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梁启超对西方新闻观念解读的本土化特征集中体现在他的新闻自由观、报刊功能观、受众观方面。这种本土化解读与梁启超的调和主义中西文化观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视野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新闻思想家.他认为报刊文章要注重选题组稿,体现时代潮流,要求革新报刊的文体以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主张出版者要认清报刊职责,明确出版原则,强调要规范论说记事,提高职业意识.梁启超的编辑出版思想在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报刊政论家。在其漫长的办报生涯中,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的报刊理论和新闻思想,从中可以透视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报人梁启超,在中国新闻史上首次系统论述了新闻舆论思想,开启了中国近代舆论观嬗变的端绪,影响了中国近代舆论观的变迁。回顾中国近代舆论观的演变过程,可以透视梁启超舆论现的历史地位与其超越时空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当时那个各种家辈出的年代,他的另一个称呼却显得弥足珍贵——报人。放眼整个近代中国,能在新闻、编辑、舆论、言论自由、职业道德、图书馆事业等方面均有所建树的报人,也非梁启超莫属。他的新闻观在当时有着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近代中国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他早期的新闻学著作反映了他早期新闻思想日趋成熟渐成体系的变化。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报纸的社会政治功能、地位 ,办报原则 ,并且初步形成了具有西方自由主义色彩的新闻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7.
"开民智"是梁启超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开民智"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代报人加强新闻的社会教育功能开了先河,但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未能通过报刊实现培养"新民"的最终社会教育目标,反而加大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知沟".本文试图以"知沟"理论分析梁启超"开民智"的新闻思想的功过得失.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革家、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报刊编辑和政论家。他既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又有深刻的新闻思想。本文从新闻的职能和作用、报纸的分类、如何办好报纸等三个方面,对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报刊活动的第一人,他执着地投身于近代中国报刊编辑事业,使中国近代的报刊在戊戌维新期间得到很大发展。他办报是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救国热情,为了彰显报刊的党性原则,为了培育维新人才。他的编辑思想是围绕着报刊的宗旨,登载有利于其变法主张的内容,对国人进行宣传和教育,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他的报刊实践,在中国近代报刊编辑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晚清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梁启超在继承前人新闻理论基础之上,经过自己长达27年的报业实践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新闻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梁启超的社会政治理想构成了其新闻思想的根据。随着他主张的君主立宪制的失败到后来对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接受,其新闻思想也由早期的封建主义的报史观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报史观,对报刊职能的认识也从报刊的“去塞求通”转变为监督政府、引导国民不断完善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新闻学的创始人——戈公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公振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创始人与泰斗,他是新闻事业的践行者,中国新闻学的早期研究者,新闻业史研究的拓荒者,新闻教育的倡导者,资产阶级新闻观点的批判者,新闻广告的推介者,新闻职业化的实践者,为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从1940年到1949年,周文在延安、晋绥边区、重庆等地从事党的新闻事业工作,负责编辑报纸和期刊,先后担任《边区群众报》、《抗战日报》、《晋绥大众报》的社长和《新华日报》的副社长。周文对新闻事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建立通讯网络,培养通讯员队伍;第二,对新闻大众化的理论总结;第三,新闻小说化的成功实践;第四,新闻作品的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卓越的新闻实践和突出的理论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由他开创的政治新闻学传统在新闻事业的功能和报刊舆论价值的理解以及新闻自由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给后来的报人和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冯列山是第一个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是新闻学研究德国的源流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抗战时期他在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颇多建树.不同于当时的留美新闻学者多关注于新闻实践应用领域的探讨,他对新闻学研究更注重对新闻学元问题的学理阐发.但这种德国式的新闻学研究和教育模式,在抗战救亡的大环境下,并不能因应抗战对宣传人才的需求,因此没有形成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学有自己的理论内涵和科学品质,也有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发展基础,其学科地位应得到 充分肯定。新闻学不仅要研究新闻事业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也应研究媒介经济、传媒业经营与管理。为 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新闻思想具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胡锦涛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高度评价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强调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任务,对新闻宣传战线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新闻思想内容全面系统精辟深刻,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学习实践胡锦涛新闻思想,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不断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新闻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在十余年的办报生涯中,撰写了大量政论时评和新闻学文章,提出了许多新闻理论的思想主张。他最早提出报纸具有商业经营和社会责任双重性质,并认为社会责任是主要的,监督政府、向导国民、敢于直言,是报纸的基本职责;他主张,报馆是主持清议、维持公理的地方,记者必须具有清华高贵的品质,不然就没有资格从事这个行业;他认为,新闻法制要以维护言论自由为前提,明了清晰,便于执行,成为舆论监督的坚强后盾,而不是官员用来任意查封报馆的保护伞;他提倡,报纸要更好的达到开民智的目的,就要积极提倡内容健康、语言通俗的白话文。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传播观是现代传播学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马克思的交往观、新闻自由观、无产阶级党报思想和大众媒介观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最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9.
信息、媒介与新闻观念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传播学研究与新闻改革具有历史的同步性.本文从信息观念和媒介观念出发,探讨80年代中后期的新闻改革在传播学研究推动下完成观念更新的过程,从而表明新闻改革需要传播学,传播学研究已经而且必将继续为新闻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学长期缺乏理论想像力,不仅理性能力不足、超越性与创造性匮乏、视野狭窄、诠释力很弱,而且还感染着“抽象与僵化”的痼疾。启蒙时期的新闻学由于太过专注于报纸的政治实用价值,没能使新闻学真正通达于现代政治学的想像空间。辛亥革命后,单一的经验描述、单向的理论与观念流向、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又遏制了新闻学的想象空间。20世纪40年代后,以政治观点代替“格物致知”、以意识形态简化理论思考泛化到整个新闻理论研究之后,又使新闻学失去了理性与超越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