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视阈内的"闲"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是中国古代文化美学视角下的一个重要范畴,其于文艺理论中的运用也非常丰富.从先秦"闲"作为最高人生境界之哲学奠定,到魏晋南北朝作为艺术审美意识之确立,再到唐宋作为艺术审美风格之崇尚,最后到明清作为艺术体式技法之提倡,其发展文脉确证"闲"范畴于中国古代的重要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建国以来山东大学一直重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教授是山东大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创者。他所著《魏晋南北朝史》、《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山昔)华山馆丛稿》等10余种,考订精核,识解闳通,为海内外士林所推重。先生扎实勤奋的学风和渊博的知识,培育了山东大学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者。郑佩欣教授早年师事王仲荦,现在已是研  相似文献   

3.
<正>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潮,起着支配的作用。虽然传统经学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政治史上,魏晋南北朝或是一个动荡、乱离的悲剧时代,然而,在中国文化史上,魏晋南北朝却是极为辉煌的一章。这一时期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的文化多元发展。然而,文化的多元发展,并非意味着文化的无序。这一时期无论是哲学,美学还是文学、史学、科技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对超越形而下之具体事物的形而上之自在本体(无、道、自然)的追求。这一主题深沉地把握着魏晋南朝文化人的致思倾向,心理性格,精神风貌,从而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化特质(北朝文化因政权割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以来,我们在授课中颇注意向同学介绍国外史学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成果,但因广州各图书馆所藏图书资料有限,掌握到的情况很不完全。以我们所知,国外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同其他的中国断代史研究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显得单薄,但是逐年积累起来仍是相当可观的。单在日本,从七十年代起每年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论文约有七十至九十篇,专著也很不少。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以前相对落后,如1977年创刊的《南北朝研究》初时组稿都很困难,近年也急起直追,在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综合看来,国外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课题范围相当广泛,不论在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6.
<正> 第二届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21日至26日在山东烟台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一百多人,提交论文九十多篇。会议主要围绕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和“八十年代如何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两个问题进行切磋、争鸣。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有人指出:过去流行的关于这个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承上启下”说。表面上肯定了魏晋南北朝的重要历史地位,实际上都是一句空话,因为其他时期同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并非单纯地“承上”,由于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如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时期一样,低男人一等,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作为历史研究来说,仅仅作这样抽象的认识,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欲真实、准确把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社会境况,必须从婚姻、家庭、社会活动等方面,具体考察其实际的生活情形。而客观、真实地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对于魏晋南北朝史及整个中国古代妇女史的研究,又有着重要意义。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婚姻、家庭状况研究 在男权社会中,婚姻是妇女生活的最重要内容,家庭则是其活动的最重要空间。因此,要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山水美学的历史地位,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山水美学意识的觉醒起重要作用,并因其先于西方山水美学意识的产生而在世界美学史上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黎虎 《晋阳学刊》2002,(3):109-110
在数千年统一为主流的中国历史长河中,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里,地域史的研究有其突出的意义,从而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关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尽管魏晋南北朝地域史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成绩,但是,对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的并州地区的系统性、专题性研究却迄今未见。汪波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魏晋北朝时期的并州地区政治形势演变作为其研究课题,撰写了《魏晋北朝并州地区政治形势研究》一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学术空缺。在此基础上,汪波君又对论文作了一些修改…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形神”关系的不同辩难 ,与关于“神灭”论同”神不灭”论的论争 ,是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思想界的一个焦点。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看 ,“神灭”论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而“神不灭”论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从美学的意义上看 ,这场论争则大大提高了当时的思辨水准 ,深化了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超越性、丰富性和广延性的认识 ,并直接强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美学中的重“神”倾向。深入分析慧远、宗炳等人的“神不灭”论思想 ,可揭示出其与顾恺之、宗炳和刘勰等人在文艺领域里对“神”的重视与“神不灭”思想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功能论发展的奠基阶段。这一时期,绘画的认知功能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教化作用得到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绘画的审美功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主流。所以,对魏晋南北朝绘画功能的论述就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呈现出日趋繁荣的兴旺局面,台湾、香港和大陆三地相继召开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国际研讨会,对推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粗略统计了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论文目录,这两年大约在850篇左右,分别论及诗歌、辞赋、小说及文论诸方面,下面就分阶段分专题作择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的全面剖析─—李刚《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张泽洪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变乱时期。因其战乱频仍、人生无常的世况,影响中国社会的佛道二教,在此历史阶段迅速传播、发展,渗透进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之中。因此,宗教文化的兴盛是魏晋南北...  相似文献   

14.
汪小烜 《中国学术》2003,4(4):290-29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一直是西方汉学家关注不多的领域,加州大学1990年曾经出版过一本论文集(根据1980年的会议提交的论文编定),大体可以作为当时汉学界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水平和方向的一个反映。哈佛大学出版社以1996年“与古人对话”会议论文为基础、于2001年推出的这本论文集,同样可以让我们透视近期来的西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15.
胡克夫 《河北学刊》2007,27(5):128-132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文化大规模碰撞、交汇的历史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相对自由发展的阶段。魏晋南北朝僧诗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多元文化混合体,这是它在中国诗歌类型发生学意义上的主要特点。对魏晋南北朝僧诗的解读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佛教文化是如何由客体文化向中华文明主体文化的补充地位递进,以及佛教话语如何影响并转化为中国文化及民众日常思想表达形式。因此,研究僧诗,重在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建廷 《兰州学刊》2013,(5):180-183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分训的双音节单纯词。魏晋南北朝碑刻贮存了大量的连绵词,并且很多连绵词都具有多种形体,对于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笔者试图对魏晋南北朝碑刻中部分连绵词的同词异形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期呈现出魏晋南北朝碑刻中部分连绵词的使用情况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但总的趋势依然是从涓涓细流走向蔚为大观。从总体研究风貌、魏晋诗文研究、南北朝诗文研究、乐府诗研究等若干方面对 2 0世纪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状况作一宏观鸟瞰 ,考察其源流 ,梳理其过程 ,凸现其特色 ,可以为新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汪小烜 《中国学术》2004,5(1):367-37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一直是西方汉学家关注不多的领域,加州大学1990年曾经出版过一本论文集(根据1980年的会议提交的论文编定),大体可以作为当时汉学界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水平和方向的一个反映。哈佛大学出版社以1996年“与古人对话”会议论文为基础、于2001年推出的这本论文集,同样可以让我们透视近期来的西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区史研究呈现出日趋繁荣的势头。加强地区性的社会经济史研究,“这是争取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取得较大突破的一条蹊径。”(王志邦《六朝江东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在这……  相似文献   

20.
中古时代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显现异彩的一段时期,也是诸多知名学者,如陈寅恪、唐长孺、汤用彤、田余庆等先生勤力耕耘的园地。由于前贤时哲的开拓,魏晋南北朝研究已经蔚为大观,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思想诸方面的研究均是硕果累累。这一方面给后学树立了取法的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