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启文 《统计与决策》2005,(12):106-108
对外贸易对湖北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外贸的绩效,湖北省在选择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时,应从本省的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又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是要以动态的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振新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光电子产业.  相似文献   

2.
张海波 《统计与决策》2006,(12):120-122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技术创新因素在贸易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国需要转变对外贸易发展观念和调整贸易战略,依托技术创新来建立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具体表现为:两国在货物贸易领域的规模和增速都突飞猛进、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发展的联系紧密。基于显性比较优势理论和贸易结构分析方法,利用1992—2017年中韩货物贸易细化行业分类到SITC四分位数据,分析中韩两国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对方市场的出口比较竞争优势,得到如下结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韩两国在各自优势产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在世界市场上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中韩两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往来也不断拓宽和深入,两国货物贸易的差异性较大、贸易互补性较强;从不同时间阶段来看,中国和韩国在出口产品的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和优化,两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随着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地位的调整而变化,中韩两国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双方产业的互补和中国丰富的资源禀赋为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加入WTO背景下,江苏只有选择“立足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积极应对战略,方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掌握主动、率先发展。提高技术转换能力是提升竞争力的主旨,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并通过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将江苏现实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努力促进劣势转化为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争取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不少学者通过不同的实证方法证明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随着贸易的发展不断提高。但是通过投入产出法的分析,计算中国出口品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中国的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从投入要素和生产过程来考察并未出现明显的提高迹象。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外部贸易磨擦的El益增多,中国应加快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研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明确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及其核心优势,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反映绝对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增加值,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反映相对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四项显示性指标,综合考察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国际贸易动态均衡模型的构建,认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具有“锁定”效应和“自我升级”效应,可以通过贸易政策和需求的自然条件调整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实证运用中国农业机械动力与进出口贸易数据,对模型进行研究,认为中国可以借助比较优势和培育新比较优势,实现中国经济新的均衡和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9.
国际服务贸易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服务产业的相对滞后,国际服务贸易远远落后于国际商品贸易.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开展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对经济部门来说更是一个新领域.上海市统计局外经统计处许春康副处长,年初随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培训考察团”赴美进行了培训考察.本刊特约请他就这一方面给读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区根据区域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的发展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与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工作必须要有对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而这又是建立在对产业的正确分析与评价基础之上的.对行业的评价.可从体现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入手.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对区域内的制造业行业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行业的发展给予了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助UNCTAD数据库2008—2019年数字服务贸易数据,分析我国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测算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在数字服务贸易行业的RCA指数和CA指数,并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重点分析了我国数字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情况。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服务贸易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个别行业也落后于同为新兴国家的印度和巴西。中国需要不断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投入以及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的融合,以提升数字服务贸易行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图情学生产力总体情况与发展趋势,文章利用反映社会科学领域高质量水平的CSSCI来源文献作为科研产出指标,对1998~2007年间我国各地区图情学生产力水平、分布、地位、发展趋势与优势地区进行定量分析;利用集中度、增长率和排名变化等指标时我国各地区图情学生产力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相对优势指数(CAI)分析了我国图情学学科相对优势地区以重点发展.最后对发展我国图情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事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冯启文 《统计与决策》2006,(22):134-135
1湖北的发展必须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经过20多年的高速粗放增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享受到国家开放的优惠政策和靠近国际市场的地理优势,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西部。但东部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随着资源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HS1996的数据,计算中国、印度和俄罗斯2001和2005年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指数.运用统计描述、核函数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转换矩阵,对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产品的KSCA部门分布及其演变,以及部门内分布的跨时期变化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绝大多数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贸易模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相比之下,中国比印度和俄罗斯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俄罗斯的比较优势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统计》2000,(3):4-8
90年代,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及国内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将上海正在酝酿的一项地方性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市委、市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遵循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相似文献   

16.
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 加工贸易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国际分工方式,是产业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深刻反映.在国内外优势互补的进程中,我国加工贸易飞速发展,不仅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而且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外向型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优势与成本优势,而技术优势仍需转化为成本优势,才能使企业获得较高经济利益.成本优势能够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但现实中却存在着诸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制约问题.在后危机时代,外向型企业要继续保持成本优势,就应实施开拓国内外市场;改良产品设计;加强过程管理;重视研发投入等各项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佳木斯与俄远东地区毗邻,独特的地理优势使俄罗斯成为佳木斯市对外贸易的重要伙伴,对俄贸易的蓬勃发展对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俄罗斯入世以来,面对日益改善的贸易环境,如何发展对俄贸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多方面调研基础上,从目前佳木斯市对俄贸易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给出了加快佳木斯市对俄贸易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给新疆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新疆地处中亚,是连接中国东部和中亚地区的枢纽.中国东部与中亚国家之间,在经济上存在着互补性.新疆的特殊区位,使得其在国际经济未来发展战略格局中,存在区位优势的可能.沟通东西方,是新疆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之一.东西部地区联动协同发展模式是新疆面临着新的战略选择.通过这一模式的构建,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实现新疆与东西部的经济联合,最大限度促进自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产生系统性冲击。本文基于ADB-MRIO2022数据库,应用前沿的有向加权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10—2021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动态演化趋势和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一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的区域化属性逐渐增强,其中美洲地区(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最为明显,美国正逐步分散贸易风险,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其主导的局域网络脆弱性,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大,不利于以中国为主导的局域网络应对特定性冲击。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但在高技术制造业网络中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发展数字经济在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一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对核心资源的控制能力,占据“织网者”优势,扩大贸易影响力,但仅对处在网络中心与近中心的国家的接近中心性有显著促进作用。新兴经济体要打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封锁困境,必须提升增加值贸易流量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主要出口对象国相对多元化。本文发现逆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具有长期结构性特征,揭示了利用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