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贤林 《社区》2009,(4):53-53
2008年11月21日,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定阳社区主任罗会仙与县民政局有关人员一起,到县信访局、县科协、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回顾总结今年的社区共建工作,提出2009年社区共建的具体规划。据了解,常山县天马镇7个社区共与158个单位进行结对共建,社区共建理事会专门制订了章程,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发扬团结互助、同创共建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重大举措。文化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共建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一环。本文从价值、因果、路径和目标的理论回顾与梳理入手,理清文化共建的内部逻辑问题,通过全面分析新时代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共建的传播延续、系统易损和话语失衡风险,提出针对“目标偏离”问题的主体性构建路径、“场域差异”的应对措施策略、解决“载体不足”的结构性调整方案、应对“手段僵化”的持续性创新方法,以及“协同不够”的体系合作机制,为实现“共情”“共振”“共享”“共创”“共治”的“一带一路”文化共建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新方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内涵丰富、理论澄明,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环境协同共进、全球生物多样繁荣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化解全球性生态危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全新思考,彰显出其深刻的价值意蕴。只有从基本原则、思维方法和现实路径等方面出发,推动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实践方案,才能更好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炳珑  曹俊 《社区》2014,(7):34-34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有个德丰社区,从2006年成立以来,就坚持遵循“饮水思源,富而思进”的发展理念,与共建单位德丰建设集团结对共建,并将德丰社区党支部划入德丰建设集团党总支,升格为德丰建设集团党委。社区创新思路,以党建工作统筹企业、社区发展的全局,不断探索“以企带区,同创共建”、真心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和企业的新模式,受到了社区居民和企业单位的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5.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重要举措。深入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通过校企共建合作委员会、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等多维度构建实施“2.5+1.5+(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为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6.
省部共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是国家为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各省部共建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如高层次人才匮乏、政策缺位、投入不足等问题,亟需通过国家专项资助政策、倾斜政策、学校内部人才队伍优化、完善激励机制和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等措施推进共建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地区性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实现地区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论点,并从现有条件、基本原则、组织形式、对策措施的四个方面,全面地论述了地区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所涉及的诸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红 《社区》2008,(1):16-17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芝兰社区党总支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依托所在地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和谐”与“特色”并举,坚持“以党建带动共建,以共建促创建”的理念,以“千名党员社区共建”活动为抓手,全面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使社区党建工作得到不断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经济利益需求动机,探讨我校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共建的主要内容和管理模式,包括实验室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合作研究、技术咨询与交流、项目推广与实施;进一步指出校企合作双方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军队院校和地方院校的双拥共建活动作为整个双拥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已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军地院校双拥共建活动的德育功能更加突出。双方在教书育人、专业建设、科研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互补性更加鲜明,合作的领域更加广阔。因此,新时期军地院校广泛持久地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军地院校自身建设和培养“四有”人才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九江学院学报》2008,(4):118-118
5月26日上午,财政部专家组来校,对我校2008年度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进行现场评估,同时对2007年度立项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上午9:00点,2008年度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现场评审汇报会在行政楼四号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陈绵水、校长甘筱青、副校长李炎生出席了会议。2008年三个共建项目所属学院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实验中心主任焦立及相关人员参加了评审会。副校长李炎生主持会议。首先,校党委书记陈绵水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专家们现场评估考察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李炎生副校长介绍了学校总体情况,实验室建设情况以及学校对共建实验室项目的重视,并热切希望得到专家组对学校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马军  王鑫 《金陵瞭望》2010,(23):32-34
为争创江宁国税廉政建设品牌.筑牢廉洁从税防护网.同时.为构筑企业信用品牌.创建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江宁区国税局本着“以诚为本、以廉为荣、平等共建、互动互促”的原则.开展了”清·诚之约”税企共建,诚信廉洁从税试点活动.通过税企双方共同努力.携手共建清正廉洁,诚信办税的和谐征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孔令友 《金陵瞭望》2007,(22):11-12
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中提出.“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要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开展高校与社区党建共建工作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从现实情况来看,共建工作存在活动频次低、内容单一、形式单调、考评务虚等问题,影响工作实效。采取明确共建活动目标、精选共建活动内容、共享共建活动资源、建立共建考评机制等对策,形成整体合力,将有力推动了高校与社区党建共建工作常态化、纵深化、实效化。  相似文献   

15.
谢旦娣  朱江 《金陵瞭望》2006,(16):59-60
开展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一种新的探索,是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体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5月鼓楼区机关工委协同鼓楼区委组织部启动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以来,经过六年的探索,结对共建的范围更加扩大,内涵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6.
刘平 《社区》2014,(4):30-30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浦前、浦北、浦南社区,是地理匕互相接壤、空间内互相渗透、人文上互相融合的三个社区,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这三个社区联合开展了“幸福三浦”邻里隋紧密结对共建共创活动,整合资源,开展区域共建活动,实现了社区“跨界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云计算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并据此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8月12日下午,省委书记徐光春、水利部部长陈雷、省长郭庚茂等,在京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协议》,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代表河南省人民政府,陈雷代表水利部,在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协议和合作备忘录上签字.副省长徐济超、刘满仓,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矫勇、周英、刘宁,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陈小江,我校领导朱海风、严大考、刘汉东、石品等出席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9.
部省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构建,对合理优化扩招后的高校实验室资源,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更新观念,规范管理,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新型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金陵瞭望》2007,(1):27-27
2006年在全市开展了第二轮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有近200家文明单位参与,通过开展帮改善村居环境、帮建设文体阵地、帮开展技能培训、帮拓展致富渠道、帮深化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共建单位对结对村的投入为前三年的总和.达到3000余万元.使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城乡结对共建”带来的成果。中央和省文明办对我市城乡结对共建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省文明办专门召开现场会推广南京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