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目前,在高校音乐鉴赏中引入流行音乐元素是一种趋势,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努力把握流行音乐脉动。首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情景式导入、对比、讨论、体验等。其次,重视学生的欣赏心理,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知、想象和联想、以及对作品的深层次的理智分析,使学生能在流行音乐中汲取营养,提高对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兴趣,能在音乐的鉴赏中提升审美能力和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流行音乐的一种发展思路是将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机融合,流行音乐借助戏曲文化元素,呈现或温婉典雅、或含蓄内敛的风格,让现代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韵味。通过在流行歌曲中应用戏曲伴奏乐器,借用戏曲唱词旋律,应用戏曲念白唱腔的途径,将京剧、昆曲、黄梅戏等戏曲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有机融合,可以创新现代音乐风格,彰显独树一帜的浪漫东方音乐韵味。  相似文献   

3.
试论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音乐强调"中和"、"美善兼容",突出了音乐的美育效能和社会作用;古典诗词为流行歌曲提供了宝贵的语言材料,它的优雅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品味,使得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在通俗的同时保留了典雅的韵味,同时,传统文化对流行歌曲的演绎者即歌手同样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行音乐创作必须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形式的结合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作曲家不断作出尝试的领域,本文通过对管弦乐与爵士乐元素的结合以及其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运用进行举例说明,并具体对笔者根据流行音乐元素进行编创的两首管弦乐合奏作品进行作曲技术上的分析,使管弦乐中编配技术中的流行音乐元素得以更为清晰的展示,从而说明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形式相互结合产生的新的音乐美感。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或鉴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非艺术类专业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之一。音乐艺术以声音为材料诉之于听觉,从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到审美认识和判断,构成一个完整的欣赏心理结构。非艺术类专业欣赏课的重要内容为中西方声乐、器乐代表作品,同时也涉及中西方戏曲及歌剧欣赏。非艺术类专业欣赏课在全国还处在起始发展阶段,教材内容的选用、教师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以及非艺术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积累等四个问题需要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6.
将流行音乐作品以交响合唱的形式重新进行演绎,显然在广东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浓烈的一笔。"涛声依旧——广东流行音乐3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就是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笔。音乐会的举办,给人们提出了两点参考: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或交响音乐、严肃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流行音乐的发展固然有自己的传统,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将为流行音乐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音乐会上演出的21首交响合唱形式的流行歌曲,其改编工作,基于两点原则:忠实于原创的基本品格;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实际上为改编者提出了较高的创作原则。21首作品的改编最终形成了三种作品类型。同时,广东作曲家对流行音乐的这次创编实践,也使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有了一次重新审视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流行音乐以其特有的代表时尚、易于情感表达等个性魅力而广受学生欢迎.大学素质教育之一的音乐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从探索流行音乐之源和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感等方面提升大学生对流行音乐欣赏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戏曲与流行歌曲的融合,是中国流行音乐本土化的重要表现.这一融合的发展历程,应上溯到1920-193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轫期.这种融合天体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音乐文本形态:加入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和加入流行歌曲元素的戏曲.这种融合为当代社会条件下戏曲与流行歌曲的发展探明了新的路向,创造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性的音乐生产方式,也是民间文化与市民文化的有机融合的突出表征,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流行音乐的发展,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校园的音乐文化。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流行音乐的相关内容,才能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们在今后引导青少年审美情趣的形成、思想观念的确立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师音乐教学实践探索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尝试从声乐教学内容和演唱曲目的选用入手,在高师声乐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导入流行音乐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现有课程内容和形式逐步加以完善,希望能使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更加与时俱进,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当代流行歌曲的歌词既反映出流行音乐内容上的多变与包容,也从文学的视角彰显了流行歌词的美学价值。当代流行歌曲的歌词的形式丰富多样,具有通俗化、文言化、意境化和陌生化等多种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建构。以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空间隐喻理论为框架,对《雨里的猫》中不同的空间隐喻认知模式进行分析,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解读小说隐晦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12.
《易经》卦爻辞不是韵文,但间用韵语,这些韵语主要包括同卦诸爻用韵和同一爻辞内部相韵两种情况。查找出卦爻辞的韵语,有助于确定卦爻辞的句读和不同版本的异文,对于正确理解《易经》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澜湄合作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对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区域内各国及国际组织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经贸往来及合作还拓展了云南旅游业的海外市场,交通领域的合作增强了云南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基于此,对云南旅游业在澜湄合作的历史条件下今后如何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管理学中人本管理的原理 ,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 ,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 ,提出了在学生管理中如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使学生工作做到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河西方志方言章中的方言词汇,在书写形式上存在着因本字失考而误用同音字的现象,致误原因是撰稿者蔽于方音而对方言词的语源未能详加考察.这些误字,客观上反映了方言音系的某些特点,为我们研究地方语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有利条件.本文列举分析了河西方志方言章中的一些误字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为第二轮方志编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际反"伊斯兰国"联盟是对"伊斯兰国"挑战现代国际关系秩序与现代民族国家主权这一极端意识形态的反击,"伊斯兰国"在生成国的消失已成定局,但是"伊斯兰国"在与"基地"组织从依从到脱离的发展过程中,夺得的国际恐怖主义领袖地位的影响力不会消亡,因此在"伊斯兰国"背景下提前布局推动国际合作,形成打击恐怖主义国际共识,完善我国反恐怖主义法治建设,预防后"伊斯兰国"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扩散显得尤为重要。从恐怖主义概念分歧产生的历史根源与国际意识形态矛盾根源入手,寻找以国际公约的方式推进国际反恐怖主义与反极端主义合作,并寻求实现普遍管辖权的契机,提出中国应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回流人员做出相关法律应对预案设定,同时应尽快实现安全检查的法定化标准,以消除后"伊斯兰国"背景下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对我国恶性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宋词“女性化”倾向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词以其独特的审美情韵成为古代文学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全宋词》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对两万余首宋词中高频字的检索结果反映出其鲜明的女性化倾向 ,而宋词女性化倾向的形成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艺术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制度>第51条规定:企业应当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从河南上市公司2000年度报告中所披露的政策执行情况可以看出,资产减值政策对这些上市公司存在着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9年的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比以往更加紧密地与当代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以专题形式举行的研讨会和笔会较往年更加密集;对法国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者与往年相比涉及更多领域.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危机”、“艺术与革命”、“政党与社会运动”这三个主题,探讨了2009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野.作者认为,当下的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现了法国思想界的一个传统,即以思想的方式“介入”生活;同时,这种“介入”又具有新时代的特点,这就是“立场优先”原则越来越被“生活优先”原则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他对上帝和基督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