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蒙古秘史》一书不仅是记载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历史文献,更是教育事件研究的结晶。通过对它的研究能揭示13世纪蒙古高原的独特游牧生活教育方式、古老教育方式的奥妙和适应于游牧生活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蒙古秘史》的研究现状,说明了对本书教育方面研究的薄弱点;然后举例《蒙古秘史》中体现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事件,分析古代蒙古族游牧生活...  相似文献   

2.
《新蒙古》月刊是面对日本侵略、民族危难,蒙、汉学人于1933年“百灵庙大会”之后,筹备创办的月刊杂志,宗旨是:剖析蒙古问题之实情,介绍国内外对于蒙古问题之研究,宣达中央处理蒙政之方案,揭露帝国主义侵略蒙古之真相,促成汉蒙民族之团结,以共致力于解放运动。《新蒙古》月刊以刊登有关内蒙古问题的文章为主,间或也刊载了不少与外蒙古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是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蒙古问题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蒙古《格斯尔》研究开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后期和 60年代前期。 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格萨 (斯 )尔》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和蒙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蒙古《格斯尔》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蒙古《格斯尔》产生时代和版本研究、来源研究、变异本研究、民族特色研究、格斯尔风物传说研究、主题和艺术研究以及蒙古《格斯尔》在蒙古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研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前现代蒙古语语料库的标注虽然有《现代蒙古语语料库标注规范》为指导,但该规范在非蒙古文字符、专有名词、外来词的转写规则方面存在一定空白,非单字单位的标注问题尚未细化。本规范以信息处理用为目的,根据现代蒙古语的特点及规律,研究蒙古文语料库标记单位的合并或切分规则。本标注规范的研究遵循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起草的《信息处理用蒙古文词语标记》,及内蒙古大学的《现代蒙古语语料库标注规范》。本研究今后需在大规模语料库基础上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和《史集》中,对成吉思汗立窝阔台为继承人的史实,叙述不一,形成了1219年和1226年两种说法。在分析1219年和1226年两种说法的可信度,审视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四人在1219年至1226年的经历,认识拖雷在1219年至1226年地位的上升,甄别《蒙古秘史》中为拖雷系上台而伪造的部分之后,两种记载可以得出一个统一性的解释,即,1219年的议定是继承人问题的首次提出,而1226年的嘱咐是这一问题的决议,对拖雷的偏爱和拖雷在1219年至1226年地位的上升,是成吉思汗对汗位继承人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成吉思汗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从蒙古帝国的团结出发,作出了传位窝阔台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乾隆年间,西北唯一能与清朝抗衡的准噶尔蒙古内战纷起,清朝政府实行武力征服政策,果断出兵,为最终统一西北边疆地区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既要承认武力征服政策对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清朝统一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准噶尔蒙古所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7.
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不仅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些年,大家都津津乐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文化大革命”发生在中国,“文革学”在国外。全世界的蒙古族绝大部分在中国,蒙古学在哪里?在那场浩劫中,中国的蒙古学确确实实是落后了。我国对以《蒙古秘史》为经典的蒙古文学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近20年来,中国蒙古学的研究人员迅速成长,形成了一支阵容宏大的队伍。他们硕果累累、业绩非凡,令世人瞩目。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蒙古学在中国。由远方出版社出版的巴·苏和教授新著《解读:蒙古文学发展史》(2006年3月)就是其中的一部学术力作。此书32万字,图文并茂、装帧美观。此专著以…  相似文献   

9.
巴·苏和先生研究蒙古族文学发展史近二十年 ,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文学概要》(1 993年 )、《蒙古文学发展论》(1 995年 )、《蒙古文学发展概要》(1 996年 )等文学史著作。《蒙古文学发展史引论》(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 0 0 0年 )便是以前研究的继续和进一步深化。这部 37万字的文学发展史专著 ,体现了作者坚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文学史意识 ,标志着蒙古族文学史写作新突破。这是一部研究性、学术性都很强的文学史 ,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摆脱了以往文学史的教科书心态。以往的文学史多以机械地介绍作家作品为能事 ,努力提供社会…  相似文献   

10.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1.
蒙元时期中亚诸民族在中国的民族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随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进入中国的中亚人 ,或与中国西北及其他地区民族相融合后形成回族,或因散居而同化于中国各民族之中, 经过蒙古帝国和元朝一百多年的统治,彻底完成了在中国的民族过程 ,成为中国民族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蒙古秘史》语言的研究在学术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蒙古秘史》语言与现代东乡语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语言词汇的同源性方面。那么,如何界定现代东乡语中存在的源于《蒙古秘史》的中古蒙古语同源词汇,以及这些词汇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显著特点,对研究现代东乡语的词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青海省湟源县南古城系何人何时修筑一直不能确定,一般依据《丹噶尔厅志》所记“父老相传”之语,疑为该城系清代青海蒙古和硕亲王罗卜藏丹津与其妹阿宝所筑。近翻检史料发现,此城应为阿拉善蒙古郡王阿宝于雍正年间统辖青海蒙古诸部期间所筑。  相似文献   

14.
蒙古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为蒙古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文化语境。策.达木丁苏伦以他独到的睿智,在梳理和总结蒙古文学发展历程的过程中,对蒙古文学与域外文学之间的复杂而生动的冲突和融合展开多层面的思考。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提出并倡导对蒙古文学关系研究、蒙古文学史的撰写以及蒙古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学翻译蒙古本土化研究课题。策.达木丁苏伦的《〈罗摩衍那〉在蒙古的传播》是文学翻译蒙古本土化课题研究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5.
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7年6月28日发布的公告,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巴·苏和教授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蒙古文学学术史》被鉴定为优秀成果。并在(2007年4月至5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验收情况报告》中的“基础研究部分优秀成果介绍”部分里进行重点介绍。认为该成果紧紧抓住蒙古文学史学、经典作家、经典著作、民间文学与史诗研究等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本《中国近代史》是已有定评的高质量教材 ,但是 ,该书关于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沙俄在蒙古的侵略活动的几段表述不够准确 ,需要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17.
《秦边纪略》是清初的一部重要舆地著作。卜儿孩是早期西海蒙古的著名首领,他本是亦思马因的儿子,达延汗的同母异父弟弟,因在蒙古本部受到排挤,被迫率部迁徙到西海驻牧,最终被西征的蒙古本部所征服。《秦边纪略》一书对卜儿孩子孙的记载是错误的,作者梁份混淆了卜儿孩与固始汗二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蒙古译语词典》里的“鹁鸽”、“溺”、“园”等三个词的蒙古文词义重新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19.
王满特嘎教授的专著《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于2 0 0 3年1 0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专门研究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学术论著。1 9 2 1年蒙古人民革命胜利,随着蒙古新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其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也逐步发展起来。色·宝音尼木和等蒙古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们把蒙古传统的文学理论思维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相结合,撰写并发表了具有蒙古特点的、为数可观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成为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开创者,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思维在蒙古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2 0世纪2 0—40年代,是蒙古现代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清嘉庆年间在外藩蒙古科布多城发生了“贾德保辜”一案,其法律上争论之处在于“到底是适用蒙古律还是大清律”,清政府最后适用了《蒙古律例》,说明法律适用从属人主义转向属地主义,同时,保辜等内地法律也在蒙古地区得到适用。这些变化是清政府在外藩蒙古地区统治渐趋稳固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