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在研究现状述评、创作态势综述、理论批评研究、多民族文学史观以及少数民族文学本质属性诸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进展。英雄史诗和地域文学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族别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主体,32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均得到不同视角和层面的考察和研究,展现出年度进展和收获。作家作品、三大史诗、民间文学总体探索和多民族文学理论审视等领域将会得到新的深入和推进。  相似文献   

2.
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可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和迁徙史诗三大类型。创世史诗歌唱的是创世神话,常有宏大、深远的绮丽想象;英雄史诗歌唱的是民族英雄,常有伸张正义、慷慨激昂的抗争意识;迁徙史诗歌唱的是迁徙的历程,常有背井离乡的隐隐哀伤。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特征,特别是迄今依然在传唱的史诗,其特点处在不断的变迁中。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类型和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西南少数民族史诗包含了创世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三大门类,其中创世史诗、迁徙史诗最为丰富;西北少数民族则以英雄史诗最为显赫。  相似文献   

3.
:彝族民间文学《支格阿鲁》是一部典型的英雄史诗 ,并且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英雄史诗。本文详细考证了其产生的历史年代 ,分析了这部史诗的文学艺术成就及作品所反映的彝族古代哲学思想。探讨了这部作品的人类学价值和民族学价值。提出这是一部其它任何英雄史诗所无法代替的具有重要地位的巨著 ,应引起彝学界高度重视 ,尽快在各地区进行深入细致的收集整理 ,全面而真实地向世人呈现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4.
彝族“支嘎阿鲁”史诗母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嘎阿鲁"史诗,有着其他英雄史诗所具有的英雄奇特诞生母题、与恶魔争斗和征服母题、英雄的神奇婚姻母题、英雄救母母题等等,并有自己的独特性,体现着南方英雄史诗的文化英雄特征。这些母题充分说明了"支嘎阿鲁"史诗的英雄史诗特性,也反映了彝族民间文学与世界英雄史诗的可交流性。对跨省传承的"支嘎阿鲁"史诗母题进行研究,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揭示彝族史诗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少数民族宏伟的英雄史诗画卷中,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英雄格萨尔与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英雄江格尔是藏蒙两族人民在长期民族发展过程中塑造出的两个不朽的英雄典型。这两个艺术典型,既具有英雄时代的共同特征,都为氏族部落的统一繁荣而战,为铲除邪恶、保卫领土而战,刚正勇武、本领超人,同时他们又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史诗特点浅析夏爵蓉在我国,史诗的含义有两种,一指在神话、传说、歌谣的基础上,用叙事长诗反映各民族早期的历史发展、社会演变、重要事件、英雄业绩等的文学样式;另一指用散文叙事方式,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的长篇作品。基于这类作品...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同兄弟民族和其它国家的史诗一样,是人类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它代表了蒙古族史诗的最高成就,是蒙古族古代文学的三大高峰之一。它同《格斯尔》一起,与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史诗相存并列,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化遗产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根据文化部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保护和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策划“民俗志”、“史诗长歌”、“民间文学作品精选”三套丛书。三篇总序,阐明丛书之宗旨,民俗、史诗、长歌与民间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写作要点。  相似文献   

9.
英雄史诗被称为“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在我国南方还是北方,英雄史诗都是一种反映与民族命运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及英雄业绩的规模宏大的古老长篇韵文作品,“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战争”的“传奇故事”,是  相似文献   

10.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宝库异常丰富,不少学者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日本民阎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近年来许多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者视野开阔起来,他们把民间文学放在多学科联系的背景上去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也越来越引起日本学者的关注,他们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的翻译、研究、介绍等就是如此.日本学者的研究,比较关注的内容之一是关于民间文学、创世神话、民族信仰与民族起源的问题.他们对于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化等的研究考察,具有较广的研究范围、兴趣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突厥语诸民族的英雄史诗蕴藏丰富,极具民族特色,是他们悠久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其中的很多作品早已跨越国界,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宏大的英雄史诗甚至已经成为国内外专门的研究学科。本文将回顾和展望其学术史,钩沉和总结已取得的成绩,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这篇论文选自《东蒙古流传的几篇蒙古英雄史诗》一书(关于该书内容介绍,参阅本刊一九八四年第四期)。文中介绍了内蒙古地区(即作者称之为“南部蒙古和东部蒙古”)历年来搜集、出版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情况,及国外学者翻译、和研究内蒙古英雄史诗的情况。这些内容对于我国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特别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提到的收入该书的五篇英雄史诗是:《格斯尔与吉尔班·沙尔之战》、《格斯尔与嘎尔丹蟒吉思之战》、《茹格慕高娃之悲泣》、《吉尔班·沙尔之出世》和《金色的须弥山》。  相似文献   

13.
突厥语民族和蒙古族由于相同的游牧经济生活、共同的萨满文化背景、错综复杂的族源关系和频繁的历史接触,他们的英雄史诗之间具有诸多的共同特征。本文通过哈萨克英雄史诗《阿勒帕梅斯》和蒙古英雄史诗形成、发展规律和结构类型的比较研究,阐释了突厥英雄史诗和蒙古英雄史诗传统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我国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介绍了史诗《玛纳斯》的搜集、翻译、研究及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15.
“吉老”是哈萨克族民间的古老史诗歌手,是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等古老民间韵文长篇作品的再创作者和演唱者。“吉老”与吉尔奇、阿肯等民间说唱艺人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吉老”不但是民间文学的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承者,而且是统治者、领导者或捍卫本部落利益的勇士。“吉老”这种史诗歌手的出现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历史条件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不但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而且在民间文学方面也有丰富的宝藏。长达一千万言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被称为“诗的民族”的傣族现在初步统计就有长诗五百部以上……各族人民浩如烟海的史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有如多姿的春花、无数的繁星,不论数量和质量都可以毫无逊色地与世界上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学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元代特殊的时代环境使元杂剧不可避免地受到蒙古民俗文化的影响。元杂剧中有很多爱情剧、宗教剧和反映大团圆结局、节日竞技及节庆时杀羊造酒等习俗的情节,这与蒙古民族的思想、文化、习俗关系密切;元杂剧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这与蒙古族崇拜英雄的民族情结不谋而合;蒙古民族的审美风尚使元杂剧总体上呈现出酣畅淋漓、热烈奔放的风格;元杂剧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也与蒙古民族的民间文学诸如英雄史诗、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元杂剧中使用了大量的蒙古语,更直接地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一在经典的诗歌文学遗产中,民族史诗作品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远古人民关于英雄理想主义的艺术表达。我们联盟的人民完全有权利为自己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英雄史诗宝库而感到骄傲。俄罗斯的壮士歌、乌克兰的渡玛((1))、亚美尼亚的《萨逊的大卫》、格鲁吉亚的《阿米兰》、北高加索民族的纳尔特史诗、乌兹别克的英雄浪漫达斯坦、哈萨克的英雄赞歌、吉尔吉斯的《玛纳斯》、雅库特的奥龙霍((2))以及现今远离“故土”却闻名于它地的民族史诗,  相似文献   

19.
《玛纳斯》是我国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至今仍有不少歌手艺人们演唱这部史诗,群众称这些演唱者为玛纳斯奇。史诗内容广博,它包容了各种神话传说、民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内容。反映了柯尔克孜族的历史、地理、人情、风俗等社会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邹华编著的《多元多彩各美其美——走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一书由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本书的编写旨在通过对我国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介绍,概述各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丰富独特的艺术形式、瑰丽多姿的艺术风格和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其中侧重介绍和评述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学代表性作品。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尽量做到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各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学珍品,把它们陈列给欣赏者,本书在体例方面主要以少数民族文学的体裁分类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