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秦诸子人口观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诸子人口思想理论极其丰富,主要有以道德观为基点的儒家人口观、以自然观为基点的道家人口观、以重生观为基点的墨家人口观、以耕战观为基点的法家人口观,在我国古代人口思想发展史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乃至世界人口史观,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先秦社会是我国封建社会非常重要的阶段,尽管由于“民不聊生”、“礼崩乐坏”而处于大变革时期,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是思想和文化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予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并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不仅是先秦社会中最主要、最主流的思想.而且先秦儒学价值观体系在维护当时社会秩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休闲思想源远流长,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儒家与道家思想中都蕴含丰富的休闲理念,都主张追求精神的解脱和享受生活的乐趣,只不过在二者的实现方式上有一定区别.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探讨和发掘先秦休闲思想,对充实现代人的休闲观念及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兴起于先秦、兴盛于汉武帝时期的有关黄帝神话的来源作了考释,认为我国古代的神仙思想与道家和海市蜃楼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对我国先秦秦汉时期老人问题的研究中,都忽略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人口因素始终制约着老人问题的凸显,基于此,文章力图在考察社会结构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对春秋战国以来人口数量及人口结构变化的研究,探讨孝道盛行与人口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先秦两汉时期私人藏书述略朱根我国历史上不仅藏书家人数多,而且所藏之书品种繁富,内容广泛多样,它作为我国文化图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着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在我国文化学术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私人...  相似文献   

7.
上古学术在先秦时期凝结和形成的践行品格,在嗣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尽管不同时期方向侧重有所不同,但作为一种传统还是起起伏伏地保存了下来。清初颜元的教育思想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且就当前教育来看,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宇宙思想是关于宇宙的概念、本原、界限及其结构的思想,它是我国古代天文学思想的核心.文章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的宇宙思想追根溯源,从先秦文献中寻找并比较两周时期中原和楚文化区先秦诸子宇宙思想的异同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研究尚无独特的方法,更无专门的研究成果。但是先秦时期仍有不自觉的语言研究,有不自觉的研究成果,这就是《尔雅》以及体现在《尔雅》中的语言学思想:一、《尔雅》用先秦时期的共同语──雅言解释各地方言和古语词,体现出"名实相符"的语言学思想。二、《尔雅》首创按词的意义类别编排词汇的体例,形成了后世的"雅学"。三、《尔雅》为后世辞书释义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谈审美和艺术,不只是着眼于美的形式特证,而是将美的形式持证同深刻的理性道德内涵、同人的道德品质结合起来。美善结合、美善统一,即所谓伦理美,在先秦儒家美学和伦理学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它既是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也是先秦德家道德教化思想的重要特色。深入探讨伦理美对于现实的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孔子的伦理美思想很丰富。从伦理道德的观点看自然现象,将自然现象看作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所谓“以物配德’”或‘和德”.是他的伦理美思想的重要内容。如他讲:“岁寒,然…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上考察,如果说,先秦的名辩逻辑是我国古代逻辑发展的高峰,那么,两汉时期则是对先秦名辩的评论最为盛行的时期。为什么两汉时期会重视对先秦名辩的评论?各家评论的得失如何?对后世有何影响?这些,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而弄清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资我们今天发展逻辑科学的借签。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我国音乐美学思想比较发达,孔子乐论被认为是先秦音乐美学的创始,荀子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音乐美学专论,《吕氏春秋》吸收并糅合了先秦各家乐论。文章旨在将三家对音乐的缘起、本质、作用的论述作比较,以期清理出先秦音乐美学思想渐进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是我国社会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其理论思想成为后世思想的源头基础。儒家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的义利思想,影响着之后二千多年的义利之辩。企业作为利益与道德的结合体,如何正确地处理企业经营中的义利关系,成为关乎企业和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充满了丰富的教师心理学思想。孔子、孟子等作为先秦时期心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对教师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尤其是孔子遵循"快乐教学"的原则。该文拟从教师能力要求、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整理和阐述并揭示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我国自然山水美学思想发展的起始阶段。虽然在此之前已有了自然审美的朦胧意识,但真正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理解自然山水,还是应从此时期开始。这一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人的自然审美观基本代表了先秦时期儒家的自然美学思想,并对后世的自然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考的重要问题。商周之际,为了解释周代商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的重要思想,开启了神权政治观向道德政治观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奴隶制的瓦解,“公室衰微”.人的主体地位上升,“以德配天”思想被诸子发展为“以人为本”的政治观和系统的民本思想,从而使中国政治文化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研究先秦政治伦理,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荒礼是我国古代社会礼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时期已多有举行。据史料记载,先秦荒礼大致有祷神、变礼、减缮减用以及提供财物婀补等几种表现形式。在灾荒之年举行荒礼,不仅可以起到安抚民心、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节省了财物,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先秦以后,荒礼仍被社会各阶层所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以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对我国先秦时期盛行的献诗、采诗、引诗、论诗等诗歌接受活动和“诗言志”、“赋比兴”等诗学概念的演变作了具体的分析考察,不仅阐发了其中所蕴含的极有价值的接受理论思想,也揭示了先秦接受理论的早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语用学是当代语言学研究中最活跃、最富成效的理论之一。中国是具有语用学悠久传统的国家之一,语用学思想史料不胜枚举。早在先秦时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兴起,语用学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工具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枝奇葩。道家是先秦“九流”之一,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为先秦灿烂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道家思想中蕴含的语用学资料也是值得学者探寻发掘的。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是中国园林的萌芽时期。先秦时期的造园思想、造园手法、园林形式对后世园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先秦园林大多已不存在,研究先秦园林的概况,应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人手。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诗经》《楚辞》《山海经》等文学作品的深入挖掘,探讨了先秦时期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