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播习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具有基因性的意义。为了探讨中华传播习俗对新世纪大众传播的影响,采用学科的、定性的研究方法,认为对于大众传播活动而言,合理地利用传播习俗,是使得传播活动获得更好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新世纪之初的大众传播表现出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中华传播习俗以强化传播效果,并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实绩,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整酒"习俗由来已久,该习俗的视觉传播与意义建构反映了不同时代土家族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面貌;"整酒"习俗视觉传播与意义建构的当代变迁也对土家族居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反映出历史发展变化对土家族社会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交往范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人类交往的探索完成了对人类传播现象特别是现代传播现象的一种独特解读;这种解读的方法论基础是与他对资本的分析相一致的.资本签发了现代传播工具的出生证明,现代传播活动传递和构成了生产关系,资本的终结就是人类全面交往时代的到来.总之,资本塑造了传播,传播的逻辑体现了资本的逻辑.现代传播是随着资本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资本的发展而发展的,资本塑造了传播,传播的逻辑体现了资本的逻辑.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创新和人性化竞争的方式,是媒体树立社会形象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代表着新闻的传播趋势.基于新闻传播实践剖析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失衡与偏向,强调传播人文关怀须有新的突破,提出在新闻传播中渗透人文关怀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论广告图像传播的修辞现象及其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促使大量的广告图像产生。广告视觉传播在广告信息传播活动中具有特别的功能和意义。广告视觉传播以图像载动信息,通过媒体图像向受众传达信息,进而达到视觉说服的目的。修辞与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有密切的联系,研究修辞现象的目的就是“从表达效果出发”。广告视觉传播存在图像传递信息表达效果的研究需要,因而修辞现象的研究有必要从传统语言修辞的领域扩展到广告视觉符号修辞的范畴中来。这意味着载负修辞现象的外在符号形式发生了转换,而这种修辞现象的载负外在符号形式的转换,与受众心理有着很重要的内在联系,并使广告图像传播获得较理想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体育运动的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社会经济繁荣,传播技术日益发达,赋予体育运动新的意义和社会传导功能。大众媒体的介入无限扩大了体育运动的传播空间,使体育运动在社会文化信息和商业信息的传播上发挥出了巨大的功效。研究体育运动的传播模式及其传播特征,不仅有助于构建体育传播学的价值体系和逻辑起点,同时有助于探讨体育传播活动与广告传播活动的特殊相互依存关系,为广告传播如何借助体育传播的规律特征和资源优势创造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姜复宁 《中华魂》2021,(3):18-21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产业及其规律进行了深入思考与阐发,这种对传播实践的关注和对新闻理论的抉发,与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经历密切相关。恩格斯17岁开始向报刊投稿,马克思大学毕业后便参与《莱茵报》的创办工作,而他们于1848年创办的《新莱茵报》更是在二人的革命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甚至直到10年之后.  相似文献   

8.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并非只发生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里,儿童个体生命的成长与社会化离不开养育习俗的影响。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儿童养育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儿童保育和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深入研究存在于本土的、民间的儿童养育习俗对于促进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本土生长”、回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异化现象、实现对本土儿童及其教育知识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认知传播是以“人”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活动。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就是认知传播产生的物质基础,“人”就是最初的媒体形态。人类认知传播经历了前口语传播、口语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和互联网传播等发展与繁荣时期。在技术工具的支持下,人类不断地延伸着感官媒介的触角,探索着无比丰富的客观世界和充满奥秘的人类主观世界,形塑着社会形态和个体心智。在这历史进程中,最原始的身体感官媒介自始至终是引导人类传播活动跨越时空的主动力,左右着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0.
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行为,一种文化体系表现,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文化中最具活力的文化现象。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现代与传统,这两种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的文化现象,在现实生活运行中,必然会发生碰撞、冲突与交融。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会在民族成员对现代文化的读解中构入广告文化,促进广告的传播;而民族文化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及维护传统的惯性,又使它在面临广告这一现代文化进入时,始终处于警戒状态。因此,广告传播务须正视民族文化的功能。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构成广告的文化精神意蕴、形成广告文化表现个性、影响着受众对广告的接受取向以及制约广告文化传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艺术程式是存在于艺术活动过程的技术格式和形式规范,规范化、标准化和审美化是艺术程式必备的三个要素。艺术程式在中西方艺术的存在,因为中西艺术不同的思维起点而形成鲜明差异,中国艺术程式以近乎纯技术、纯形式的抽象程式为主体,呈意象化特点;西方艺术程式以真实再现自然的系统程式为主体,呈科学化倾向。艺术程式既是对艺术创作过程实践部分的经验总结,又是艺术家艺术形象再创造的出发点,并固定地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艺术活动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艺术程式与艺术创新也有着深刻的关系。规范性、可塑性与排外性是艺术程式的三大特点,排外性突显了艺术程式的自身价值,成为规定艺术创作本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求和约定在微分几何、张量分析、连续介质力学等学科中,对于表达式和推导的简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个方面将其加以推广:当项中括号或量指标重复出现一次时,和当项中i、j、k指标出现一次时,均可按爱因斯坦求和约定,对表达式的简化和推导过程的简化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以契丹族文化习俗为主线(包括辽朝建立前的契丹族、辽代契丹族、辽亡以后的契丹族),比照与契丹民族有内在联系的北方民族,如匈奴、鲜卑、奚、室韦、靺鞨、女真等,就契丹族早期文化与习俗及其特点进行考证分析。早在辽朝建国前契丹人就有自己的文化与习俗,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与习俗,军事文化与习俗,社会组织文化与习俗,法律文化与习惯,交易文化与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宗教、道德、信仰与礼仪,衣食住行文化与习俗。契丹早期文化与习俗具有原始性、流动性、粗犷性、融摄性、学习性、创造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际船舶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与赔偿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海上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损害责任及赔偿公约》(HNS公约)迟迟未能生效。通过分析阻碍公约生效的几个重要因素,结合国际上提出的多种解决方案和目前的议定书草案,指出公约修订将对海上运输有毒有害物质赔偿体系带来的影响,提出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以契丹族文化习俗为主线(包括辽朝建立前的契丹族、辽代契丹族、辽亡以后的契丹族),比照与契丹民族有内在联系的北方民族,如匈奴、鲜卑、奚、室韦、靺鞨、女真等,就契丹族早期文化与习俗及其特点进行考证分析。早在辽朝建国前契丹人就有自己的文化与习俗,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与习俗,军事文化与习俗,社会组织文化与习俗,法律文化与习惯,交易文化与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宗教、道德、信仰与礼仪,衣食住行文化与习俗。契丹早期文化与习俗具有原始性、流动性、粗犷性、融摄性、学习性、创造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会展业是产业带动效应极强的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因而经济发达城市常把它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会展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由于会展业是特殊的综合性很强的服务贸易产业,会展人才应该具备"面广而专深"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会展人才学历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尚存在不少问题,为了适应会展业迅速发展需要,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至少应体现四条基本原则。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设置本科性质的会展管理专业方向,是我国第一批会展人才学历教育的单位之一。广州大学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并日益显示出其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广州国际会展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论述了国际会展旅游的特点 ,分析了广州发展国际会展旅游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加快广州国际会展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 ,即“一体化”建设、强强联合、创特色、上品牌、市场化运作、加强宣传、商旅互动、人才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8.
针对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非语言交际障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之间的区别、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及其分类,为跨国合作者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提供一个良好开端,使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
体态语是通过人的姿态和表情来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它是一种语义非常丰富的交际手段,是人脑活动最真实的显现。体态语同语言同时参与交际过程,共同完成交际活动。本文论述了体态语的特征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