆之道"源于《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老子云:"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质的规定性,它的存在和变化都有一个许可的极限。"方圆之道"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妙方,它的基本含义是做事要方、做人要圆,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相似文献   

3.
论哈萨克还子习俗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萨克老人有收养长孙或长孙女,并将之视为己之"小儿子"或"小女儿"的习惯,这就是哈萨克的还子习俗。它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首先,它是作为保护婴幼儿健康成长的一种措施而形成的;其次,它是因哈萨克人义务抚养遗孤的传统而延续之习俗;最后,它是作为缓解游牧社会老人孤独,减轻年轻父母负担的一种特殊方式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变迁,还子习俗呈现衰微之势,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4.
敬畏是一种美德,而无所畏惧常常是破坏的根源,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灾难。当代大学生应该大力培养和重塑敬畏意识,尽快形成对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生命等的敬畏之心。其形成、发展、定型和完善,需要借助于对中国传统的敬畏意识的继承,并采取多种途径实施,努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湖南梅山儒礼的程式及仪文,由民间大儒设计创造,并由儒学之士承传,曾在民间广泛运用,并被老百姓深刻接受而形成一种高雅民俗。婚礼是儒礼的一个部分,在有式有声的过程中,向新人传达做人的标准,传达宜家宜室之道,并营造"中和"之声。  相似文献   

6.
在道家的社会发展合理性思想中,合理性的社会发展是与"道"的特性相一致的社会,它的社会制度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圣人有意造作的结果。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是一个"无争"的和平世界,庄子的"建德之国"则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国法学的语境中,一说起"德治",人们似乎很自然地就有"德"--"道德"--"道德治理"的联想,中国传统社会则被认为是道德治理的典型.然而这种观念并没有说出"德治"的核心理念,只是一些学者想当然的结果.事实上,"德"在中国传统文化源头上并不具体指称道德,它主要是一个具有哲学本体意义的概念.相应的,"德治"也并非道德之治,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治理方式,是贤人之治和民本之治两个核心内涵的有机结合.此外,由于道德具有更多的主观性、情感性等内在面相,它根本不能构成一种治理方式,法学界所谓的"道德之治"实际上所要表达的应该是伦理之治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事的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囿于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较快的老龄化速度与现状,使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趋势与"人人共享"社会目标的实现形成尖锐矛盾.化解这一矛盾,一靠大力发展生产力;二靠全社会重视;三靠国家政府的得力措施.否则,老龄化危机不仅危害当代,还将祸及子孙.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商品经济构成它的世俗基础,全球化趋势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进一步促成了文化多元格局的形成。它导致了绝对价值的遮蔽和消解,其历史后果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障碍、社会整合度的下降、人的精神焦虑、道德感的脆弱。面对文化多元时代的挑战,未来的选择应当是:恢复对永恒之物的敬畏、捍卫精神价值的至上性、重建人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10.
"巴饶"是佤族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支系,它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言之,萌芽于西汉,最终于明清之际形成,是佤族社会受自然和外部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官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为官之道.论文论述了官箴的形成、官箴的核心价值及道德操守以及官箴的不足,认为官箴精华与糟粕并存,其积极部分,如"敬畏忠"的核心价值,"清慎勤"的道德操守,对当前行政文化建设仍有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观卦[■]九五、上九两个阳爻在四个阴爻之上,有阳观于阴之象,亦犹人之二目下视或日月当空之象。圣人通过观察天地万物而明天道、神道及人道,并施其教化。如果人能做到内心诚敬、洁静精微,就可以与天交感、贯通天人。观之大用,不在祭祀,而在感孚,上观以孚天性而达性命之源,以立其本;下观以孚于人情而化育万物,以达其用。与天感孚又赖人之"中正"之德。"四时不忒"乃"神道"之显现,但非"神"之自为,而是阴阳消长循环所致。神"藏于心,发于性,与生俱生",人们通过"观心"即可知"神"之所存,通过"观性"即可知"天"之所在。故这里所说的"神道"即"性道"。"神道设教"能够让人们生起敬畏之心,而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则所谓"内在的超越"及儒学的宗教性就难以坐实。  相似文献   

13.
"为己之学"是儒家传统为学之道的主流,其实质"就是学做人"、"学习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儒家的学做人,大体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尊德性与道学问,二者的顺序上,尊德性是第一位,道学问是第二位。二者的关系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为学传统已渐行渐远,致使当代大多数学子对"为己之学"提法感到陌生,对其深刻内涵不甚了解,疑议丛生,不一而足。鉴于此有必要重提"为己之学",以唤起学子对"为己之学"真切的领会,即它是由本及末由体及用的正确为学之道。由此确立为己之心,笃实为己之心,正确处理学与用、闻与达的关系。将为己之学聚焦在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上,将为学功夫下在自身能力提高上,契合在内圣外王的功用目的上。  相似文献   

14.
之所以要敬畏自然,是因为自然是独立的,是一个整体有序的系统,它不是我们能够创造的;是因为自然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够完全掌握自然的规律,因而无法预知我们干预自然的后果。敬畏自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类自身,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长久地生存。既然人类自视为自然的"主人",那就应当负起主人的责任,而不是对于自然为所欲为而不顾后果。敬畏自然,表明了人类的高贵和尊严。  相似文献   

15.
苏缄人格风范主要体现为为国之忠、履职之勇、做人之义、理政之智等四个方面;其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为爱国精神和敬民意识.苏缄精神之形成,既有其深刻的儒学基础,亦有北宋时代的社会因素,并受家风家学之影响.今天传承和弘扬苏缄精神,仍然具有积极的道德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庐山作为人文圣山,与周围的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作为隐逸之山,它是反城市的;作为文化之山,它与城市形成互补关系;作为信仰之山,它则成为本地域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最高伦理道德标准。中庸之道对传统中国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中庸之道是做人做事之道。中庸之道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宋明儒家敬畏思想的整体梳理可知,敬畏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工夫和心境。敬畏心境是将天之生于人的性理发明为己身主宰,表现为心处于“诚”且“专”的状态。敬畏心境与敬畏情感、敬畏工夫两者之间存在本末、先后以及体用关系,把持和修行敬畏的情感和工夫可以涵育敬畏心境,持守敬畏的心境也可以使敬畏情感得以中正、敬畏工夫得以自然。敬畏心境也有其独特的涵养之道,一方面可以通过“系心于一事”、“一心在理上”以及“必有事”的工夫为己身确立主宰,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在格物致知中致以“精一之功”使己身之主既“诚”且“专”。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不仅仅是一个词语、一句口号,它的真正实现是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法律权威的绝对尊重为基础的,它要求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全社会对于法律的尊崇。社会对法律的尊崇源自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的形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对法的认知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法律信仰形成的土壤。中西方不同的土壤造成了中西方社会法律信仰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优雅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基础上,"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使人类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逐步学会善待和敬畏包括人、动物、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领悟生命的神圣,尊重生命的平等生存权。"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内涵全面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为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优雅的社会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