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女组织与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妇女组织开展环保活动主要在绿化祖国、发展林业经济等方面,9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妇女环保活动的自觉意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挥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在国家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要求男女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与探索中,中国妇女组织已经在环境管理与决策、环境宣传与教育、生态建设、城市综合整治、清洁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6):F0002-F0002
2006年教师节前夕,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中华女子学院举行隆重、热烈的仪式,敬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为学院荣誉教授。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学院党委书记莫文秀,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王乃坤出席了仪式。会议由莫文秀主持。长期以来,顾主席高度关注中国妇女教育事业,十分重视妇女理论研究,在妇女教育、妇女权益、妇女发展等多领域有深厚的造诣,曾多次发表这些方面的重要讲话和署名文章,为我国妇女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同时代的妇女形象相比,谌容笔下的妇女形象是独树一帜的。出于对中国妇女的特性和本质的思考,作者十分重视写出人物性格的民族特征。本文的前两部分,着重地论叙了谌容笔下的妇女形象对于理想的追求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一执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以及在正确地处理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中所具有的那种深明大义,富于自我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妇女教育的新推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妇女教育的扶持,如制定了妇女发展纲要,建立、健全了相关法律制度,为妇女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度保障;以性别视角调整现有教育体系,促进了我国妇女教育与国际的接轨;突破重点难点,带动我国妇女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这些使妇女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步最大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5.
女权,通俗来说,就是指妇女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妇女的权利和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与进步。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妇女解放事业,关心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已在法制建和保障妇女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40多年的民主宪政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部门法为补充,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权益保障制度。一、中国女权法律保障的特点中国的妇女权利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在妇女权利保障的实践上有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一)中国妇女权利的法律保护体…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女性素质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第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妇女的素质”①。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中国妇女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而且对整个人类进步都将产生深远影响”。②提高妇女素质对我们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具有特殊意义。21世纪即将来临,中国在走向世界,世界在注视中国,站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素质状况,将制约着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面对我国妇女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如何迎接时代的挑战?将是我们面临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7.
与同时代的妇女形象相比,谌容笔下的妇女形象是独树一帜的。出于对中国妇女的特性和本质的思考,作者十分重视写出人物性格的民族特征。本文的前两部分,着重地论叙了谌容笔下的妇女形象对于理想的追求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一执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以及在正确地处理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中所具有的那种深明大义,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美好道德情操。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感情表达方式。性格内向,感情含蓄,则是这些妇女形象的又一个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8.
妇女的发展是记录人类发展的重要一页,自近代走出家庭的妇女开始直至发展到现在完全活跃在社会中的职业女性,这都是建构在我国社会变迁的历史潮流中的。历史的潮流是不能阻挡的,女性从就业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只有经济上真正独立了,才能上升到女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在中国百年的妇女发展历程中,不难感受到妇女寻求解放的艰难与坎坷。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每一个时代的从业女性具有那个时代所特殊性,这是那个时代所赋予她们的,中国的女性的发展是与近现代文明一同前进的。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末年的戊戌维新,犹如一场飓风,激荡了晚清的政治生活。在这场改革中,维新派十分重视妇女问题,他们从理论上,把妇女解放作为民权平等的重要内容之一来积极倡导,又从行动上以兴办女学来着眼于实践。中国的近代女子学校,就在戊戌维新的风雨里诞生了。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中国妇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亟须得到理论层面的回答和指导。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妇女解放和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妇女解放和发展的制度保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妇女解放和发展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等六个关系,是首先需要关注和厘清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女法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女权利法律保障体系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20.
生存与发展是推动教育的两种基本力量。从教育的起源和实质看,教育是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自从学校教育产生后,生存与发展教育发生了变异。未来的教育是生存和发展并重的教育。本文试图从中国历史上教育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作用来反思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并展望未来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