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济大新秀     
<正>鹿荣女,1976年出生,山东平阴人,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后,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词汇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鹿荣老师主要讲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汉语国际教学专题研究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及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9篇刊于《世界汉语教学》《编辑之友》《汉语学习》《语文建设》等CSSCI来源期刊;合著著作1部,参编教材1部。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认知的可逆句式句法语义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2.
自 195 8年《汉语教科书》出版以来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基本上维持原貌。面对这种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在尝试较好地把汉语语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成果系统引入教学语法体系。关注语言共性与个性的研究 ,汲取其立论精神 ,从意义的表达入手在整体上把握汉语语言系统的结构规律 ,以弥补立足于形式的汉语语言描写的不足 ,不但有助于改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而且对汉语语言理论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汉语和外语的对比研究和教学已得到了普遍重视。在教学中运用汉语和外语的对比 ,可以发现外国人学习汉语时所容易犯的有规律性的错误 ,以提高教学的预见性 ,从而解决外国学生母语的干扰问题。吕叔湘先生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一文中说 :“我们教外国学生 ,如果懂得他的母语(或者他熟悉的媒介语 ) ,在教他汉语的时候 ,就能了解他的需要 ,提高教学的效率。”可见汉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国内高校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堂教学 ,一般不太重视汉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 ,因为汉语就是学生的母语 …  相似文献   

4.
自1958年《汉语教科书》出版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基本上维持原貌,面对这种现状,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在尝试较好地把汉语语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成果系统引入教学语法体系。关注语言共性与个性的研究,汲取其立论精神,从意义的表达入手在整体上把握汉语语言系统的结构规律,以弥补立足于形式的汉语语言描写的不足,不但有助于改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而且对汉语语言理论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为了提高对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认识,本文就这门学科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阐明一些看法。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随着我国国际威望的日益提高和对外交往的广泛深入,汉语作为交际工具倍加重要,世界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汉语教育,世界汉语教学事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目  相似文献   

6.
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对外汉语汉语语序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认知、语用、文化等因素的阐释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对汉语的国际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规定,提出为了贯彻和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学中必须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禁止教授方言和不规范汉字。强调汉语拼音在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扩大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桥梁作用,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有效工具,要充分利用它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重视汉语称谓词语的教学,并就汉语的称谓词语的民族性、丰富性和变异性特点,结合汉民族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应予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汉语的两个特点谈必须切实重视汉字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汉语的两个特点谈必须切实重视汉字教学李大遂1在对外汉语教学同仁中,说“汉字是汉语教学的难点”、“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似乎没有异议。但事实上,对外汉语教学界许多同仁对汉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还远不够深刻。下列情况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运用借代辞格创造形象化的借代词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是汉语本体研究的关注点,但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讲解借代词语,能够帮助留学生辨析同义词、区分相似现象、了解中国文化等。为此文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推动借代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方言情结与普通话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情结阻碍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方言情结具有向心力、外张力及由此带来的顽固性.方言情结是普通话普及的主要阻碍因素,从发展趋势看,方言总要慢慢萎缩,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明清时代 ,是中外跨文化交际大发展的一个时期。跨文化交际 ,语言问题首当其冲。出于政治、通商和文化交往的需要 ,英法德俄等国 ,都先后开展了汉语教学和研究。 19世纪西方各国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其对象是汉语官话口语 ,其方法是此时已相当发达的西方描写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 ,他们编写的汉语教材和词典 ,用西文符号对汉语口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描写 ,比较接近实际 ,又不乏理论创见 ,是汉语史和中国语言学史研究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献资料“富矿”。近年发现的有关文献所反映的情况 ,对某些重要结论提出了挑战 ,亦可让争论多年的某些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保唐片方言被《中国语言地图集》归于冀鲁官话,但它古清入字今散归四声的特点其实与北京(东北)官话一致,而与冀鲁官话的石济片和沧惠片扞格不入。从现状看,保唐片方言与北京官话在许多语音特征上相同或相似;从历史看,它们都是燕云十六州割让于辽后在古幽燕方言基础上疏离中原地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将保唐片方言归于北京官话,并将北京官话分为北京片、东北片、保唐片三大片。  相似文献   

14.
音位研究的临床应用(评估、诊断和治疗)始于20世纪70年代.音位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语言病理学、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在传统的言语障碍器质病理分析基础上融入了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的理念.本文着眼于目前国内,特别是大陆地区对汉语普通话学龄前儿童音位障碍测评专项研究空白,力图通过对欧美主流音位障碍评估体系的对比语言学分析和发展,研究汉语儿童的语音特征,分析其音位障碍形成的病理,构建适合于汉语普通话学龄前儿童的音位障碍康复及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5.
日本平安时期的古辞书《新撰字镜》收录了许多汉语俗字,是俗字研究的重要材料。由于作者是用汉文撰述,中间不乏中国文献中失传的文字,而在抄手笔下又不时出现一些俗字,有不少因字形接近而混、不辨正俗而混或因抄手笔误而发生的讹混,也有因书写变异造成的同形字。依据《新撰字镜》的文字材料,不仅能与敦煌、碑刻等出土文献中的俗字进行比较研究,还能补充中国大型字书中的一些失收字,有助于汉语文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蒙汉双语专业的普通话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教学和学习的发展。现阶段,健全和完善蒙汉双语专业的普通话教学是一项很紧迫的工作,需尽快抓紧落实。蒙汉双语专业普通话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消除蒙汉双语专业学生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二、探索对蒙汉双语专业学生进行普通话教学的新途径;三、编写针对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培训教材。  相似文献   

17.
以往对现代汉语时相的研究集中在动词本身,着眼于动词本身的时间意义,并且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研究视角,对不同过程类型小句的时相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谓体为小句时相的表达提供了基本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其他成分的影响,谓体表达的时间意义则决定小句的时相特征;小句其他句法成分有时对时相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异读字是古今汉语中一个共存现象。本文从语言演变的角度论述了古今汉语异读字的成因、发展及规范等若干问题。破读、通假、古今字分化、古音沿袭、汉字简化、文白异读等是古今汉语异读字形成的主要原因,本人对某些异读字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出异读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近代汉语史上通行全国的官话,长时期里是南方官话。清廷以满语为国语,但无法抵御汉化之进程,汉语官话继续发展,官话正音代表点终由南京变为北京。北京官话获得现代通行官话标准语地位的时间应是1845年前不久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耶稣会传教士何大化等人于1671年在广州将"诉状"、"康熙圣旨"等12篇与"康熙历案"相关的文书编印成中拉文对照的文集Innocentia Victrix(《无罪获胜》).初看,该文集只是一本"康熙历案"的卷宗.然而,如果以语言学的视角审视全书,那么我们会发现,它实际上是一本来华传教士的专业汉语教材.时代的变迁和政权的更迭,导致了明清官话语音的嬗变,加之"康熙历案"迫使传教士停止了传教活动,客观上使他们有了充裕的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中国的语言与文化上,从而促使在华耶稣会编辑刊印了这本汉语教科书.此教科书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汉语官话语音,而且也反映了17世纪中后期中西语言接触之实况,颇具语言学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