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细节干预的的成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室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措施细化,从细小环节进行干预,提供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教会关于糖尿病的自我护理知识。结果通过护理细节干预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提供有效的护理细节干预和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可强化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相关治疗、护理的方法有效防范并发症发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结肠造口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随机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结肠造口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全程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高、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在社区罹患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的老年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研究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OP相关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理念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普通的健康教育,利用量表考核、对比两组患者的OP相关知识、健康信念以及自我效能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教育后OP知识得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三项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OP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理念的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对OP知识地掌握,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专项健康教育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初次确诊2-DM患者37例,他们都接受了专项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介绍2-DM基本知识、强调自我管理能力重要性、告知降糖药物相关知识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等,接受健康教育前后使用“密西根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DCP)评估老年初诊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接受相关内容健康教育后,老年初诊2-DM患者DCP问卷中饮食管理行为、坚持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足部护理行为、用药行为等维度分及DCP总分均明显优于教育前(P〈0.01,P〈0.05)。结论专项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老年初次确诊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江西南昌市某院治疗的1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97)和对照组(n=9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立体式教育和心理护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得分明显升高,而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得分明显降低,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得分均明显升高,满意度评分也明显升高。因此采用立体式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其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探讨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10月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实施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结果高龄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临床症状隐匿、易发生低血糖、并发症多,均针对性地进行了评估和护理。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治疗、科学定期的血糖监测、合理药物应用、加强基础护理是行之有效的对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强化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0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形式包括集中教育、召开座谈会、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家访及电话随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强化教育,运用改良后的SDSCA量表作为评分工具,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评分进行比较,评价个性化强化教育对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个性化强化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饮食、运动、足部护理方面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强化教育可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5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28例接受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心理功能、环境因素以及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达到75%,与研究组的96.43%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之中,在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用药依从性、各指标变化、并发症和致残率的影响。方法将本中心确诊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年后的用药依从性、并发症、致残率、各项指标变化及QOL评分。结果护理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显著低干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哮意义(P〈0.05或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值和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饮食、药物、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状况,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还能提高患者的QOL,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普查糖尿病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法每年对体验年龄在40岁以上的干部群众进行糖尿病普查,派出专家巡诊团对查出的患者予以确诊、定型,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常办糖尿病知识讲座,放幻灯片,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及健康处方,开设24h糖尿病专线,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结果经过5年的糖尿病普查,查出Ⅰ型糖尿病1500例,2型糖尿病3200例,收治来自全区的糖尿病患者11000例,病情均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经过普查及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学会了自我保健、自我监测和科学的饮食方法。起到了控制病情,延缓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延续护理组52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随访,干预组在出院后对其进行延续性护理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服药依从性、健康内容知晓情况等内容,以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延续性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自我管理特点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年老年糖尿病患者256例进行临床自我管理特点分析,比较饮食、自我监测、运动、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和足部及皮肤护理等方面情况,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自我管理特点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2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比制定护理对策前好,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同时,本组患者实施护理对策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5.7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1.25%,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据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使其从内心重视、生活中配合医护人员,进而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有效控制或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从整体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48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痛苦程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方法 通过一对一床旁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患者基本了解与自己疾病有关的预防、保健知识,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责任心.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尿失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尿失禁患者9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按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的认知干预、心理及行为干预。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尿失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作为糖尿病的高发人群,生理功能逐步退化,抵抗力显著减弱,其生活质量、疾病控制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护理工作的进行。因此.探索如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此种世界性老年公共卫生问题至关莺要。我科对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所收治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中医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自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用药知识了解情况以及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用药知识知晓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5.56%,χ~2=3.736,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提高了患者对用药知识的知晓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选我疗养院在2016年至2018年入院的100例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人数均为50例,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全程护理干预组。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疼痛、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精力、情绪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等多项的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常规护理组和全程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出现了下降,但是全程护理干预组下降的幅度更大,更加接近正常水平。全程护理干预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体健康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全程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6%,要比常规护理组的68%高出28个百分点。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选择全程护理干预方法所起到的效果比较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使血糖更加接近正常范围,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对护理人员工作更加满意,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和作用障碍导致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它可波及全身多系统乃至发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这2年收治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同样的治疗用药方案,仅是护理方案不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和个体化心理护理,在休息、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