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史诗《格萨尔》与蒙古族史诗《格斯尔》,两者之间的关系,向为探讨这两部史诗的人们所关心。通常不少人认为二者同是一部作品,常常将二者相提并论。如在提及这两部史诗流传的情况时,人们往往写道“流传在藏族、蒙古族中间的《格萨尔》。”或“流传在蒙古族、藏族中间的《格斯尔》。”有的人又认为二者彼此无关,是截然不同的两部作品。笔者认为:如将二者合二而一,完全等同并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它  相似文献   

2.
<正> 蒙文《格斯尔》与藏文《格萨尔》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们经常探讨的一个热门论题。数十年来,百家争鸣,莫衷一是;各抒己见,互相启迪。在此,笔者也想鸣放一番,就教于方家。 (一)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至关重要的是应首先承认《格萨(斯)尔王传》是中国藏族的英雄史诗,无论是藏文本,还是蒙文本,都发祥于藏族土地。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藏文《格萨尔》是源,是母本;蒙文《格斯尔》是流,是子本。  相似文献   

3.
史诗《格萨(斯)尔》形成于漫漫历史长河中,积累有多重文化因素,宗教文化是其中之一。不论藏族《格萨尔》还是蒙古族《格斯尔》都蕴涵有无比丰富、繁复离奇的宗教成分,记录着藏蒙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宗教文化的某些信息。本文旨在通过对藏族《格萨尔》和蒙古族《格斯尔》的宗教内涵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反映在这部史诗中两个民族宗教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异同。蕴涵在史诗《格萨(斯)尔》中最古老的宗教文化是萨满教文化。萨满教是蒙古族和藏族的固有宗教或说传统宗教,在蒙古族称“博”,在藏族则称“苯”或“苯钵”教。萨满教的一大特点是自…  相似文献   

4.
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了徐国琼“论《格萨尔》与《格斯尔》‘同源分流’的关系”一文,是一篇关于《格萨尔》的比较研究文字。本文阐述了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传》(北京版)的内容梗概及其不同于前期阶段蒙古英雄史诗的一些描写特征,对于了解《格斯尔传》,和开展《格萨尔》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蒙古《格斯尔》的"天"─腾格里格日勒扎布《格斯尔》与《格萨尔》在内容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关于"天"─腾格里的描述就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例子,这也是蒙古《格斯尔》有别于藏族《格萨尔》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着重就"天"在《格斯尔》中的作用与意义等问题,简...  相似文献   

6.
英雄史诗《格斯(萨)尔》是一部广泛流传在国内外蒙古、藏、裕固、土著诸多民族人民中间的伟大史诗。为我国闻名世界的三大史诗之一。我们这里所说的《格斯尔》正是与流传在其它民族中间的《格萨尔》相区别而言。本文概括地介绍流传在蒙古族人民中间的《格斯尔》说唱家、流传情况和版抄本,以及搜集、整理、翻译、研究的概况。不涉及国外《格斯尔》和藏族等其它民族的《格萨尔》。 一、《格斯尔》的流传、艺人、版本概况  相似文献   

7.
《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地区,在这两个民族的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学者们把《格斯尔》与《蒙古秘史》、《江格尔传》誉为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三大高峰.然而蒙藏两个《格萨尔》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它们是怎样互相影响的,这是一个研究史诗的人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对于弄清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史、了解蒙藏两个兄弟民族源远流  相似文献   

8.
关于蒙文《格斯尔》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齐木道尔吉一,蒙文《格斯尔》与藏文《格萨尔》的关系及其表述问题对蒙藏《格斯(萨)尔》的关系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的:认为蒙义《格斯尔》是从藏文《格萨尔》翻译过来的,认为蒙藏《格斯(萨)尔》...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人们称中国文学史上并无长篇叙事诗,仅有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木兰辞》,虽然内容佳美,却失之篇幅过短。 解放以后,随着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大规模收集发掘,人们才惊异地发现:在中国大地上蕴藏着丰富的叙事长诗!除了象纳西族的《人类迁徙记》、苗族的《古歌》、彝族的《梅葛》、《阿细的先基》那样被称为史诗的作品之外,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为《格斯尔》)、新疆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傣族的《召树屯》、撒尼人的《阿诗玛》等作品也为人们所熟知、喜爱。其中,《阿诗玛》这部作品收集最早、也最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期在参加《藏族原始宗教资料丛编》一书的编辑工作中,翻阅了《格萨尔王传》许多分部本,发现这部流传于广大藏区的英雄史诗中,保留着不少藏族原始宗教的遗存。前已在《〈格萨尔〉中的藏族原始宗教》一文中诈了概括的介绍。因涉及面过宽,难免有简略之憾。目前由于参与撰写《藏族原始宗教》一书.又重翻了一次《格萨尔王传》的十多个分部本,对一些原始宗教遗存,又有新的发现,其中,烟茶是一种古老的祭扫仪式,通常被称为“恨桑”。“娱桑”一词中的“桑”,是藏语的音译。在藏语中,它的含义是“烟”或“烟火”;而“偎”,应是汉…  相似文献   

11.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在民间的流传形式很多,《格萨尔》唐卡就是其中一主要的流传形式。本文结合两者的关系进而分析《格萨尔》唐卡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篇幅堪称世界之最 ,容量被视作认识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因此成为世界藏学研究的热门学科。由于《格萨尔》的文体为说唱体 ,音乐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藏族学者扎西达杰先生在经过广泛调查和拥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 ,以扎实的音乐功底和独到的理论见解 ,于 198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等刊发表了《玉树藏族 (格萨尔 )说唱音乐研究》、《玉树藏族 (格萨尔 )说唱曲调分析》等文章 ,填补了研究空白 ,得到了学界的热情肯定和赞誉。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 ,在《格萨尔》音乐领域笔耕不辍 ,成绩斐然 ,先后三次…  相似文献   

13.
<正> 藏族作家、翻译家、《格萨尔》专家降边嘉措的新著《<格萨尔>初探》,1986年12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全面介绍、研究、评价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是降边嘉措长期以来在藏族文学领域锐意开拓、深入探索、辛勤笔耕取得的崭新成果。《初探》的问世,无疑将会推动《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翻译、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驰名中外,在整个雪域藏区更是户颂家传,无人不晓。 史诗《格萨尔》所体现的较高的审美价值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所在。而创作这样的艺术美,又与作为史诗创作者和欣赏者的主体——藏族人民群众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是分不开的。毫无疑问,这种较高的审美能力又和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程度分不开。英雄史诗《格萨尔》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和社会文明的坚实基  相似文献   

15.
《格斯(萨)尔》最初产生于历史上苯波教占统治地位的藏族地区。后传入蒙古堆区,逐步形成了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文学名著《格斯尔》。《格斯尔》形成正是传统的萨满教让位于喇嘛教的历史时期。宗教变革的历史过程在《格斯尔》故事情节的构造,特别是艺术形象的塑造中得到了生动的反映,本文拟从史诗《格斯尔》的艺术形象着眼,对其进行初步的类型分析。 1 《格斯尔》艺术形象的第一种类型——鬼。 萨满教认为:“宇宙有上、中、下三界,上界为天,神灵所居:中界即人间,人类所居;下界为阻间,鬼魔所居。”史诗《格斯尔》里的三种类型的艺术形  相似文献   

16.
<正> 英雄史诗是歌颂民族童年时期英雄武功的长篇叙事诗,主要表现古代民族形成过程中,氏族、部落、部族或民族之间的战争。《格萨尔》所描写的就是吐蕃历史上发生过的部落战争,在古藏文历史文书中都有记载。因此可以说,古代藏族部落战争是《格萨尔》的创作源泉;《格萨尔》是古代藏族部落社会战争的艺术再现,一部《格萨尔》,就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部落社会的战争史。 部落战争的目的 《格萨尔》所描写的古代藏族部落战争,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门岭大战》、《松岭大战》、《羊同之役》、《米努绸缎国》、《白利羊国》等部,表现吐蕃统一青藏高原诸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二是《阿豺之役》、《木雅黎赤国》、《粟特之战》、《朱古兵器国》、《霍岭大战》、《姜岭大战》等部,表现吐蕃同兄弟民族之间的一系列战争。三是《卡切玉宗》、《大食财国》  相似文献   

17.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已被公认是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计有一百多万诗行。国际上研究此史诗已有两百多年。我国是《格萨尔》的故乡,云南是流传《格萨尔》的省区之一。本文从《格萨尔》史诗对族系、甥舅关系、传家宝刀、茶叶饮用、商品互市、保护茶商、迎娶汉公主和消灭妖尸等方面生动优美的描述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藏汉两大民族之间存在的源远流长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18.
对《格萨尔》的研究,近些年来在藏学范围内已形成热潮。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各自因为自己的局限而难以深入,总的状况还停留在初级研究的层次上。这自然有其客观原因。我们知道:《格萨尔》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字定本,它仍然生长在民间艺人的创造力和藏族人民的想象力中。原因也许不仅仅如此。《格萨尔》是什么?《格萨尔》的意义在于哪里?显然,这不单单是一种藏族民间文学的认同,或一部史诗的认同,而应该是藏族有史以来文化的认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它视为一部宏伟的民间  相似文献   

19.
蜚声中外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在古代藏族民间文学的丰厚而坚实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史诗《格萨尔》产生之前,藏族民间“文学品类,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已经齐全,且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因此,《格萨尔》无论是在作品主体、创作方面,作品素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还是在思想内容、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从以前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各类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素材均在史诗中有所表现”。①正因为如此,《格萨尔》才逐步发展,日臻完善起来,被誉为“藏族文学群峰中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国内外不少藏学专家和学者在对格萨尔王产生年代这一问题的论述中 ,一致认为藏族英雄格萨尔王是第一甲子年诞生于康区的德格岭仓地区 ,距今已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这是藏传佛教不仅在整个藏区以传播和发展 ,而且正在逐渐向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领域渗透的时候。只要我们认真地研读《格萨尔王传》这部恢宏的史诗 ,就不难发现这部史诗中既继承了藏族原始宗教和自然崇拜的内容 ,又溶入于后期形成的苯波教和藏传佛教中诸多教派 ,如萨迦派、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格鲁派等教派教义的内涵。在《格萨尔王传》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